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养蚕时期,需要注意的是哪些病害它们的防治
TUhjnbcbe - 2023/4/26 20:14:00

在蚕宝宝的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蚕宝宝生病的情况,而这些往往是因为病毒感染而导致的,今天和大家分享几个病毒的防治要点,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病毒病的防治要点

病毒病的发生主要通过食下传染而引起,病毒的存在是病毒病发生的根本原因。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往往与消毒水平有关。防治病毒病发生的重点应做好如下几点:

(一)做好消毒工作

在养蚕前和养蚕后,对蚕室蚕具进行充分清洗,用有效杀灭多角体内病毒的方法(蒸汽消毒,或煮沸等)和消毒剂(如“消特灵”和漂白粉等)进行蚕室蚕具严格消毒和定期进行地面消毒,避免使用有机氯加碱性物配伍的复合消毒剂。用“防病一号”定期进行蚕座消毒。蚕室在消毒前用石灰浆刷白,可使防治病毒病的效果更好。

(二)严格分批提青,淘汰病小蚕,防止蚕座内传播

适时加眠网,淘汰发育较慢的小蚕。青头较多时必须分开试验。

(三)加强饲养管理,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温度和叶质对病毒病有较大的影响,要避免高温冲击、喂饲成熟度不够桑叶和过度饥饿等。

(四)发病后处理

在发生病毒病后,除加强及时剔除病小蚕工作外,要经常用新鲜石灰粉来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和除沙。不能用添食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避免蚕座湿度过大,诱发其他病害。养蚕结束后进行严格的蚕室蚕具和周边环境消毒,避免大量病毒的残留而影响下一季的养蚕。

二、细菌病的防治要点

细菌病的发生与家蚕的体质和创伤的关系较大。养蚕环境中(桑叶、空气和水等)有很多种细菌可使蚕发生细菌病,难于通过几次消毒杜绝细菌侵入蚕体,但健康家蚕对细菌有较好的抵抗性,因此,防治该病的要点在于增强蚕体体质和防止蚕体创伤。

真菌是腐生型的微生物,能在各种有机物上腐生,特别是曲霉菌,能深入竹木器具等的内部,因此病原体分布较广,而且分生孢子数量多且质量轻,极易扩散。真菌病多发蚕区和蚕季要加强防僵措施。

五、蝇姐病的防治要点

一般在5龄期的第2、4和6天各施用一次“灭蚕蝇”即可防治。蝇害严重的季节或地区可在4龄期和上族前增施一次。

“灭蚕蝇”的使用方法:①体喷法:在1mL或一片(充分捣碎)

“灭蚕蝇”中加mL清水。在已吃光桑叶的蚕座内进行体喷,以蚕体刚湿润为适量,0.5h后给桑。②添食法:在1mL或一片(充分捣碎)“灭蚕蝇”中加mL清水,均匀地喷在5kg片叶上,然后给桑。

八、农药中毒的防治要点

农药中毒的防治应注意如下几点:

(1)严防农药污染桑叶、养蚕用房、用具和水。

(2)严格掌握桑园治虫农药的浓度和残效期,可用少量桑叶试食。

(3)养蚕期严禁使用含有(或混有)菊酯类的农药。

(4)中毒后首先必须迅速查明毒源,切断毒源,避免继续中毒。即开窗换气,在蚕座内撒隔沙材料,及时加网除沙,去除死蚕,喂以新鲜良桑,中毒发现早、处理及时、中毒较轻的蚕经过精心饲养可以恢复,并营茧。所以中毒后不要轻易倒蚕。污染有农药的蚕具要用碱水洗涤,反复曝晒后才能使用。

以上就是分享给大家的对于养蚕主要防治的要点,喜欢养蚕的就快点收藏加

1
查看完整版本: 养蚕时期,需要注意的是哪些病害它们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