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确实牛逼,不过猪肉消费量确实不增长了,我测算过牧原市值空间,我按照市占率,牧原25%,新希望15%,温氏10%,牧原净利润粗估亿左右,后续盈利稳定,给个15-20倍白马估值,牧原大概就是-亿水平。
我拍脑袋觉得还要10年左右实现,2轮猪周期。:从大的维度来说这个是必然,一个是需求端的放量导致的成长,一个是供给端的份额蚕食导致的成长,从大的维度来说我自然觉得需求端的成长更好啊。当然涉及到个股变量就很多了,确实牧原股份走过的这些年一直是份额的不断的提升,是个超级成长股,即使不考虑涨价他成长的速度超过了大部分赛道成长股包括像隆基股份这样的。
但是未来会怎样谁也说不好,因为这就涉及到一个阙值的问题,赛道整体成长的幅度和份额抢占的速率比较问题,赛道成长的天花板和份额占有率的天花板问题,赛道整体成长过程中利润水平与份额抢占的成长的利润水平的比较问题,是个很复杂的变量很多的东西,无数变量参与其中,很难做好绝对的比较,对于这类投资,我倾向于走一步看一步,看不准只能做跟随了。
八哥现在说的仅仅只能是当前的牧原股份,前段时间感觉涨太多卖了,结果近期因为股价大跌,是否值的再次买入呢?我说说我的思考。
1:去散户化,大集中肯定是大趋势,不可能逆转。将来市场份额提升到10-20%概率很大,对应规模-万头。主要看将来谁的成本低,规模效应会出现。想想格力,北新,雨虹。
2:牧原的屠宰会慢慢向下游扩展,可以提高业绩的平稳性。同时,可以逆向的调节,例如,猪肉价格低于成本可以贮藏一部分,但会影响现金流。
3:将来猪肉期货的推出对牧原也是一大利好,可以提早锁定利润,最大化的规模生产。因为有成本优势,对于其它竞争对手看到猪肉远期的猪肉价格无利可图,就不会盲目扩大生产,猪肉全行业亏损的概率很低。牧原依靠自己的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可以相对稳定的赚钱。
4:牧原很专注这么多年来一直养殖猪,老总也是畜牧业出身。
5:很好的生意模式:几乎不会有应收账款、坏账;生意模式可以完全快速复制;重资产,很高的资金壁垒;没有被颠覆的可能,长长的,厚厚的雪道。
6:将来扩张期结束,会有大量的折旧产生,大量现金流,分红大概率不错。
7:以前测算过大概猪周期拉平一头猪的利润在-元,将来加上通胀和屠宰大概率利润在元每头。以元盈利给估值,如果将来能有万规模,就是亿利润。不过,股权融资会稀释每股利润。
8:现在高负债扩张,我认为是合理的。因为猪瘟,这两年政策宽松,政策支持力度大,利用好窗口期很关键,同时公司也获得暴利,有财力支持。
综上,八哥觉得可以再建仓回来,牧原股份大概率还是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