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
又称铜奔马、马超龙雀等,年出土于中国甘肃武威雷台古墓的一件东汉青铜器。现藏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的形象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的识别标志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志的主体形象,是国家一级文物。年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将东汉铜奔马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为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属国宝级文物。这幅画作对于各种形态的几乎正确描绘性使其负有盛名。《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
素纱襌衣
素纱襌衣,为中国国家一级文物,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东郊东屯渡乡(今芙蓉区马王堆街道),是马王堆汉墓的众多随葬品之一,现藏湖南省博物馆。是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时期的作品。面料为素纱,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另有一被毁48克出土),还不到一两。是世界上最轻的素纱襌衣和最早的印花织物。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且色彩鲜艳,纹饰绚丽。它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商代青铜器,是商代方尊中现存最大的一件,其造型独特和工艺精美而堪称国宝。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四羊方尊高58.3厘米,重约34.5公斤,尊的肩部四角各有一个卷角羊头,其中羊角是先铸成后再合范浇铸而成,因为高超的技术而难见接口,浑然一体。整个器物通体饰繁缛的凤鸟纹、兽面纹、蕉叶纹和云雷纹,纹饰精美。一气呵成,*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