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片桑芽来自钟灵毓秀的荔波
我钟爱她山脉蜿蜒河流清澈气候宜人
荔波是多云雾、无污染、生态优的高品质桑园种植区,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造就了荔波桑芽与众不同的高品质。
白云青山相伴繁花茂林怀抱
我合着万物生长绿色是我的本色
荔波的桑芽菜基地,建立了桑园环境监测系统,选用生物菌肥、生物农药等,确保桑芽菜农残和重金属不超标,保护土壤环境、产品绿色品质。高标准桑园规模,依靠最优良的环境、最健康的土壤生产最优质的桑芽。
高标准桑园全方位环境监测
赋予我天然纯粹的品质
产自荔波的桑芽菜坚持标准化、专业化,推行清洁化生产,桑芽菜的制作过程,实现了机械化、清洁化、自动化、现代化,确保桑芽菜的生态品质。
悠悠百年夏日物语
我呼吸着荔波山川的灵气
诉说着日久岁深的记忆
我伴随着星辰甘露生长
把最真实的自然和甘甜带到你身旁
荔波桑芽是名副其实的干净芽、安全芽、放心芽。吃桑芽菜,能清心火,疏散风热,吃出纯天然,品出乡愁味。
每一叶,都是浓浓的乡愁
我,是一叶桑芽,绿色芽
一片桑芽托起荔波百姓“绿色致富梦”
7月11日,晨雾笼罩着桑园,毛毛的细雨飘着,置身荔波县小七孔镇尧花桑芽菜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的桑树,层层叠叠,随风摇曳,一叶叶鲜嫩的绿色桑芽有如“精灵”,与山中的雨雾交融,朦朦胧胧之间蜿蜒地延伸至目之所及。
而就在这其中早已有三三两两的采摘工在忙碌,手指翻飞、速度麻利的摘下一叶叶桑芽,娴熟地放入身后的竹背篼。
生态桑芽清晨采摘3小时忙不停
“3个小时我能采40斤桑芽,一斤桑芽能有一块二,这活来钱快,也轻松。基地离家近,过来打工方便,我女儿快放暑假回来了,我想也让她来基地打暑期工。”家住小七孔和平村贫困户柏端群笑容满面地说。今天是她来基地上班的第8天,她打算长期跟着基地务工,增加家庭收入还能照顾家中老小。
采
桑
芽
桑芽菜基地技术管理人员陈树英介绍说,基地长期需要雇用工人从事采摘桑叶、田间管理等,每天小七孔镇2个桑芽菜基地,仅采摘工近人,务工的多是附近的村民,贫困户占大多数。
收获满满,桑农脸上洋溢喜悦的笑容
正是桑芽采摘季
而桑芽采摘的时间也很讲究,每日,采摘工从早上六点开始采摘到九点左右结束,熟练工人3小时最多采80斤左右。“桑芽吃的就是嫩,所以只采‘一芽两叶’的嫩芽。赶在太阳照射前采摘的桑芽菜最鲜嫩,营养成分保留充分。桑芽生长周期一般在7-10天,采摘期从4月到11月,一年一株桑树可采摘桑芽15次左右,每亩每年可采摘桑芽-斤左右,按市场价16元/斤计算,每亩仅桑芽产值就在4万-5万元。”陈树英介绍说。
基地技术管理人员陈树英
种桑养蚕是当前荔波县脱贫攻坚的主导扶贫产业,成为造福一方百姓的好产业,近年来,荔波桑蚕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产业链条不断拓宽、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桑芽菜”产业的“入驻”,更是成为荔波桑蚕扶贫产业发展中一颗“新星”。
年7月,经广州白云区对口帮扶牵线搭桥下,广东援黔企业贵州粤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前后到荔波县考察6次,发现荔波县土质肥沃、气候适宜、生态优越,是发展桑芽菜种植的好地方。两个月后,即决定落地荔波县并在当地注册公司,为荔波县带来了“一片嫩芽撬动一个新产业”的崭新农业模式,对桑园管理进行改良,引入桑芽菜、桑叶茶深加工模式,改变了荔波原有传统种桑养蚕模式,以桑树顶端采摘制成桑芽菜、桑叶茶,桑树下部分老叶养蚕,充分发挥桑树最大经济价值。
当日新鲜采摘的桑芽
坚持走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发展道路。粤盛管理的桑芽菜基地形成了自己一套环境监测标准,采用生物菌肥、生物农药等种植桑树,把好“从田园到餐桌”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关,既发展了产业,又保护了环境。
纯净桑芽产品远销广东、香港等地
新鲜采摘的桑芽第一时间将被运输到生产车间进行加工。“生产线今年5月开始运行,目前,每天基地运进加工新鲜桑芽菜近万斤。”粤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观志给记者介绍说。
来到生产车间,桑芽菜加工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位于小七孔镇播尧返乡创业园里的桑芽菜加工厂,现代化标准化建设的车间整洁亮堂,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有序忙碌着。最新采摘的一筐筐新鲜桑芽运进车间后,由检测人员进行再次检查,按照一芽两叶的标准,不合格的挑选出来。合格桑芽经过漂汤、冷却、分包、包装、速冻等一道道程序后,变成袋中的“透亮嫩绿”,最后进入冷藏库等待出货,销往全国各地。
漂汤、冷却、分包
包装、、封包、速冻
“我们以生产桑芽菜为主,在广东我们已经有成熟的市场。按照订单生产,基本都是供不应求,目前主要销往广东珠三角地区、香港、澳门、重庆等地。目前,已开发的产品有桑芽菜、桑叶茶等,未来,我们将往深加工发展,继续研发更多产品。”陈观志说道。
绿色桑芽,成为造福一方的“脱贫芽”
自去年10月入驻荔波以来,粤盛迅速发展、做大产业,同时也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发展“公司+农户+合作社”产业模式为主要方向,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目前,在荔波发展桑园基地亩,覆盖5个乡镇(街道),流转土地共计.58亩,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户人,盘活了当地空置、闲置及低效土地。自运营投产以来,已提供个岗位,通过吸纳贫困户就业95人,带动脱贫家庭人口总数人。
贫困户陈爱英
援黔企业来了,也帮助贫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梦想。“感谢广东老板来投资建厂,帮我们发展致富。”生产车间的员工都纷纷称道。“广东老板还没来开厂前,我就只能在附近村庄打临工,这下,我进了厂,每个月收入两千多,离家近,方便回家看娃儿。”来自小七孔镇和平村麻尧组的贫困户陈爱英一脸喜悦地说。
一片嫩芽托起村民致富梦,成为扶贫产业发展的“脱贫芽”。公司还在创新探索“公司+农户”合作模式,桑农按照标准种植,与公司签订合同,企业提供肥料、技术指导等,并上门收购,推动农民增收和种植积极性。
返乡就业大学生24岁的韦振盼是小七孔镇觉巩村人,现在粤盛公司做文员,看好桑芽菜发展好势头,说服家人流转土地28亩来种植桑叶。小韦算了一笔账:流转土地租金元每亩每年由公司出,公司又将土地返承包给农户进行管理,最后公司再上门回收按照2.5元每斤进行回收,28亩桑园桑芽产量约有8.4万斤/年,收入共约21万元,刨除请工、采摘费用,纯利约有8万多元,加上公司务工工资,一家人收入十几万元。“不能一直守着土地过苦日子,桑芽菜真是好产业,我还得多努力,以后要把更多乡亲带动起来。”小韦笑容腼腆,但想法坚定,聪明肯干。如今,在乡村,越来越多像小韦一样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就业,也给乡村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粤盛公司文员韦振盼
桑芽菜让众多食客唇齿留香,回味甘甜,也带来了荔波扶贫产业的好前景。“我们计划分三期投资万,打造荔波县2万亩桑蚕基地,以及日产10万斤桑芽菜农产品加工基地。在做大产业的同时,将每年创造0个就业岗位和培训蚕桑养殖户,为荔波脱贫攻坚出一份力,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陈观志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