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在农村养蚕为何容易出现脓蚕6种防治措施可
TUhjnbcbe - 2023/1/30 16:05:00
白癜风个性治疗 http://m.39.net/disease/a_6201580.html

蚕脓病是养蚕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病害,对养蚕收益的影响是很大的,而且大部分都在5龄期发病,发病时往往是一大片,蚕茧产量下降50%以上也比较正常,严重时会导致绝收,给养殖户的信心打击很大。家蚕蚕脓病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蚕病,这类脓病主要分为血液型脓病和中肠型脓病,一般情况下,当蚕感染了该病毒后,会表现出狂躁乱爬,身体也出现肿大,容易出现交叉感染,具有很强的传染性,3-4天会出现死亡。因此养殖户需要引起重视,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降低中招该蚕病的概率,在防治家蚕蚕脓病之前,得先了解清楚哪些渠道会诱发该病,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一、喂食的桑叶中含有病毒,蚕进食不干净的桑叶诱发蚕病

按照目前正常的养殖模式,养蚕是需要喂食桑叶的,桑叶就成了蚕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理论上来说蚕吃了桑叶后就可以慢慢长大,然后吐丝作茧,养殖户再卖蚕茧获得回报。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有时桑叶并不干净,有的桑园周边有种其他农作物,农作物中使用农药后会使得桑叶上含有农药残留,健康的蚕进食这样的桑叶后,容易诱发一些蚕病。还有的桑园管理不当,杂草丛生,桑叶上有不少虫卵,有的虫卵中本身含有病毒,蚕吃了不干净的桑叶,也是比较容易诱发蚕脓病的。

二、蚕房、蚕具等消毒不彻底,病蚕、烂茧中潜伏的病毒活跃起来

正常情况下,蚕种到来前3-5天,需要对蚕房、蚕具等进行彻底消毒,养完一季蚕后也要对蚕房、蚕具进行全面的清扫消毒,这种大的道理养殖户都比较清楚。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养殖户会马虎对待,比如说这一季蚕有少量僵蚕、脓蚕等,在处理蚕具、蔟具时没有严格按要求操作,或者打扫蚕房时也比较简单,那么潜伏的病毒就没有清理干净,下一季养蚕时容易诱发一些蚕病。特别是养上一季蚕已经出现了蚕脓病,消毒不彻底,下一季蚕发病的范围往往更大,带来的损失会更大,一般情况下,上一季蚕已经发病了,至少要进行3次彻底消毒,房前屋后都需要处理,有的蚕具还应淘汰。

三、蚕房温湿度控制不当,加上除沙不及时

蚕脓蚕发病时,如果蚕房的温度偏高,病毒传播的速度会加快,养殖户的损失会较大。一般情况下,蚕脓病在养夏秋蚕时容易高发,这主要是因为整体气温偏高,特别是在南方,夏季不仅气温高,而且空气中的湿度很大,如果蚕房的通风不太好,除沙又不及时,那么蚕尿、蚕粪容易发酵,各种病毒也会表现出来。温湿度对蚕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在不同的龄期,不同的地区,养蚕时的温湿度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养晚秋蚕时,有时遇到低温还得想办法加温,而在养夏蚕时,还得想办法降温,当蚕房中温度高于28℃,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就容易诱发一些蚕病。

四、养殖户操作不当,使蚕出现创伤感染

养蚕从1龄到5龄,需要养殖户细心呵护,相对来说蚕是比较脆弱的,有的养殖户比较大意,操作上没有做到轻拿轻放,特别是在除沙、喂食桑叶、放置蚕具时,很容易把部分蚕体伤到了,蚕一旦有伤口,那么就容易被病毒感染上,有的伤口没有愈合,进而出现蚕脓病。此类现象对于一些新手来说容易碰到,可以说是人为因素引起的蚕脓病,只要养殖户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还是可以避免的,当然这需要养殖户自己去摸索和体会,需要合理把握一个度。

蚕脓病的传播途径比较多,有的是人为因素,有的是内在因素,还有的是外部不可预测的因素,这主要是天气因素。既然清楚蚕脓病的危害和传播途径后,养殖户就需要想办法解决这一难题,养蚕收益想要提高,远离僵蚕、脓蚕是必然的。蚕脓病病毒有一个潜伏期,很多在5龄发现后已经是晚期,靠药物无法治愈,在防治措施方面,养殖户需要做好以下6点。

1、因地制宜,选择抗病能力强的蚕种

在预防蚕脓病方面,选择合适的蚕种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式,这是因为在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差异很大,有的地方容易出现某种蚕病,而有的地方又容易出现另一种蚕病。为了提高蚕的适应性,一般情况下会根据不同的地区选用不同的蚕种,比如在南方地区,夏季温湿度较大,蚕种就得选择抗病能力更强些的,而北方地区气候条件不同,可以有其他的侧重点。养殖户在选择蚕种时,可以向当地农技人员咨询了解,有的蚕种对蚕脓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降低中招蚕病的概率。

2、各阶段做好卫生消毒,减少病毒传播途径

养蚕是一个细活,如果是粗心大意的人,会很难把蚕养好,因为这需要养殖户方方面面考虑到,比如很重要的卫生消毒。养蚕时的卫生消毒跟其他的不一样,它是贯穿整个养殖周期的,蚕种未到来之前,需要对蚕房及周边地区全面彻底清扫、消毒,每一个角落都不能放过。在1—5龄阶段,卫生消毒同样不能忽视,该消毒的地方要彻底,不能留有半点马虎,蚕上蔟作茧后,也需要对蚕房进行消毒处理,特别是出现少数蚕不正常的,再次中招的概率较大。有的养殖户深刻体会到,当上一季蚕发病后,下一季蚕也出现了同样的蚕病,这里面就是卫生消毒没有做好。

3、加强桑园管理,避免桑叶上含有虫卵,不喂食不干净的桑叶

正常的桑叶是比较干净的,良桑饱食后,蚕的长势会比较好,但很多时候难做到这一点,主要是因为桑园中可能存在某种虫卵。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减少虫卵通过桑叶传播蚕脓病病毒,那么就得加强桑园的管理,桑园中的杂草要及时清理干净,同时采取生物防虫的方式,必要时还应使用药物防虫。在喂食桑叶时,还要注意桑叶的来源,特别是大蚕期对桑叶的需求量大,不清楚桑叶是否安全可靠时,可采取小范围试验,确定桑叶没问题时再扩大喂食范围。

4、做好蚕房温湿度控制,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养蚕时间,养殖户需要做好蚕房内温湿度的控制,比如说养春蚕和晚秋蚕时,多地的气温是相对偏低的,如果养殖户不采取其他措施,那么蚕的生长就会偏慢,体质也容易较差,就容易诱发蚕病。为了远离蚕脓病,就需要给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增强抵抗力,让它可以正常健康的生长。一般情况下,蚕在小蚕阶段打下好的基础后,后期出现蚕病的概率就较低,当然如果小蚕阶段没有把控好,甚至出现中招的,那么蚕脓病就容易出现,所以养殖户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温湿度控制。

5、各龄期按时除沙,及时淘汰弱小蚕

正常情况下,各个龄期都需要进行除沙的除沙的好处不用多说,可以把一些病毒、细菌等清理干净,更有利于蚕的健康成长。从2龄开始,除沙的频率会逐步加大,就眠前需要处理一次,醒眠饷食后也要进行除沙,在大蚕期还应视情况增加除沙次数,合理控制好养蚕密度。另一方面对于弱小蚕也有妥善处理,需要单独分开饲养,如果发现有相差很大的,得舍得淘汰弱小蚕,目前有的地方实行小蚕共育,到大蚕期后再给普通农户饲养,对预防蚕脓病也有积极的作用。

6、蚕在大蚕期,喂食适量的抗生素类蚕药

蚕为何容易被病毒感染上,除了客观因素外,很多时候还跟蚕的体质有关,有的蚕个头很大,出现蚕病的概率就相对低些。为了增强蚕的抵抗力,可以考虑在大蚕期增加一些抗生素类的药物,通常兑水后均匀喷洒在桑叶上,然后再喂食桑叶。在未出现蚕病前,可以适当少放些药,当发现蚕盘中出现少量异常蚕时,除了及时进行隔离处理,还可以适当地增加使用量。在使用药物进行预防时,一定要严格遵守用量、用法等,一旦过量使用,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同时还应考虑抗药性问题,不宜长时间使用同一种药物。

总之,蚕脓病虽然对养蚕收益影响很大,但只要养殖户重视综合防治,还是可以降低中招的风险的,蚕脓病跟其他的蚕病有所不同,如果指望药物进行治疗,那么很难有什么效果,因为一旦发病后,往往是晚期,可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药物可以治愈,重点是在前期做好预防,切断该病毒的传播途径,只要养殖户在各龄期做好细节管理,相信蚕脓病出现的概率也会比较小。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农村养蚕为何容易出现脓蚕6种防治措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