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背起行囊(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背上行囊去远方,那个梦寐以求的目的地
南海,位于中国南方,全称是南中国海,是太平洋西部海域,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该海域自然海域面积约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专属经济区总面积约万平方公里,占中国专属经济区的60%以上,为中国近海中面积最大、水最深的海区。南海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至少有超过37条世界交通航线通过该海域,此海域不仅是日本的海洋生命线,也是中国联系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的必经之地。
南海重要的交通位置,对中国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控制南海,对我国海上贸易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如果中国能够完全收复南海相关岛礁,在条件比价好的岛礁上大规模建设岛礁,建立数个海上据点,并能够支撑南海舰队前出保护马六甲海峡的安全以及向印度洋发展,进一步保护中国海上生命线,对国家战略安全将是非常有利的。
近几年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我国也在南海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除了大规模的填海造陆之外,我国在南海上也放上了7个移动的“蚕蛹”,这7个蚕蛹的出现对进一步保护南海起到了关键作用,这时候就连西方各国都坐不住了:中国这是要干啥?
其实这里出现的这7个移动“蚕蛹”就是海上浮标,海洋浮标是以锚定在海上的观测浮标为主体组成的海洋水文水质气象自动观测站,它能按规定要求长期、连续的为海洋科学研究、海上石油开发、港口建设和国防建设收集所需海洋水文水质气象资料,尤其是能够收集到调查船难以收集的恶劣天气及海况的资料。有多数海上浮标是由蓄电池供电进行工作的,但由于海洋浮标远离陆地,换电池不方便,有不少海洋浮标装备太阳能蓄电设备,有的还利用波能蓄电,大大减少了换电池的次数,使海洋浮标更简便、经济。
此前位于南海的浮标使用的都是美国的GPS系统,美国投下这些GPS海上浮标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通过改变自身浮力的方式从海面下潜到水下米处,这样就可以对海面一直到水下米的开学状况进行探测,然后通过卫星发射机将这些数据上传到卫星,这样美国对于南海的海域情况就会更加了解,而且有了这些水文数据之后,美国也能够更好的派遣舰艇前往南海海域执行任务。在过去,美国能随意的将GPS海上浮标投放到南海,是因为他们的实力足够强大,加上世界各国没有可以替代GPS的技术出现。
可是如今不一样了,自从我国的北斗系统出现之后,不管是哪方面都要比美国的GPS强一百倍,于是我国将南海设有GPS的海上浮标全部拆除,换上了我国的北斗系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我国的南海领域,拆除GPS,美国就失去了对南海海域的监视能力,同时他们也不能够通过GPS再次获得我国的任何信息,北斗海上浮标的更换,不仅是美国坐立不安,就连西方各国都惊呼:中国这是要干啥?
因为他们知道,北斗的出现已经彻底垄断了美国的GPS系统,我国这7个移动北斗海上浮标的出现,打击了各国对于我国南海的觊觎之心,如今只是7个,随着中国的发展,南海全部的海上浮标都会更换上北斗系统,不仅是南海,之后只要有GPS的地方我们都会替换上我国的北斗系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实力确实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