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立夏时节槐花开蝼蛄鸣食三鲜
TUhjnbcbe - 2022/11/3 20:13:00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171025/5789682.html

年5月5日为立夏时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古时候,立夏当天是三阳开泰的日子,要举行盛大的迎夏仪式,君臣出行佩戴朱色玉佩,着朱色礼服,马匹、坐骑、车旗均使用朱色,这象征着对丰收的期盼和美好生活的追求。立夏时节的到来,意味着气温逐渐升高,植物生长茂盛,雨量增加,农作物快速增长,农民们又到了忙碌的时节。

赏古诗

立夏

长卿

南疆①日长北国春,蝼蛄聒噪②王瓜茵。

新尝九荤十三素,谁家村西不称人。

①疆:疆界;边界。②噪:许多鸟或虫子乱叫

参考译文:立夏时节,南方日照时间长北方气温升高,蝼蛄在鸣叫,王瓜正在迅速攀爬。品尝立夏时节的“九荤十三素”的美味佳肴,家家户户都在村里体验“称人”的习俗。

赏美景

正如陆游在《立夏》诗句中提到“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五月槐花香是立夏前后槐花盛开的时节,花期一般持续10-15天,一串串槐花缀满整个树枝如繁星点点,空气中都弥漫着淡淡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槐花除了观赏价值以外,还有其药用价值,槐花能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观物候

《礼记》中记载,立夏的物候,在农村的田间能听见蝼蝈的叫声,在土地上能看到蚯蚓在挖土,王瓜开始快速地攀爬生长。

一侯蝼蝈鸣(立夏一侯:年5月5日-年5月9日)。《淮南子》:“蝼蝈鸣,邱螾出,阴气始而二物应之”。蝼蝈是一种小种子,也有部分史料中记载指的是青蛙,蝼蝈随着夏季的到来,一般在初夏的夜晚欢快的展示歌喉。

二侯蚯蚓出(立夏二侯:年5月10日-年5月14日)。蚯蚓喜欢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生活,因为立夏时节,雨水较多,雨水渗入土壤中,使土地的含氧量减少,蚯蚓在土壤底部无法呼吸,就爬到土壤表面上来透透气。

三侯王瓜生(立夏三侯:年5月15日-年5月19日)。王瓜藤蔓跟随者阳光与雨露迅速攀爬生长。王瓜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主要功效是清热,生津,化瘀,通乳。

品美食

立夏时节,吃“立夏饭”,搭配时令“三鲜”--蚕豆、竹笋、青梅。

1、立夏饭

用赤豆、黄豆、绿豆、黑豆、白米饭一起做成五色饭,营养丰富、清热解毒,后来根据各个地区习惯不一样也有相应的演变。

2、蚕豆

立夏时节蚕豆普遍已经成熟,吃蚕豆能健脑强身,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元素,对大脑的神经调节起到关键的作用,能够提高记忆力,适合脑力劳动者和即将考试学生食用。

3、竹笋

《纲目拾遗》中记载,竹笋“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夏季炎热,竹笋性凉,立夏吃笋节节高,竹笋口感柔嫩清香,味道鲜美,被誉为“蔬中第一品”。它是低糖低脂肪高纤维食物,含粗纤维多,促进肠道消化、对通便有特效。所以,立夏食竹笋既美味又营养,适合减脂保健爱美食朋友们。

4、青梅

当梅子由青变黄的时候,就是梅雨时间的到来。立夏吃脆青梅,酸甜生津,活血化瘀。宋代晏殊写过极具品格的小令,“青梅煮酒斗时新”,就是在春末夏初之时,用青梅煮酒,提取酸味醒胃。

知习俗

斗蛋:立夏时节,煮熟的鸡蛋用线编制好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进行斗蛋游戏,鸡蛋两端一头尖一头圆,尖端是蛋头,圆端是蛋尾。斗蛋的时候,头碰头,尾碰尾。蛋头获胜为大王,蛋尾获胜为小王。

称人

立夏“称人”的习俗起源于三国时代,传说刘备死后,诸葛亮将其儿子阿斗交孙夫人抚养。那天正是立夏,孙夫人给阿斗秤体重,决定在来年立夏之时再秤一次体重看增减后,再向诸葛亮汇报,慢慢演变形成了民间的风俗。据说立夏当天称体重之后,不怕夏季炎热,不会疾病缠身。,所以,吃完立夏饭后,大人们在家中横梁上挂一大秤,双手托住秤钩,让小孩们双脚悬空或者坐在箩筐内称体重。

温馨提醒:立夏时节,气温不断升高,容易加剧紧张情绪,由于“暑易入心”导致心烦意乱,心火过旺。建议饮食清淡,多吃新鲜的时令瓜果(黄瓜生津止渴、冬瓜消暑降火、丝瓜美容护心),多吃谷薯类食物,它富含维生素纤维素,如莲子、小麦、黑豆、玉米、红豆,这些食物都有助于心脏养护。另外,疫情期间适当在家健身,提高免疫力,保持心情愉悦,切忌大喜大悲。尤其是老年朋友们要格外注意对心脏的保护,避免气血瘀,谨防心脏病的发作。

1
查看完整版本: 立夏时节槐花开蝼蛄鸣食三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