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山高坡陡小山村“小桑蚕养出大财富。供图
4月中旬,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双廊镇山高坡陡的石块村里一派丰收景象。走进石牛坪村,满山滴翠,山地中的桑树犹如层层铺开的绿地毯,一片连着一片。桑园的主人叫丁辉,眼下正是他和家人采桑叶、喂蚕的农忙季节。“每当太阳升起,桑叶上的露珠被太阳晒干蒸发后,我们养蚕人就要开始采桑叶了,这也是养蚕最辛苦的活计了。”丁辉说道。
近年来,双廊镇党委牢牢牵住产业扶贫的“牛鼻子”,依托石块村干热河谷的自然资源,按照“党委政府引导,支部、党员带头,企业支撑,农户自筹”的模式,做好蚕桑种养殖业这篇“大文章”,从“输血扶贫”转向“造血扶贫”。
云南大理山高坡陡小山村“小桑蚕养出大财富。供图
起初,双廊镇以村组干部、党员代表带头,建设示范桑园,探索发展模式,但发展缓慢。对此,镇党委协调大理广通茧丝绸有限公司进驻山区面对面技术指导,投入市、镇两级资金万余元对养殖户蚕桑种植、水管地膜铺设、大棚及附属设施建设等给予补助,对种植大户、党员示范户进行重点扶持;成立蚕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集中连片蚕桑基地,集中进行小蚕共育、专业养殖、产品销售。通过党群合力,双廊镇蚕桑种养殖产业不断发展。目前已有养蚕户户,种植桑园面积亩,其中户建档立卡户通过养蚕顺利脱贫,让山高坡陡的石块村也实现了“破茧成蝶”。
丁辉家的蚕桑养殖规模在石块村算不上最大的,但他踏实肯学,从银行贷款在家发展起了蚕桑养殖,还带动了村民们一起种桑养蚕。通过日积月累的摸索,现在的他也成了村子里小有名气的蚕农。
云南大理山高坡陡小山村“小桑蚕养出大财富。供图
丁辉说:“刚开始养蚕的人不多,大家都怕亏本,我就抱着试试的心态种了8亩,效益挺好的。然后就开始扩种,赚钱了又继续完善养蚕的硬件设施,现在我一共种了40亩桑树,今年买了9张蚕。”
石块村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光热优势,种桑养蚕都能比周边地区多种养一季,一年可以养五季蚕。其中第一季在每年的三、四月份即可出蚕,而且比周边地区还早了一个月。
云南大理山高坡陡小山村“小桑蚕养出大财富。供图
走进蚕房,就听见蚕在吃桑叶的声音,整个屋子都是桑叶的清香味。五龄蚕是上架前的关键时期,也叫熟蚕,这个时候的蚕要供足老桑叶,一天三顿的桑粮都不能断。
云南大理山高坡陡小山村“小桑蚕养出大财富。供图
在桑粮供应量大的时候,村子里没有养蚕或已经做完农活的村民还能在家门口打个散工——采桑叶,从早到晚元钱/天,这也成了村民们增收的一条路子。
为了帮村民们养出高质量的鲜茧,技术人员还会到村子里来串户,帮村民们实地解决问题。加上丁辉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他说:“只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桑粮和改善蚕房等硬件设施就可以保证产量。今年9张蚕的话,产量预计能达到公斤。”
云南网通讯员邹玲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