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二周非遗蚕桑科普讲座的延伸和拓展,11月1日下午,四年级“非遗探索”项目组再次与小动物保护协会合作,邀请到了无锡西漳蚕种场的技术骨干,曾荣获江苏省休闲农业创意金奖的张庆女士,向同学们开展了饶有趣味的蚕茧制品手工教学。
蜈支洲岛
一颗普通的蚕茧,通过色彩点染和特殊拼接,便可成为独特的指尖艺术。在简单展览完成品以后,张庆女士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带领同学们进入蚕茧的手工制作。首先,张女士让同学们把餐巾纸包裹在吸管上挤压,把餐巾纸从吸管一侧抽出,初步感受蚕宝宝的形状,激发同学们的动手兴趣。接着,张女士给每个孩子发了两个蚕茧,制作简单的小动物。一个蚕茧画上眼睛,嘴巴,作为身体。另一个蚕茧被剪成所需要的部分,如耳朵、翅膀、尾巴,用于拼接成形。没过一会儿,小朋友们都做出了属于自己的蚕茧作品。最后,为了丰富课程内容,张女士指导同学们按照屏幕上的图片,试着在蚕茧上画上各种各样的脸谱,使多种非遗文化真正交融在一起。孩子们对于蚕茧的可塑性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做得认真仔细,学得不亦乐乎。
本次蚕文化课程让学生动手参与进来,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蚕文化、非遗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耐心、专注、追求完美,以及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相信他们在一次又一次文化的熏陶和洗礼中,都能成为一名会学习、懂审美、能创新的有“根”的人。
编辑:东林小学教育集团
-Dongli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