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观见扬州如何打造ldquo大运河
TUhjnbcbe - 2022/1/2 17:06:00
北京看荨麻疹最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

扬州与“大运河”、“海上丝绸之路”都有着不解之缘,扬州作为大运河的源头城市、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的牵头城市,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在扬州交汇。昨天,政经君从广陵区文化和旅游局获悉,扬州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馆已进入招标阶段,预计今年建成,将助推扬州打造“运河+海丝”双品牌。

展示馆选址在哪里?为何选在这儿?

背后有着哪些传奇故事?建成将是啥模样?

今天,政经君来为您讲述。

01

展示馆选址在哪儿?建成后会是啥模样?

据了解,扬州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馆选址在五台山路50号五台山大桥东岸,原扬州蚕种场蚕室旧址大楼。

昨天,广陵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政经君,利用原扬州蚕种场建筑建设的“扬州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馆”,已进入招标阶段,不久将确定最终中标的单位。

“我们将根据项目的要求进行布展设计,展示内容有相关影片、照片、沙盘模型等,以及征集到的相关文物、老物件,通过展板、展柜、情景再现等形式,并利用声、光、电等多媒体现代化技术与手段,向观众讲述扬州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该负责人说。

政经君了解到,展示馆预计今年建成,届时这里将成为我市又一新的人文景点。

02

展示馆为何建在蚕种场旧址?

扬州“栽桑养蚕”有着悠久的历史。蚕桑业的发展,还衍生了蚕桑文化,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就提到有《养蚕》歌,而在玉带河和漕河还有着体现农耕文明的“邗上农桑”,被称为清朝扬州北郊二十四景之一。

民国时期,在扬州城东郊建成“扬州蚕种场”,有上千亩桑园。扬州蚕种场始建于民国六年(年),虽然经历了历史沧桑,但是,原扬州蚕种场育种楼布局、构架基本完整,这里也是扬州市公布的第二批历史建筑之一。为使其“延年益寿”,年广陵区文物部门对其进行修缮,将它修旧如旧。

作为中国大运河的原点城市、申遗牵头城市,我市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一直积极做好保护、传承、利用的大文章。扬州蚕种场是运河沿线弥足珍贵的工业遗产,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古运河畔的这一建筑,我市相关部门决定将其打造成为“扬州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馆”。

03

在这个旧址上,发生过哪些传奇故事?

我市文物部门工作人员介绍,扬州蚕种场全称为“江苏省扬州模范原蚕良种场”,是全省最早的蚕种场,以种苗繁育和蚕桑示范为主,是当时江苏、山东、安徽等省发展丝绸事业、繁育原蚕良种的基地。

抗日战争时期,场内设施遭较大破坏。解放战争期间,这里驻扎过国民党黄伯韬整编师团所属部队。

解放后,扬州蚕种场规模不断扩大,经过开荒整地,桑园面积扩大到亩。该场除担负着向全省各蚕种场供应、推广优良原蚕种任务外,还为许多蚕种场提供保种服务。

上世纪60年代后,由于东郊一带工业的发展,蚕种场开始停繁原种,场房改作他用。

扬州蚕种场现存的唯一一幢始建于民国时期的大楼,是年由当时的江苏省政府投资兴建的蚕育种大楼,上面三层,地下室一层,当时定名为“第四蚕室”。

政经君在现场看到,大楼南墙上嵌有“江苏省立原蚕种制造所添建育种室奠基纪念”奠基石。据了解,在扬州蚕种场西大门前古运河边,还曾竖有一座约10米高的牌楼,上刻有“江苏省扬州原蚕良种场”十个大字。

通讯员广文旅记者陶敏文/图

新媒体编辑北望王欢宗昭

·END·

我们坚持原创

我们坚守深度

1
查看完整版本: 观见扬州如何打造ldquo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