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一片叶子富了仪陇一方百姓
TUhjnbcbe - 2021/12/12 18:48:00
北京权威扁平疣医院 http://m-mip.39.net/news/a_8813087.html
图为仪陇县高标准蚕桑基地近年来,仪陇县按照省委“10+3”、市委“5+5”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要求,确立了“5+4”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蚕桑列为了五大主导产业之一。

截至目前,仪陇县种桑面积达10万亩,采取高标准、连片化、园区化集中建设模式,以利达丰、奥特丝、语山农业等龙头企业主导建设的规模化、标准化现代蚕桑产业园区达7万亩,并配套建设标准化规模化蚕房个、小蚕共育室95个。全县蚕桑产业创建省级园区1个,培育市级园区1个、县级园区2个。

以“桑”为媒打造现代农业星级园区日前,记者走进仪陇县土门铜鼓现代蚕桑农业园区,碧绿的桑树连接成片,一座座白色小楼和养蚕大棚点缀其间,共同形成一幅充满生机的美丽乡村画卷。两年前,这一片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撂荒的土地、泥泞的道路随处可见。

以培育省级蚕桑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仪陇招引布碧丝、四川语山、奥特丝等公司,携手高标准规划建设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年初,以布碧丝农业为主体的仪陇县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开始建设,园区涉及铜鼓乡、土门镇所辖19个村,桑园总面积3万亩。大片撂荒地变成了高标准桑田,经过两年时间提档升级,土门铜鼓蚕桑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为省四星级农业园区。

园区不仅设备全,技术含量也高。园区签约了知名专家和教授担任技术顾问,建成良种繁育基地和专家大院;推广新桑、新蚕品种采用自动旋转上蔟等新技术,生丝品质达到国际最高标准6A级。“现在,我们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合作,建设良种繁育基地亩,推广使用‘强桑1号’、芳绣·白春等桑、蚕新品种15个,实现亩产桑叶公斤、鲜茧公斤以上。”仪陇县蚕业站站长吴小康介绍。为推动蚕桑基地朝着生态、有机、循环方向发展,仪陇县蚕桑现代农业园区与仪陇海越农业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大力加强蚕沙、桑枝条、杂草、植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循环利用及回收处理。转型升级发展全产业链项目5月31日,在土门镇布碧丝公司设置的蚕茧收购点,业主们拉着一筐筐蚕茧前来交售。茧站工作人员忙着对蚕茧进行筛选、抽样、仪评、定级、过秤,整个过程快速有序。

今年蚕桑行业价格有所提升,布碧丝公司根据市场形势调整蚕茧收购价格。截至目前,鲜茧收购价格最高达54元/公斤,平均收购价格52元/公斤左右,进一步提高了蚕农的信心。

“全县种植蚕桑7万亩,今年春季养蚕万张、产茧吨,预计总产值达2.8亿元。”县蚕业站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仪陇大力推动有机蚕桑种植业的发展,打造从种桑、养蚕、抽丝、织绸、练白到印染的全产业链项目。年,仪陇引进龙头企业香港利达丰集团,并在仪陇建立了布碧丝农业和南充家丰时装两家子公司。“我们公司目前主要打造全产业链,我们的缫丝制造厂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之中,预计10月可以投入生产。到时候可以形成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炼染、成衣制造加外贸出口一条龙。”四川布碧丝农业公司总经理许少琳说。在仪陇,另一家龙头企业奥特丝公司,比香港利达丰早一步进驻仪陇发展蚕桑全产业链条。该公司主要从事有机栽桑养蚕,有机丝绸原料加工生产,有机服装、有机床品加工出口业务。年,奥特丝农业在仪陇发展有机蚕桑1万亩,年产各类真丝服装服饰、床上用品30万件套,远销德国、瑞士、荷兰等国。目前,仪陇以提升全产业链综合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推动蚕桑丝绸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着力强化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从后端倒逼前端。高标准建设基地,高水平发展加工,多元化开发桑、蚕资源,多手段壮大主体,全方位强化科技支撑,推动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蚕桑产业的链条化、集群化,延长企业生产链,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促进企业自身发展,有效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产业故事回乡养蚕致富眼下正是扶桑养蚕的好时节。在仪陇县铜鼓乡九龙山村布碧丝蚕桑基地,一片油绿覆盖整个山头。6月16日,张高春驾驶着小车,将读二年级的孩子送到土门小学后,又快速回到铜鼓乡九龙山村养殖大棚。“看天气要下雨,四龄期的蚕宝宝白天食量大,要赶在下雨前摘够桑叶,还有10多天就结茧了。”张高春看完大棚里的蚕宝宝,又连续拨打电话,让人来采摘桑叶。张高春是铜鼓乡九龙山村人,今年是他返乡的第三个年头。“我以前在广东打工,每月也就六七千元工资。后来父母年龄大了,孩子也要上学,我就回来了。”张高春回忆道,年底,知道政府招引的香港利达丰集团成立了布碧丝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要在铜鼓乡建设高标准现代农业园区,他动心了。年,他通过返租倒包新建桑园亩,成为第一批承包桑园的业主。今年5月,张高春饲养春蚕78张,收入15万余元。“桑园达到丰产期后,一年可养5季蚕,每季养蚕70余张,纯收入20万元至25万元。”当上新时代蚕农,张高春告别了背井离乡的打工生涯,过上既挣钱又顾得上家的好日子。以张高春为代表的蚕农在园区中还有很多,仪陇以建设蚕桑现代产业园区为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坚持基地统建、桑园分管、小蚕共育、大蚕分养、订单收购,公司从农户手中租地后,实行整地调型、规范栽植、配建标准蚕房、统一配置蚕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共育至3龄,就近提供给蚕农饲养。蚕农在合作社的组织下,与公司签订返租倒包协议,从公司返租标准桑园、蚕房进行管桑养蚕,公司以最低35元/公斤的保护价收购鲜茧,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大企业与小农户有机衔接、互惠双赢。

来源

南充晚报

??“上门女婿我不当了,欠你的钱还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片叶子富了仪陇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