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我们进行了“动物”主题科学探究活动,一次关于“小动物”谈话活动,激起了孩子们饲养小动物的热情,可饲养什么小动物比较好呢?当看到胖嘟嘟的蚕和它多样的生长过程时,孩子们有了选择。为此,蚕宝宝的故事开始了……
“它是谁呢,好像毛毛虫一样,又像蚯蚓?”
“老师说它不是毛毛虫,也不是蚯蚓,它是蚕宝宝。”
“蚕宝宝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呢?”
“老师,蚕宝宝好小啊!他还在动,好可爱啊。”
“老师,蚕宝宝的身体是白白的,它的身体软软的,扭来扭去。”
“哇,老师你看,蚕宝宝还有脚,它的脚好小啊。”
1、蚕宝宝的家住哪里呢?
“老师,蚕宝宝的家又在哪儿呢?”
“它住在树叶上吗?”
“它是住在草地上吗?”
“我们可以给它找个家,把它放在箱子里,这样不会淋雨,也不会着凉。”
孩子们就找了一个泡沫箱给蚕宝宝当家,每天早上来到教室总要向去看一看这群可爱的蚕宝宝们!
蚕宝宝初次来到我们班做客,孩子们对蚕宝宝的成长过程感到非常好奇,对它的生活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2、蚕宝宝吃什么呢?
“蚕宝宝喜欢吃什么呀?”
“我知道,它喜欢吃叶子”
“喜欢吃什么叶子呀?”
“我们试一试就知道了嘛!”于是,我们进行调查、尝试并观察。孩子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寻找蚕宝宝可能会吃的东西,比如竹叶/银杏叶/苦瓜叶/葡萄叶/桑叶/面包,通过实践她们发现蚕宝宝只吃桑叶……
通过实践得出蚕宝宝只吃桑叶,每天要吃很多新鲜桑叶,孩子们还提议要将桑叶洗干净,不然蚕宝宝吃了会拉肚子的,而且吃了可能会死掉的。
3、蚕宝宝会排便便吗?
通过照顾、观察孩子们发现蚕宝宝每天都会排便便,吃得多就排的多。就像芝麻一样,是黑色,一粒一粒的,它就是蚕宝宝的便便,每天我们都要定时给蚕宝宝清理便便,这样它的身体就不会脏兮兮的。
4、蚕宝宝是怎么生活的呢?
“老师,蚕宝宝为什么躺在那里,不吃叶子了?一动也不动。”
“老师,它不吃桑叶会饿死吗?”
“老师,它是不是死了呢?”
“对啊,老师,怎么办,救救它吧。”
看着孩子们着急的样子,我安慰她们:蚕宝宝现在是在蜕皮,蜕皮的时候它就是缩成一团一动不动的。
“真的吗?那太好了!”
“嘘!我们都小声点,不要吵到蚕宝宝了。”
在对蚕宝宝的照顾和观察中,孩子们发现蚕宝宝蜕皮的时候是不吃东西的,它蜕一次皮就长大了一岁。孩子们还发现蚕宝宝蜕下来的皮是缩在一起的,蜕皮后蚕宝宝变白变大了。
现在小朋友们也不怕蚕宝宝了,每天亲密接触,它的身体也是软软的,也都要看好几次,还知道什么时候该换桑叶了,什么时候该收拾便便了,每天都细心的照顾着蚕宝宝。发展热心、爱心、专心等良好品质。
5、蚕宝宝们开始结茧啦!
不仅在幼儿园有蚕宝宝,孩子们也纷纷把一些蚕宝宝请回了家,在家也天天观察,记录蚕宝宝的生长变化!
随着蚕宝宝的长大,宝贝们在观察中有了新的发现!
“老师,你看,有白色的,又有一点透明。”
“蚕宝宝在吐丝啦!”
“老师你看,像一个椭圆形的球一样,怎么还有金黄色的呢?”
“蚕宝宝吐丝有白色的、有金色的、还会有彩色的”
“老师,都看不见蚕宝宝啦,它到哪里去呢?”
拿起茧子摇一摇,听一听,哇,怎么有响声呢?基于孩子们的好奇,我们把蚕茧打开看了看里面是什么。原来蚕宝宝吐完丝后就变成了蚕蛹,蚕蛹可以吃的,它涵盖非常高的蛋白质哦。
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记一记走进了蚕宝宝的世界,在观察中孩子们的交流话题不断深入,对蚕宝宝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活动中孩子们化身成了十万个为什么,老师就是支持孩子们寻找答案的“工具”,不断的发问和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孩子们得到自然而然的成长。
一次养蚕相遇记,增加了孩子各方面的技能,也增加彼此间更多的交流,你会发现孩子们独特的一面,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老师的引领,就像小小的蚕,你不仔细观察养育,就不会照顾的好,也不会发现它每天都在变化的过程慢慢的长大,到最后“破茧成蝶”。
通过这次的活动,小朋友知道了怎么喂养蚕宝宝,怎么照顾蚕宝宝,还懂了蚕宝宝的一生是很短暂的。蚕的一生要经过蚕卵、蚁蚕、熟蚕、蚕蛹、蚕蛾,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蚕完成整个生命的轮回,它开始的贪吃,是为了以后吐丝积蓄能量,结茧时,他不辞辛劳,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这种甘为他人牺牲自己的生命,把困难、痛苦留给自己,把幸福、美丽留给他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就是蚕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素材:新繁幼儿园柏水分园小二班
撰稿:代私琼
审核:周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