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第三届科技工作情怀秀NO17兢兢业业
TUhjnbcbe - 2021/11/26 14:43:00

兢兢业业,倾情奉献于农业科技

——记湖北省农广校罗田分校校长、高级农艺师李义东

他甘于奉献,三十余载的美好时光挥洒在农业科技事业上;他爱岗敬业,历经不同岗位的锻炼,却能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凡的成绩;他谦虚好学,锐意进取,乐于创新,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县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全县农业工作先进工作者、省市农民科技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他就是中共党员、湖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罗田分校校长、高级农艺师——李义东。

服务“三农”,扎根基层农业科技推广

罗田县胜利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是他工作的第一站,主要工作是开展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示范、推广、普及工作。在良种推广方面,他坚持“先试验、示范,再普及推广”的原则,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际,不断的引进推广农作物良种。上个世纪80—90年代杂交水稻推广应用初期,农民群众习惯种植常规稻,对杂交水稻的应用有顾虑,他一边引进杂交水稻种子作试验示范,一边拿着试验结果进村入户上门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先后推广应用了水稻比较稳产的以汕优63、汕优64为主的“汕优”系列,高产的Ⅱ优、Ⅱ优、Ⅱ优明86为主“Ⅱ优系列”,优质的冈优为主“冈优”系列、优质高产的Y两优1号、Y两优2号、Y两优、Y两优、新两优6号、扬两优6号等杂交水稻品种,使胜利镇水稻产量倍增。在推广新型实用技术、新模式方面,他大胆改变传统观念、打破落后模式,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立足“高产、高效”,立足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后试验示范了水稻、小麦、油菜、玉米、花生等主要农作物高产种植技术20多项。示范推广了主要中药材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标准设施蔬菜高效种植技术、低产田杂交水稻垄作栽培技术、低产田酸性水稻土改良技术、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全覆盖技术、省工、省力、增产、增效的水稻直播及无盘旱育抛秧的轻型简化栽培技术、鄂北岗地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小麦机械条播及全程机械化配套技术等。示范推广了杂交早稻—杂交晚稻、杂交中稻—油菜(小麦)、杂交中稻—再生稻、旱地小麦套种地膜花生、水田中药材水稻蔬菜中药材三年五熟高效栽培技术等高效种植模式,极大的促进了该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恪尽职守,实施农业项目推动农业科技快速转化应用

年后,李义东先后在罗田县种子公司、罗田县蚕种场、湖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罗田分校工作,组织申报和参与实施了多个农业项目,包括湖北省种子“包衣”技术推广项目、农业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低田改造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精准扶贫科技培训项目等。

通过湖北省种子“包衣”技术推广项目的实施,使我县农作物种子广泛使用“包衣”技术,应用面积达万亩,罗田县种子公司获得湖北省农业厅“包衣”技术推广二等奖,他个人所著的“水稻种子包衣技术推广应用效果初报”论文获得优秀论文奖。

通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低田改造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等三个项目的实施,累计为我县改造低产农田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0万亩,推广应用了水稻直播、水稻旱育抛秧两项水稻轻简栽培技术,累计应用面积万亩,推广应用改土培肥技术,累计应用面积80万亩。

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现化农业的建设步伐,多年的农业工作经验使他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广泛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农业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和精准扶贫科技培训项目的实施,为解决我县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贫困人员农业科技应用能力差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力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力促进了我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强力推动了我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通过采取举办科普讲座、印发农业科技资料、跟踪指导等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累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近场次,直接培训农民20万人次,指导性培训农民万人次。特别是近年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余人,分布在我县农业的各个行业,对促进我县农业产业的发展发挥了较大作用,培养了一大批有理想、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能担当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他作为县农广校的负责人,在承担组织工作的同时,自己还坚持登台讲课。选好一个课题,做好一个课件,需要积累大量的素材和相关内容,每次都精心准备,力求更好的授课效果。他主讲的《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和《现化农业及新型职业农民基础知识》等课程深受广大学员的好评。他还积极参加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先后参加编写的《现化农业生北营》、《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读本》、《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程》、《现代农业种养实用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读本》、《农业政策与法律法规》、《新型职业农民素质能力与责任担当》、《农民手机应用指南》、《精准扶贫科技培训手册》等已经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及精准扶贫等农业项目的培训教材。

探索创新,农业科技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李义东思路开阔,与时俱进,时刻站在建设现代农业的高度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三届科技工作情怀秀NO17兢兢业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