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和蝉的生长过程是什么?
蚕的生长过程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1、卵
此时的蚕是一堆内卵。
2、幼虫
刚从卵中容孵化出来的蚕宝宝黑黑的,蚕宝宝像蚂蚁被称为蚁蚕,身上长满细毛,约两天后毛即不明显了。蚕宝宝以吃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会慢慢变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
脱皮大约要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它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一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
3、蛹
到了五龄幼虫阶段开始吐丝结茧。五岁幼虫需二天二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并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
4、成虫
约十天后,破茧而出,羽化成为蚕蛾。
蚕的生长习性:
蚕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蚕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便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它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幼虫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再吃桑叶8天成为熟蚕,开始吐丝结茧。
蚕是丝绸的主要原料来源,在中国北方,“柞蚕蛹”是一种传统的食品
1、蚕卵
蚕以卵繁殖,蚕卵看上去很像细粒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当温度升高了蚕卵就开始发育。经过7-15天,当蚕卵变得透明并可以看到里面的轮廓,就表示蚕宝宝快要出来了。
2、蚁蚕
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赤褐色的,极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象蚂蚁,所以叫蚁蚕。蚁蚕长约2毫米,体宽约0.5毫米,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后,经过2-3小时就会进食桑叶。
3、蚕的眠性
蚕宝宝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变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蚕就眠时不吃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虽然外表看似静止不动,实际蚕在体内却进行着脱皮的准备,脱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进入到一个新的龄期,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眠中的蚕,尽量不要干扰它,也不要以为它生病了就把它丢掉。蚕每次眠期大概持续一天时间。
4、蚕龄
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它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
5、成虫期结茧
一般25天左右开始结茧,此时吐丝开始显得凌乱,形成松散柔软的茧丝层,称为蛹衬。蚕上蔟结茧后经过4天左右,就会变成蛹。约10天后,羽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出茧后,雌蛾尾部发出一种气味引诱雄来交尾,交尾后雄即死亡,雌蛾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个卵,然后也会慢慢死去。
蝉的生长过程:
蝉(学名:Cicadidae;英文名:Cicada、Cicala或Cicale),常见的蝉科动物是蝉,俗称知了(蛭蟟)、蛣蟟或借落子。
蝉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
生活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已记录约余种蝉)。一些分布于沙漠地区的种类,当体温过热时,会从背板(tergum)排出多余的水分,进而达到冷却及散热的效果。
二、蝉的相关介绍
1、什么时候蝉的幼虫最多?
一年中以5月份在土中的幼虫数量最多。
2、成熟若虫什么时候可以变成成虫
成熟若虫于5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从土中钻出来,蜕皮羽化为成虫。
3、什么时候是成虫盛期
通常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成虫出现盛期
4、成虫什么时候产卵
10月上旬为末期,成虫羽化后20天左右,交尾产卵,6月下旬开始产卵。
5、成虫产卵盛期
6月底至8月下旬
6、产卵末期
9月上旬至10月上旬
7、蝉什么时候开始蜕皮
当蝉蛹的背上出现一条黑色的裂缝时,蜕皮的过程就开始了。蜕皮是由一种激素控制的。
每年的6~7月会从蛹变成成虫然后在短短的数日内产卵,从卵开始,到若虫在地底生活的过程,一直到最后一次脱壳变成成虫,在树上大鸣大放,这段时间通常有一到两年。
其中在蝉类里它们的幼虫又称为“若虫”,它们的雄蝉会发出声音吸引雌蝉来跟他交配,它在用它那根尖尖的产卵管,插近树中产卵,直到第二年幼虫才会孵出,再在土中生活几年甚至十几年后才能破土而出。
在漫长的生活中它们要经历很多次的脱壳后一次脱壳也是它成为成虫的时候,成为成虫时它会发出声音,而雄蝉发出的声音便是以每秒上百次的高频率,不断地震动著位於腹部的两片鼓状膜,来发出尖锐响亮的声音。这种声音有助於雌蝉确定适合交配的雄蝉的位置。
会鸣的蝉是雄蝉,它的发音器在腹基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并且能轮流利用各种不同的声调激昂高歌。因为雌蝉的乐器构造不完全,不能发声,所以它是“哑巴蝉”。
蝉其皮曰蝉蜕,富含甲壳素、异黄质蝶呤、赤蝶呤、腺苷三磷酸酶,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咳嗽音哑。咽喉肿痛。风疹瘙痒、目赤目翳、破伤风、小儿惊痫、夜哭不止等症,据《中国药材学》记载,还有益精壮阳、止咳生津、保肺益肾、抗菌降压、治秃抑病待等作用。
蚱蝉老熟若虫变化为成虫时,羽化蜕除的外壳称蝉蜕,又称“蝉蜕”或“蝉皮”,其主要成分含甲壳素及蛋白质,味甘、咸、寒,入肺、肝经,是重要的辛凉解表中药。
知了性寒、味香,具有散风宣肺、解热定惊等功能。知了营养丰富,味道好,成为时髦的美味佳肴,可以在幼虫变成蝉之前煎炸食用,也可先用食用盐腌制后煎炸食用。
蝉体含营养物质丰富,干基蛋白含量在70%以上,脂肪约7%,维生素及各种有益微量元素均高于一般肉类食品,可称其为当今食品中蛋白王。
蚱蝉又叫知了,其蝉蜕及雄蝉都可以入药。刚出土的老龄幼虫营养丰富,虫体蛋白质含量58-58%、脂肪含量10-32%。这几年已把蝉摆上餐桌,作为保健食品,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价格愈来愈高。每只鲜蝉0.3-0.5元。
仅靠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需要,所以今已开始人工饲养,有关人士认为,蝉将成为人类重要的绿色食品之一。人工养蝉投资小、技术容易掌握、省工时、高效益、无风险,是农村新的致富项目。
供稿:吴明月
编辑:高翠
审核:吴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