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山东农业科技智库"↑
“还有山东的桑蚕苗、桑树苗,在中亚市场非常受欢迎。”祝清俊说。
2
连温室大棚都想搬到中亚去山东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党委书记郭洪恩介绍,由于农药喷洒导致蚕中毒比较厉害,目前,国内桑蚕产业一方面向中国西部转移,一方面也向中亚转移。
“虽然中亚地区干旱,但桑树本来就耐干旱、耐盐碱,蚕业所桑树研究方向也是耐盐碱、耐干旱,山东桑树品种完全可以在中亚种植。”郭洪恩说。
记者了解到,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来自中国北方的蚕种是主要品种,因为双方纬度差不多。蚕业所选育的桑树品种是阿塞拜疆、塔吉克斯坦的主导品种。目前,蚕业所主要通过山东广通蚕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通蚕业)向中亚地区输出桑树苗和蚕种,后者是全国最大的蚕种公司。
▲6月24日,中国山东?中亚五国农业科技高层论坛期间,应山东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的邀请,阿塞拜疆国家农业大学副校长阿纳·哈达莫夫博士到访。
去年,广通蚕业向阿塞拜疆输出了50万株桑树苗。“一般来说,活体植物很难出口,需要严格检疫。阿塞拜疆的总统亲自要求一律放行。”祝清俊说。
祝清俊说,中亚很有文章可做,农科院是公益性单位,具体事情可以由社会资本去操作,我们为山东省农业走出去提供技术支撑,农科院就是让国内的农业公司出去赚他们的钱。
祝清俊进一步分析,从市场角度来讲,中亚五国什么都需要。就农业方面而言,化肥、农业机械等都需要,咱们觉得自己不先进,他们更不先进。他们用的科技体系还是前苏联的,各行各业对中国的依赖性很强。
▲阿塞拜疆的养蚕农庄
广通蚕业营销部中亚市场负责人李其良表示,中亚五国很多设备都是从中国进口,包括养蚕设备。
李其良还给这次来山东参加活动的中亚各国嘉宾当翻译。这些嘉宾还去寿光参观日光式大棚。中亚地区的蔬菜品种并不多,他们很想把山东的温室大棚技术引进过去。
3
中亚五国互免关税年,李其良第一次到中亚。中亚五国的气候跟新疆相似,农作物主要是棉花、小麦,水果主要是葡萄、石榴,蔬菜主要是黄瓜、西红柿等。
去年,乌兹别克斯坦从烟台引进了苹果,但李其良感觉乌兹别克斯坦并不适合种烟台苹果,因为当地管理技术达不到。
李其良说,以前从新疆把产品运输到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通关手续复杂,时间长了,会影响到蔬菜、水果的品质。现在通关手续就两个小时,开通班列后,货物经过阿拉山口,可以直接到中亚五国的首都。
中亚五国之间语言障碍并不大。李其良介绍,五国的民族语言类似,又都曾经是前苏联的一部分,能够通话,五国之间来往不需要签证,通过护照就可以直接过去。
李其良说,俄罗斯对于中亚的产品是免关税的,当地产品可以直接经过边境,拉到俄罗斯去卖。
▲“一带一路”提供历史机遇
李其良在中亚考察时参观过一个西红柿大棚。这个大棚的西红柿是直接出口到俄罗斯的,没有关税。“你想想,可以开车到边境,直接过去。因为没有关税,没有繁琐的手续,就像国内把山东菜运到其他省份,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只要汽油费。”李其良说,从中国出口水果、蔬菜等,各种费用太多了。中亚五国之间,或者中亚五国和俄罗斯之间,很多贸易品类是零关税的。
同时,中亚国家也鼓励外来资本在当地设厂。李其良说,在乌兹别克工业园,可以见到制作陶瓷、皮革、手机配件等的厂家。一些大的项目,政府会提供帮助,还会免税,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优先出口。
中亚人力成本比较低。李其良说,比如一个工厂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月薪也就00美元,换算成人民币不到元,当地政府官员的月薪也就在元人民币左右。
不过,人工成本很低,效率也低,“他们到时间就休息,周六周日不工作,你再着急都没用。”李其良说
(来源:转载自齐鲁晚报,原题为《在咱这是“过剩科研产能”,在人家那被当宝贝山东棉花桑蚕到中亚开枝散叶》,记者朱洪蕾,通讯员张斌)
从这里了解山东省农科院的科技担当中亚五国学者共同发起的“济南倡议”究竟是个啥?
山东省农科院六项科技进步奖破解四个“跟不上”难题
山东省农科院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科技担当”
揭秘!济麦“三兄弟”何以成种植户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