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她在人民桥南住了63年,今天毫不犹豫地签
TUhjnbcbe - 2021/10/18 1:48:00
北京湿疹的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426/8890894.html

今天内马路6号和8号的居民们

心情有点不一般

因为老宅的动迁签约正式启动了

这意味着他们将离开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宅

入住到现代化的小区中

……

今天小鱼也来到了其中的内马路6号

听听这里的居民们怎么说

老宅为啥要拆迁?

内马路6号北接南门路,西靠人民桥,离苏纶场很近,这里共有10户居民,住在一幢联排的老平房内。

至于为啥要拆迁,在这里居住了整整63年的杨阿婆,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

她告诉小鱼,她所居住的内马路6号,共有10户居民,是解放前日本人所建,至今已有近80年的历史。

房屋整体朝南,乡邻们关系都很好,彼此共用天井,洗衣做饭都在这里。但随着房屋年久失修,木质结构的房屋出现了许多问题。

比如房屋的墙体脱落,砖石裸露,不少地方还有墙体开裂的情况。

电表电线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加之木质结构房屋和干燥天气,不禁让大家有些隐隐的担忧。

夏季暴雨,老宅漏雨更是家常便饭。杨阿婆指一指自家的天花板,她在很多年前,和老伴用孔雀牌电视机的泡沫盒,自制了一个防雨屋顶。

那为啥没人管理和修缮呢?

小鱼了解到,原管辖单位浒关蚕种场和吴中多管局所搬迁和兼并,老宅成了历史遗留,因此房子修缮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老宅居民们,也都盼望着能早日拆迁。

拆迁后,居民们将被如何安置?

这11户居民,在成功签约后,会按照签约顺序进行选房,在公示期结束后,统一被被安置入“金秋家园”。

这个小区,位于姑苏区吴中东路北,是经过简装的保障性住房。

从远处眺望,外立面和市场上的商品房没有什么差别,棕色墙面看上去简约大方。

这里的住宅条件,比原来老宅的环境上了好几个台阶。

吴门桥街道征收中心的唐主任告诉小鱼,在实际交房前,会给每户发放半年的过渡费用,保证大家“住有其所”。

作为待签户,杨阿婆经过工作人员热心的解疑答惑,很满意补偿方案,在合约上郑重地签下了名字。

姑苏区今年完成了多少“老破小”动迁?

像内马路6号这样的危房建筑,在老城区里还有不少,比如城中村水曲头,就涉及到了3户的搬迁,总计约平方米。

姑苏区相关部门,告诉小鱼:今年姑苏区共有个动迁项目,其中83个是历年来的积转项目,30个是新开项目,总共涉及到了户。

目前,已经完成了户动迁,建筑面积达到了19.1万平方米,其中包括了个住宅户和42个非住宅户。

其中,像中街路附近的建筑新村户,已经完成了户签约;葑门外的光荣墩户已完成了户的签约。

除此以外,还完成15个项目的清零交接,包括一些地铁站用地交接等。

未来,年的计划还在积极的规划之中。

面对即将离开的老宅,杨阿婆是真的不舍得,除了和这里的环境有了感情,更舍不得共同生活了几十年,和亲人一样亲的金乡邻们。

当然,不舍归不舍,未来的新居同样令人期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她在人民桥南住了63年,今天毫不犹豫地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