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就琢磨着养些宠物充实家庭生活,最多见的是养猫养狗,也有养乌龟养鸟的,最近听一个朋友说他家养了一头猪。
朋友听人说一种迷你猪特别好玩儿,不会长大,最多只有一尺来长。他信了,买回来一只,没想到一不小心长到一百多斤,哈哈哈!
他说要杀掉,他媳妇儿死活不同意,说是“有感情”了,关键是这个主特别能吃,媳妇儿天天忙得昏天黑地。
我生于五十年代,我们那时候家里也养过“宠物”。且听我来略说一二。
妈妈养鸡是个好把式,孵小鸡这个技术活也很拿手。
一次,看到妈妈在厨房里放了一个用木条钉的箱子,箱子没有盖子,里面铺满了稻草,一只老母鸡卧在稻草堆上,老母鸡肚子下面捂着鸡蛋。
妈妈说这是抱窝鸡,抱窝鸡抱窝的时候不吃不喝,所以要选又肥又大的才行,太瘦的抱窝鸡不禁饿。
一般一只抱窝鸡捂10只鸡蛋,一次捂的鸡蛋太多的话太靠边的鸡蛋容易凉,不出小鸡。
听说抱窝鸡在孵小鸡,我们姊妹几个开心极了,大弟弟老是跑到抱窝鸡那里去掀老母鸡的肚子,老母鸡就“咯咯”地叫,妈妈赶紧跑进厨房把弟弟赶出来,妈妈说:老母鸡抱窝的时候不能去打扰它,抱窝鸡喜欢安静,还怕光。
说个特别可笑的事儿哈。大弟弟被妈妈从厨房里赶出来之后突发奇想,“偷”了两个鸡蛋说是自己捂小鸡??
他撅着屁股,在床上铺上稻草,把鸡蛋放在稻草上,然后自己手撑在床上,开始“抱窝”了。
第二天早上,妈妈去叫弟弟起床的时候,只见弟弟趴在床上,肚皮上沾满了鸡蛋汁,鸡蛋全碎了,弟弟的“抱鸡婆”梦也随之破碎了。
妈妈带着我们笑成一团,妈妈说:傻小子,你说你又不是老母鸡,怎么想起来去捂小鸡?接着又说:不错哦,小子!有想法。
妈妈告诉我们,一般抱窝鸡20天左右就可以把小鸡孵出来了。长椭圆形的鸡蛋出母鸡,接近圆形的鸡蛋出公鸡。
小鸡毛茸茸的特别好玩儿,从鸡蛋壳里跳出来就可以自己跑来跑去了。小鸡会吃虫子,老母鸡会带着它的小宝宝们咯咯咯地叫着,给小鸡找食吃。
自从家里有了新出窝的小鸡,大家都忙起来了。妹妹到处去找虫子给它们吃,弟弟更忙,一会儿撵得小鸡到处跑,一会儿又忙着把小鸡抓回来,惹得老母鸡见他就叨它。
一次家里来客人,妈妈说要杀一只鸡,我帮妈妈烧开水烫鸡拔鸡毛。刚忙到一半,弟弟说他也杀一只鸡,我的天啊,他把一只刚出窝的小鸡掐死了,气得妈妈拿起擀面杖去揍他,他倒好,一溜烟跑得没影儿了。
哈哈!我们小时候没啥好玩儿的,见着一只活物还不把它好好盘弄盘弄?
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院子里的女孩子们都喜欢养蚕,我和妈妈说我也要养蚕,也不知道妈妈从哪里买回来好多“蚕籽”。她对我说,蚕籽买回来了,桑叶你要自己解决哈。
妈妈告诉我要在蚕籽上面盖一层黑布遮光,然后耐心等待4到5天时间,蚕宝宝就出来了。
蚕宝宝食量很大,吃桑叶的速度很快,我经常放学后和同学一起去采桑叶。
蚕宝宝怕苍蝇和蚊子,我还给蚕宝宝做过一顶小蚊帐呢。
蚕宝宝只有在“蚁蚕”期的时候是吃桑叶的,其他时间都不吃不喝。
经过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蚕宝宝就要结束它的寿命了。在结束生命的同时,它会变成蛹和蛾子。
蛾子虽然有翅膀,但是不会飞,然后再周而复始的产卵、脱皮、成蚕、变蛹、“化蝶”。
养蚕其实挺好玩儿的,可惜我只养了蚕的一个周期……
蚕变成蛹后很有意思,它会“作茧自缚”,用吐出来的丝织成茧,自己的身体缩在蚕茧里,然后由软体慢慢变硬。用手拿起蚕茧来晃一晃,蛹体变硬了就会发出声响,这时候,用剪刀把蚕茧剪破,把蚕蛹倒出来。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去看蚕茧,发现我的蚕蛹一只也不见了,当我着急得不行的时候,大弟弟跑回家拿盘子,我问他拿盘子干啥?他说:吃炸蚕蛹!
我说:哪里来的蚕蛹?他理都不理我一阵风似的跑了。
后来我才知道,院子里的男孩子把姐姐或者妹妹养得蚕蛹集中在一起炸着吃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蚕茧总不能浪费吧?那时候老是听说“缫丝工”是把蚕茧抽成蚕丝织成布的,我和妹妹一起在家里大闹天宫。
我们用洗脸盆烧了一大盆开水,把蚕茧放到开水里煮,煮来煮去水都快煮干了蚕茧却不能成丝,我们只能愿赌服输!
那个时候买布做衣服妈妈都是买白布,因为白布最便宜,然后用染料把白布染成蓝色或者红色,再做成衣裤。
妹妹拿出来妈妈染布的颜料把蚕茧染成好几种颜色,哇唔!彩色蚕茧
除了养鸡和养蚕,我家还养过猫咪和狗狗,其实都没把它们当成宠物来养。
猫咪是负责抓老鼠的,不像现在的猫已经“武功全废”了。
我家养的狗狗叫“黑虎”,除了协助猫咪捉老鼠,还保护老母鸡躲避公鸡的纠缠,整个一个“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主。
我们的童年其实就是这样开开心心的过去了,滚铁环;踢毽子;跳橡皮筋……
世界上最经不起打磨的就是时间,它总是那么不讲情面的一去不复还。留下来的就是脑海深处的回忆。简单!满足!快乐!幸福!
作者简介
乐婆婆上海人主任医师热爱文学退休后撰写美文美食影评诗词等作品有多部作品发表于网络
文墨晚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