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佳肴大观丨东北菜的潜力与高度沈阳奉
TUhjnbcbe - 2021/9/26 21:15:00
看白癜风费用贵吗 http://m.39.net/news/a_5715368.html

对我来说,东北是什么?

是“共和国长子”,是“伪满洲国”;是赵本山的小品,是双雪涛的小说。是《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也是《钢的琴》。

总之,东北在我眼中是一股激情与悲情的混合,一种梦幻与魔幻的叙事。自小学时跟家人去过哈尔滨,留了一个懵懵懂懂的冰雪印象以来,我从未踏足这片土地。

因此,当收到「奉天小馆」邀请时,我大为兴奋。一来这家菜馆哪怕我遥居岭南也略有耳闻,足见其盛名。二来自北京有了全球唯一一家米其林东北菜后,我也很好奇一般人印象中稍显粗枝大叶的东北菜,能到何等高度。因而远隔千山万水,也要欣然赴约。东主情深款款,我更跃跃欲试。

奉天小馆在沈阳,乃至东三省,也颇负盛名。一位本地饕客朋友不知我此行目的,欲洗尘招待,我简单告知某夜要到访文安路奉天小馆云云。朋友马上连连称赞,说我会选地方。后来得知此行目的,也非常希望我能帮忙多宣传东北菜,可谓爱乡之心拳拳。

不过“盛名之下无虚士”,虽这几日都有东主作陪,但除了接风宴有特意安排以外,其余拜访都未特别招呼。因而我们既看到了餐厅出品的高度,也认识到日常的水准、性价比与稳定性。可以说他们的水平,放在全国的社会餐饮里,都不输阵。

东北食材出众,烹饪手法受京鲁影响但又自成一派。其善用酱料,多见炖煮,其实非常有特色。能在此基础上做文章,不愁不能正名与扬名。

无论是因宴席需求,还是受天气影响,整个北方菜系都比较注重凉菜处理,也使其凉菜多绝技。洗尘当晚安排了四样凉菜:猪手皮冻、东北拌菜、鱿鱼脆耳、拆骨肉拌豆芽,非常用心。

皮冻乃东北名菜,不过小馆所出乃精致版。后来我们特意提了传统做法,便在最后又加了一道。传统上并不选猪手那么精致,只要合适的猪皮即可,大多以酱油调理。不过皮冻讲究有二:其一不能加胶,否则食之有塑料感,还是天然成胶为好;其二要有调理得宜,过咸发腥显然有问题。

小馆的传统皮冻已经不错,有人不爱那股腥臊味,但我觉得猪肉有些也无妨。何况入口能自然化开,胶感析出,让人爽快又满足。至于升级版的猪手皮冻,更是喜人。猪手胶质精细,除酱油外还调入部分卤料,使香气更馥郁。入口不但绝无腥臊味,且化开后层次更复杂,恰合前菜引导食客打开味蕾的功效。

法餐有名菜猪头肉冻,中餐的皮冻怎就不能升级。我看小馆的皮冻便非常好,既有鲜明的东北特色,又能与国际对话,一上来亮相便赢了个满堂彩。

若说皮冻是大巧若拙、深藏不露的话,那鱿鱼脆耳便很显技法了。

千层耳乃鲁菜名品,以猪耳卤冻再切薄片。入口咸香爽脆,嚼之声动十里。小馆的出品更高级,卤冻后酿入焯过的鲜鱿鱼,再切圈。比之寻常出品,一是耳冻内加入鲜蔬,口感丰富,在咸鲜外还有一丝灵动。二是焯得极好的鱿鱼不但提供了软糯弹牙的口感,且自带水产香气。这是千层耳的升级版,让人拍案。

原定四个凉菜,设计非常到位。两个卤冻,两个拌菜;两个水产,两个猪肉。而拌菜的海蜇弹牙又鲜香,脱骨肉调了醋,更显举重若轻。明明用料也丰盛,却清清爽爽,一扫东北菜给人的厚重朴拙之感。这才是好的升级,也是东北菜能继续走高走远的保障。

到访前,我也一直好奇,会不会有汤?制汤是中餐重要技艺,而粤人饮食也重汤,吃中餐而无汤菜,总让我觉得不舒服。不过东北菜能出什么有意思的汤?若以清而浓郁取胜,藏而不露的淡雅珍味,并非东北菜所擅长。若以小家碧玉,清水出芙蓉,又不太能想到取什么汤水。我原以为会用辽宁松茸等,没想到竟是齐齐哈尔的土豆丝汤。

东北人爱土豆丝,我也爱吃如醋溜等做法的土豆丝,但以土豆丝入汤还是第一次见。如葡国菜等的土豆汤,往往成块,取其品质清甜。选用齐齐哈尔的名土豆,切丝后不洗粉,直接推入鸡鸭吊的清汤里,却有别样感受。

整道汤品素面朝天,确有清而浓郁的审美倾向。但若论工序反复或食材高级,也谈不上。然而土豆丝不仅香浓细密,让人食之难忘。更妙的是那些许淀粉与清汤的碰撞,使口感并非一味顺滑清纯。不似日常的勾芡起羹,但又不至于柔若无骨。土豆丝让整道菜处于汤与羹之间的奇妙状态,相当厉害。这才是真正显出东北菜食材一流的手法,让我赞叹不已。

北方菜多炖煮,皆因天寒地冻,炖煮最宜。何况有时并非新鲜物产,腌腊出品若炖煮也能尽情释放滋味。因而东北的炖煮料理在全局中占比不少,也连带对酱料的使用讲究起来。

铁锅炖鱼头,又一张东北菜的名片,然而我一直兴趣不大。皆因此前吃的炖鱼头往往肉质柴老,酱料浮于表面,更无复合滋味。不过客随主便,一锅有粉条、豆腐、白菜、鱼头的大炖菜放在我面前时,还是引人馋虫。

第一口吃下去,我便知道此前的认知错了。果然一样食物受人欢迎,要么有历史的、社会的原因;要么是确实美味,只是我们吃到的绝大多数有差,即不识庐山真面目。原来炖鱼能那么好吃,肉质紧实而不柴老,酱味却能逼入近骨处。鱼头的黏、爽、滑、美,丰腴不可方物。连带有些许灰水味的豆腐,也显得浓郁敦厚起来。

出了东北,恐怕真的不容易吃到如此好的炖鱼了。我们后来去了盘锦,也品尝了一条炖鱼。听当地人口音为“鲁鱼”,然而实在无法分辨。但这么大的鱼,同样肉质紧实香滑。看似糙糙的酱质感,却无任何渣腥。从炖鱼中,我才第一次真切体会到东北酱料的精彩,也为外地东北菜之不正宗、之饱受污名而扼腕。我们也确实需要更多像小馆这样的东北菜,让我们体会最本真的美好。

有了炖鱼头打底,我对东北的炖菜瞬间充满期待。事实证明,这些也对得起我的期待,每每吃得我大呼过瘾。不过在东北这种地方需要热量,这么吃法还可以。要是换了外地,只能叫人小心膘贴满身,让人又恨又爱了。

未想东北还有碳水和美味上的大杀器,月牙骨油豆角烀饼。

烀饼也叫“豆角盖被”,是一种用豆角、土豆、排骨、宽粉炖煮,再以热力蒸熟其上的面饼。饼体如绢丝一样漂亮,掀开后是一阵朴实无华的喷香。小馆的处理更高级,选用了带脆骨的月牙骨替代排骨,用更厚身味浓的油豆角炆炖,将食材的风味有机统一。在这道美食之前,哪里还有什么碳水戒,再戒就可以不做人了。

炖菜美味,而烀饼还能掰开蘸食。既显出东北的朴实豪迈,但又与法餐以面包蘸酱汁何异?可见只要材料、技法、火候到位,照样能有直击灵*的高级表达。小馆将烀饼这道东北美味升华,又为东北菜乃至中餐料理,立了一功。

论及食材优质,东北可谓享誉全国。这次来我就吃到比在浙江还好的梭子蟹,当地叫飞蟹。除了这些常见食材中的精品,东北也有些独特的出产。

海参、海肠、蚬子、蚕蛹,这些都很不错。尤其蚕蛹个头肥美,南方的金丝蛹比之根本不是一回事。不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下面两样。

形似蚕豆者,称“羊喇罐”,是一种青刺蛾的蛹。椒盐爆香后,入口也有些像蚕豆。不过更多取的是蛋白质的鲜香,以及炸后的焦脆。有点像将竹虫幼虫和成虫的特点各取一些,融汇一处,很有意思。

另一味奇形怪状的水产,是大连的“炉钩虾”,应季时间不长,恰巧我们赶上了。此虾产于沙滩泥浆处,直接洗净白焯便可。入口有些许香水气息,有的人可能不喜欢,说有洗衣粉味,一旦习惯了便还好。此虾壳软如皮,搓捏可褪。不少还有膏,入口清甜,毫无苦味。席间喜食者不多,刚好我们三个都坐一块了。故转了几圈后,还是被我们三个一扫而空。

食材好,配料好,最后还要技法出众才能称好餐厅。否则不过是采卖为重,后厨的功力就不显了。不过我在小馆试了几道名馔,都让我很满意。

溜肝尖是东北名菜,也是鲁菜技法的体现。这道溜肝尖的外层带些许爽脆,芡汁裹得均匀适度,蒜香存在感强,却未喧宾夺主。咬下,猪肝的粉嫩香浓,伴着些许汁水透出。嚼之咸香通透,真是上好的溜肝尖。这道菜不是在接风宴上吃的,而是故意不打招呼,为试日常水平吃的。有这样的炉火老手坐镇,何愁餐馆名声不扬啊。

扣肉倒是大江南北都有的菜,小馆以咸口为主,衬菌蘑底。肥膏完全称得上入口即化,虎皮又香糯可人。难得的是瘦处不柴,丝缕毕见。

在一般人眼里,东北三省如一省,不似江苏那般散装。不过东北也有经典地域问题,锅包肉怎么做才好吃,绝对是家乡骄傲不能妥协。

我本身不太喜欢番茄口的锅包肉,还是以醋调汁淋些许,又能吃到肉香为好。然而我此前吃的东北菜,除了外省多见的普通东北菜馆,也就只有广州的吉林大厦可一谈。他们倒是挺像模像样,但也比较老派,何况我也不在吉林大厦吃锅包肉。

小馆出了两款,辽宁与黑龙江的风格。我本对太过薄而无肉香,挂浆也略多的风格不太钟情。但吃过小馆出品后,发现也别有一番风味。若不对肉香有太高期待,纯以欣赏调味均衡香口来看,也能感受锅包肉的妙韵。这道菜本就受洋人影响而生,想必也是一道能让国际喜爱的名馔。

论及炸功,拔丝不得不说。虽炸雪糕也有趣,冰火两重天,但不如拔丝酥黄菜给我带来的冲击大。

拔丝的炒糖、上浆本就不易,酥黄菜即鸡蛋,要调制炸好更难。鸡蛋很易吸油,若入口一嘴迸溅,那就是做坏了。但不炸透又不成型,且蛋香不显,更别说要拔丝了。我们在小馆吃的拔丝,也是没打招呼的出品。入口脆而不过硬,甜而不过腻。蛋香幽幽透出,食尽不黏牙不扎嘴。以此论之,没有别的拔丝做不好了。

凉菜、汤羹、热锅、小炒,皆有可观;卤、炆、炸、炒、煎,都具风格。如此看来,奉天小馆号称东北翘楚,并非虚言。

一顿好的饭菜后,还是要有甜品。不过东北的甜品也有地域特色,实在非常壮实,有时难以分清到底是甜品还是主食,或者他们根本不在乎。如下了牛奶和面的烤花卷,朴实可爱得仿佛腼腆地告诉我们,它真的很好吃。

不过东北也不尽是这样略显粗犷的出品,若论东北甜品的代表,首推“雪衣豆沙”。

雪衣豆沙是我们外地人的叫法,本地也叫“雪绵豆沙”。此菜以蛋泡糊松炸,填入豆沙而成。此处难点在不断翻滚,则炸得才通透均匀,不会含油过多或有死面。有的雪衣豆沙偏黄,油含量高一些。我们在小馆吃的真是白衣胜雪,衬上砂糖可谓素裹银装。

以南方的点心标准看,豆沙不算特别香滑,但此处恰恰就要这种略显粗粝的感觉。皆因雪衣带些许咬劲,则其劲道与豆沙相得益彰。在丝丝幽甜中透出一股豆香,又与蛋香、面香与纯粹的糖类气息缭绕一处。只要忘记这道菜有多么高汤高热量,它就会给人带来最纯粹的快乐。

奉天小馆其名虽为“小馆”,但其水平却不小,气魄更大。出品既能体现东北精粹,又能让外省人、外国人也能轻易理解,殊为不易。听闻东主此前到处拜访学习,可谓“立足世界,放眼东北”。唯有如此,才能知道什么是东北的精粹,将其提炼萃取,献于贵客。

因此,当我知道小馆可能要在外省发展时,更是无任欢迎。东北菜太需要奉天小馆这样的代表,它让我真正看到了东北菜的潜力与高度。他们的菜说明了,东北菜应该是什么样、可以是什么样、能够是什么样。

到访沈阳,我必定会再去奉天小馆。而我更期待他们带着东北的食材、技法、审美,还有自豪与热情,出现在更多城市。美美与共,才是多元精彩的中餐世界。

莫狄骁

1
查看完整版本: 佳肴大观丨东北菜的潜力与高度沈阳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