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会东县茧丝绸公司抓住丝绸市场回暖形势,及时调整收购价格,进一步鼓励养蚕农户加强桑园管理,提高单产,增加收入。据了解,新街镇全年预计养蚕张,产茧担左右。由于今年茧丝市场行情好转,公斤蚕茧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浮27.5%,蚕农总收入预计达万。
65月25日生丝价格情况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消息,年5月25日,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生丝指数上涨0.42%报收于.14点。B丝(商检4A级生丝):合约上涨0.57万元报收于44.19万元;合约下跌0.06万元报收于45.00万元;合约下跌0.30万元报收于46.11万元;合约下跌0.48万元报收于47.94万元。现货面上,厂检5A级生丝最低价47.00万元/吨,最高价48.00万元/吨;厂检大5A级生丝最低价48.00万元/吨,最高价50.00万元/吨;厂检6A级生丝最低价49.00万元/吨,最高价50.50万元/吨。更多详细内容请浏览金蚕网。
7江苏新沂崛起国家级纺织产业集群
新华日报消息,5月22日,江苏省新沂市投资亿元的新凤鸣聚酯纤维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已被列入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清单,年产万吨差别化纤维、万吨DTY、6亿米绿色纺织面料。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利税25亿元。新沂是中国化纤工业协会授牌的“高端纺织新材料及绿色制造基地”。该基地致力于发展高端纺织、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现有斯尔克、新昇新、经纬创拓等化纤纺织企业3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5个。目前,新沂已形成集研发、纺丝、纺织、服装加工及销售一条龙产业体系。新凤鸣聚酯纤维项目投产后,产业基地将形成年销售额亿元、利税超30亿元规模,成为国家级纺织产业集群。
8中棉行协第六届理事会领导班子成立董奎勇当选会长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消息,5月24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六届一次理事会和六届一次常务理事会在江苏无锡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端小平,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纪委副书记、人力资源部主任孙晓音,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韩平,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副会长董奎勇、副会长叶戬春、副会长郑洁雯、秘书长李杰等有关领导和嘉宾,以及中国纺联有关部门负责人,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员企业和上下游相关产业负责人代表近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郑洁雯主持。大会对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期间开展的行业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董奎勇当选为新一届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郑洁雯、李杰、王耀、景慎全及20家棉纺织企业负责人当选为副会长,李杰兼任秘书长。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致辞时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棉纺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对新一期领导班子的工作开展充满期待。针对行业“十四五”发展,他表示未来风险丛生但机遇依然。他强调,今后产业须直面国内外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努力打通国际循环,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升发展的自主性、可持续性,增强韧性,保持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继续破解产业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尤其在纤维新材料、新型纺纱技术、织造智能化等,为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路径;要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动能,构建中国自主品牌及时尚软实力,实现产业绿色转型。
9新动能涌现中部地区加速构建开放型经济经济参考报消息,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愈发明显。年,中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2万亿元,以10.7%的陆地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21.9%的GDP;过去五年,中部六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6.4%,在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中位居前列……这是《经济参考报》记者在5月21日至23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简称“中部博览会”)上获悉的内容。不仅如此,中部还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将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作为今后的重点工作。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分析人士指出,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地理区位优势独特。随着国家政策利好落地,中部六省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在建设内陆地区开放高地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
10央行等六部门发布意见:稳妥扩大农村普惠金融改革试点中国新闻网消息,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财政部、银保监会和证监会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其中明确,稳妥扩大农村普惠金融改革试点,依照程序建设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试验区,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情况纳入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强化评估结果运用。《意见》指出,当前,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逐步成为保障农民稳定增收、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意见》从加强信息共享、增强金融承载力、健全金融服务组织体系、推动发展信用贷款、拓宽抵押质押物范围、创新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信贷风险监测分担补偿机制、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能力、强化政策激励等方面,对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提出了具体要求。《意见》强调,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共享,健全名单发布制度,加强银企融资对接。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为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免担保的信用贷款支持,针对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研究制定差异化的信用贷款政策。积极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支持农机具和大棚设施等依法合规抵押质押融资。积极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首贷”、无还本续贷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债券和股权进行融资。健全农业再保险制度和大灾风险分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