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江都的一位陈女士
最近有些着急
因为她在给6岁的女儿洗澡时
发现女儿胸部竟然“发育”了
而当她仔细搜寻之后发现
女儿竟然是误食了家里的避孕药
6岁女童乳房发育
似鹌鹑蛋大小
前段时间,家住扬州江都的陈女士发现6岁的女儿萌萌(化名)上半身“发胖”了。
带萌萌洗澡时,陈女士才注意到,女儿胸部竟然开始隆起,似鹌鹑蛋大小。仔细询问,萌萌才告诉妈妈,自己胸部好痛。陈女士这才重视起来,赶忙带女儿去看医生。医院儿科,萌萌被诊断为性早熟。
“孩子已出现了典型的性早熟症状。”该院儿科专家陶月红博士表示,经过检查,在排除体内肿瘤病变等致病因素后,她嘱咐陈女士仔细了解一下近段时间孩子的反常行为,比如,是否误食了含有性激素类药物等。
网络图片
以为妈妈藏起来的是糖
女儿悄悄偷吃避孕药
陈女士说,细问之下,她才知道女儿误吃了家里的避孕药。“药我一直放在床头柜抽屉里,有次我吃药的时候,孩子见到过。”
原来,年幼的萌萌以为妈妈藏起来的是糖,便趁着家人不注意,自己偷吃了一颗。萌萌还说,吃的时候很苦,想吐的时候却没来及吐掉,一整颗都吃进去了。
陶月红解释说,正是由于避孕药向体内引入了雌、孕激素,才刺激萌萌乳房发育。“因误服避孕药导致的性早熟,是一种假性的性早熟,避免接触雌激素来源后,孩子性发育也将减缓。
寒暑假期门诊增多
一天接诊50多例
“像萌萌这样的性早熟的孩子还不少。”陶月红医生说,每年寒暑假期间,性早熟、矮小、肥胖三种疾病来就诊的孩子最多。
其中,性早熟的患儿占了一半以上,而且女性患儿偏多。”据了解,陶月红一天门诊接诊约人,性早熟患儿一天约50多个。
除了误吃避孕药的,陶月红医生还遇到过家人不停给孩子吃补品,结果把孩子吃成了性早熟。陶月红解释,过多的营养摄入会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环境,导致脑垂体性腺轴提早启动,催动第二性征发育。
除了吃成的性早熟,门诊上还曾有个2岁女童竟来了月经。“经过诊断,孩子是基因突变,皮肤呈现牛奶咖啡斑,骨头似虫噬易骨折。”不过这类情况较为少见。
近年来,随便在网上一搜索,就能看到各种有关婴幼儿性早熟的报道,经常会有媒体质疑这是由食物引起。
速成鸡、反季节蔬菜、豆制品、牛初乳、奶粉……嗯,中枪的食物还真不少。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家长最关心的几个问题:性早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几种食品到底会不会导致性早熟?应该怎么预防性早熟?
性早熟,谁之过?性早熟分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
真性性早熟可能是颅内感染、外伤或肿瘤引起的,也可能是找不到任何原因的所谓“特发性的中枢型性早熟”。
假性性早熟的病因也很多,比如说卵巢和睾丸长了肿瘤,刺激身体分泌性激素,导致过早发育。
所以如果孩子出现性早熟问题,医院排除器质性病变。
怪食物?先想想是不是营养过剩除了疾病原因,性早熟还可能与饮食不合理、营养过剩、乱吃补品有关。
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超重、肥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还有些家长给孩子乱吃补品,有的连保健品批文都没有。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肥胖儿童激素水平异常的案例,有的小男孩雌激素水平甚至比成年妇女还高。
很多新闻报道中那些性早熟的孩子可能吃过这样那样的食品,但真的深究下去,可能就会发现真正的原因是他们的营养状况太好了。
这五种食物不会导致性早熟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中枪最频繁的五种食物。
1.速生鸡等“催”出来的动物
关于动物食品导致性早熟最典型说法包括打了激素的速生鸡和避孕药喂养的黄鳝。
速生鸡:我们说的速生鸡属于“大快型白羽鸡”,是良种选育和科学饲喂的结果。电视上曝光的问题鸡是滥用了抗生素,跟激素没有关系。如果真打激素,鸡的健康状况反而会不好。
黄鳝:关于黄鳝是喂避孕药或激素长大的说法真不少,但已经辟谣了。养殖者不可能给黄鳝喂避孕药或者激素,这只会让黄鳝死得快。黄鳝的确是小时候雌性,长大了就变身雄性,但这是自发的变化,不需要任何外源性激素。
怪鸡肉之前,先想想是不是鸡肉的烹饪方式有问题,毕竟吃太多高油高脂肪的炸鸡可是会导致肥胖呢。
2.催熟的植物
反季节蔬菜水果、顶花带刺的黄瓜、催熟的香蕉、芒果、用了膨大剂的西瓜……
媒体经常说这些蔬菜瓜果是用“激素”催熟的,这个说法其实很不严谨。严格来讲,这些所谓的“植物激素”其实叫植物生长调节剂,和人的激素是两码事。
“植物激素导致人的性早熟”的说法真是有点天方夜谭。动物和植物的生理生化机制完全不同,植物激素和人类激素也不存在化学结构上的相似性。
如果植物激素都能让人性早熟,那花粉作为植物的「精子」,难道会让人怀孕吗?
3.豆腐、豆浆等豆制品
有的媒体说,豆制品里面含有一种类雌激素“大豆异黄酮”,可能导致婴幼儿性早熟。
可是请大家注意"类雌激素"的"类"字啊!类雌激素并不等同于人体的雌激素,而且在豆制品中含量也十分有限。
但需要提醒各位,市面上一些大豆异黄酮的保健品吹嘘有各种神奇功效,这些产品会不会为了达到效果,"暗度陈仓"偷偷加真的雌激素,可就只有天知地知厂家知了。
要是豆制品真有这么大的威力,那岂不是每天喝豆浆吃豆腐都能丰胸了?
4.牛初乳
卫生部规定,自年9月1日起,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将不得再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这一规定被一些媒体解读为"因为牛初乳可能导致性早熟"。
其实,相关行业曾对牛初乳中50种激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牛初乳中的激素与普通牛奶并无统计学差异。
而且,人奶尤其是人初乳中同类激素的含量一般都高于普通牛奶和牛初乳。
不推荐宝宝吃牛初乳的原因不是什么性早熟,而是:
牛初乳没那么好:尚无有效证据表明牛初乳有提高免疫力、让宝宝少生病的功效。
牛初乳可能有害:牛初乳的营养结构并不适合宝宝,蛋白质比例偏高,会增加宝宝肾脏负担;牛初乳还有导致宝宝过敏的风险。
如果牛初乳(或牛奶)中的激素足以导致性早熟,那岂不是母乳喂养的孩子个个都要性早熟了?
5.婴幼儿奶粉
牛奶是奶牛分泌的,毫无疑问里面会有牛的激素,那奶粉会不会导致性早熟呢?
年,媒体曝出「XX奶粉性早熟案」,卫生部对事发产品的样品进行了检测。对比这个奶粉和牛奶、母乳,结果是这样的:
事发产品:雌激素0.2~2.3,孕酮13~72
牛奶:雌激素0.16~4.4,孕酮含量最高可达98
母乳:雌激素7.9~18.5,孕酮10~40
(单位:微克/公斤)
也就是说,XX品牌的奶粉里的雌激素远没有母乳多,孕酮和普通牛奶也没啥差异,很多跟母乳孕酮水平相当。
最后包括医生在内的专家组都判定,当初报告的几个案例都是个案,并不是由奶粉引起。
如果某一种畅销食品真的会导致性早熟,中招的不会只有个案。
如何预防儿童性早熟
1少吃含激素类产品目前,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儿童对于高蛋白的食物摄入越来越多,如长期食用豆类、蜂王浆、蚕蛹、燕窝,反季节蔬菜、水果,洋快餐、油炸、烧烤食品等含有较多性激素的食物,他们都是诱发孩子性早熟的“罪魁祸首”,而且没有“蓝帽子”标识的绝不能吃。
2多吃原生态食物家长们一定要牢记孩子成长的饮食禁忌,从小培养孩子谷物、蔬菜、肉蛋奶的合理搭配,多给孩子吃些原生态、未受污染的食品。
3形成良好习惯,预防肥胖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很重要,不能让孩子吃饭的时候只挑肉吃,不爱吃蔬菜,平时把果汁、饮料当水喝,以避免孩子体内营养过剩或脂肪堆积,进而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
4正确引导孩子除了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教育之外,应当避免让孩子过早接触“儿童不宜”的情爱镜头和相关资讯,不要为其使用成人化妆品。家长如果有吃口服避孕药的,一定要锁好,避免孩子看到后出于好奇心服用。
5多参加户外运动多陪孩子进行户外运动,规律作息,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孩子的体质。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这些对于减少孩子性早熟的发生都有一定帮助。
6日常生活多观察日常生活中还要减少塑料制品使用,不要养成孩子开灯睡觉的习惯,并且要利用洗澡等时间对孩子多观察,如果出现性早熟迹象,医院就诊,不要盲目怀疑食物。
回复以下关键字查看相应知识集合帖:
江北|发烧|咳嗽|腹泻|便秘|哮喘|鼻塞|湿疹|辅食|疫苗|性早熟|孕期营养|母乳|早教|妇科|
来源:扬州晚报、丁香医生,转载已获授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今日值班小编包子,欢迎芭比妈咪们来留言!
?如果你有问题想提问专家,请给我们留言哦!(往期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