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讲党史,化蚕情首届ldquo春蚕
TUhjnbcbe - 2021/8/7 14:23:00
如何治疗皮肤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492984.html

SPRING

春蚕铭

清廉文化征文比赛结果新鲜出炉!

“春蚕到死丝方尽”是寓意勤勉始终、至死不渝的历史名句,是褒扬教师优秀品质的集中彰显。作为以丝绸教育为起点和特色的学院,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弘扬春蚕吐丝精神,学院创立“春蚕铭”清廉文化品牌项目,开展首届“春蚕铭”清廉文化征文比赛,共有九位同学获得征文比赛奖项。

以下是获奖的九位同学:

一等奖

20级纺织工程(染整)俞津

二等奖

19纺织科学与工程1班徐恬

19纺织科学与工程2班朱笑吉

20纺织科学与工程1班蒋星宇

三等奖

18轻工技术与工程领域王希运

18纺织工程3班李沂昕

20级纺织工程(染整)裘珂俊

20级纺织工程(染整)樊高晴

19纺织品设计班陈红

参赛同学以“春蚕铭”征文作为传播“春蚕精神”的素材,组织“课前讲学团”利用课前五分钟给班级同学们讲党史、话蚕情,讲述科研报国、无私奉献的科学家故事。获奖的研究生党员在“红心实验室”通过“红色组会”的方式,介绍科研学者追求学术清廉的故事,鼓励研究生坚持独立自主,勇攀科研高峰。

下面一起来欣赏优秀获奖作品吧!

01

无“私”

——学习“春蚕”精神,践行“廉洁”文化

研究生染整第一党支部俞津

蚕,通过取食茎叶,方可吐丝织就几方锦绣,现多用于褒扬教师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为学生的无私牺牲精神。关于“春蚕”的描述与赞颂颇多,最早在《诗经》中已有叙述,后唐代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则将春蚕的执着、坚贞、奉献精神拟人化,从而被后人传颂。此外,著名画家潘絜兹在《春蚕颂》写道:“春蚕化生,蕞而微虫,春蚕何取,一桑始终,春蚕春蚕,万世可风”,朱光潜先生也曾说过:“只要我还在世一日,就要吐丝一日,但愿我吐的丝,能替人间增一丝丝温暖,使春意更浓。”至此,“春蚕”精神便成为了无私奉献、奉公舍己精神的代词。

细品“春蚕”之无私精神,却又甚觉其“私”之含义。蚕,本为通体黛绿,略为玉洁之生物,取食于自然,吐丝回馈于自然,其为回报之无“私”;蚕不贪外物,不藏内华,其为廉正之无“私”;蚕不求回报,不图私利,其为奉献之无“私”。教师勤勉一生,桃李天下,将青春与热情都挥洒在三寸讲台之上,不得不尊敬其奉献之无“私”;建筑工人汗流浃背,背朝黄土,将辛勤与奋苦都扎根在工地之上,不得不佩服其奋斗之无“私”;各级干部贪黑起早,奉公克己,不得不折服其廉正之无“私”。

身已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理应学习“春蚕”精神,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时刻以人民利益为上,无私奉献;时刻以大众利益为高,清廉从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共党员,要做到严以律己,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我们应时刻牢记习主席之教导,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与政治操守,时刻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我的初心和使命。今年是建党周年,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风雨飘摇且破碎山河的动荡中,我们的先辈时刻秉持正廉洁的政治作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取人民一分一毫;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政治觉悟,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保持奉公克己的清廉作风,是我们保持坚定地位和攻无不克的决定因素,也是共产党人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长久道路上必须时刻秉承的政治本色。

摆不正态度之人,得不到人民的信任;放不开“私”利之人,得不到历史的垂青。只有克勤克俭、乐于奉献、清正廉洁,才能抵制诱惑,经受考验,若非如此,便无法“守初心、担使命”,更无法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与支持。“权”本为人民所赋,更该为人民所使,脱“权”则必脱离于人民之中,违背民心之事,必将被现实所摒弃。时刻保持无“私”,即为人民无“私”奉献,无“私”权,无“私”利,根基不可弃,初心不可改。做正直、正派、正向之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发展,以心中之“正”接受历史与人民的考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舍己无“私”。

若吾共产党员皆为“春蚕”,则应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奉献之心;若吾共产党员皆学“春蚕”,则应无私奉献,无私可图,廉道正派、自我革新。若无“私”,则为民,则为公,则可守初心,则党内清廉、党外清正,则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即期矣。

02

春蚕·廉洁

徐恬研纺织品设计第一党支部

我在翻阅书籍的时候,发现对“春蚕”最早的记录是在《诗经》,而把“春蚕”进行拟人化的比喻最闻名的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把春蚕的执着、坚贞、奉献精神表现到了极至,成为千古传唱的佳句。正如我们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公奉献,将国家、社会、人民的利益放在最前面。

蚕的丝曾让古代中国闻名于世。丝绸的织物富丽华贵,是王族与教主们争相拥有的东西,丝绸之路成为古代最早东西方文明的通道。中国人传承着“蚕的精神”,塑造了温良与恬静的民族性格和执著与勤劳的民族精神,“蚕的精神”正是我们中国人心灵生活中最美妙的特点,是中国人汗水与智慧的完美和谐,也是我们华夏文明永葆青春的秘密。而对于近代的中国人,他们为了执着的理想而奋不顾身,前仆后继的努力抗争,努力挣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枷锁,在这之后获得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新生;当代的中国人,为了立国兴邦、富国强民,进行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继往开来的中国人,也就是我们这一代国家新青年,我们正在用自己的努力,加快我国步入全新时代的步伐,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方面贡献了我们自己的力量。

春蚕的执着、坚贞、奉献精神表现到了极至,著名画家潘絜兹的《春蚕颂》写道:“春蚕化生,蕞而微虫,春蚕何取,一桑始终,春蚕春蚕,万世可风”。他对春蚕的品质进行了高度赞美。通过对“春蚕精神”的学习,我认为“春蚕精神”不仅是代表着无私奉献,执着,坚贞,也代表着清廉,春蚕吐丝的行为没有所图,也不会是需要我们人类为他提供任何物质上的礼物。所以对于“春蚕精神”我还认为它代表着廉洁。

“廉洁”是一种道德,也是一种高尚品质的体现。在新华字典上,“廉洁”的意思:“清白高洁,不贪污。”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对于“廉洁”这个词的注释是:“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想要做到“廉”,首先要“洁身自好”,不要让可能给自己抹上污迹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我记得以前看到过出自《君子行》的一句话:“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后来人们将这句话概括成了“瓜田李下”这个成语,它的意思是说:“经过瓜田,不弯下身来提鞋,免得让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让人家怀疑摘李子。”以做到清白自身。作为一个学生党员,我们应该做到公平公正做事,不收取同学贿赂,在遇到不廉洁的行为时,敢于站出来指正。

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是即将绽放的鲜花,我们学习了“春蚕精神”、廉洁文化,懂得为人民服务,知道为公奉献,不贪赃,讲道德,不相互欺骗,就是为祖国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文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

责编

新媒体部七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讲党史,化蚕情首届ldquo春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