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chunzhican
之
蚕
一天,户外活动时发现几个孩子围在一起聊得很开心,于是走近细听,原来他们发现一条长长的虫。
第一篇
初识蚕卵
那一颗颗蚕卵坐着快递列车来到班级后,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我们跟着孩子们的脚步一起来看一看吧!
喜欢探究的孩子们每天都有新的问题产生,他们对蚕宝宝的疑问也越来越多。时不时围在一起讨论“它什么时候孵化呀?它要不要喝水呀·······”他们对于黑黑的蚕卵是否能变成白白胖胖的蚕宝宝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蚕宝宝大调查
于是,我们设计了一张关于幼儿养蚕兴趣、养蚕所需条件等养蚕基本情况的调查表,让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了解养蚕知识。
第二篇初识蚕宝宝
蚕宝宝刚孵化出来时,密密麻麻,像一条条细细的线。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蚕宝宝那么小,有嘴巴吗?”“应该有嘴吧,不然怎么吃东西啊?”“我知道蚕宝宝是吃桑叶的,可是,我不认识桑叶”……
?于是,我们通过集体活动带孩子们认识桑叶,观察桑叶的特征,把桑叶的特征用刮画纸画出来。
随即,我们结合班级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了-寻找桑叶的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到世纪荣廷小区内、天水路小学内寻找桑树,孩子们带着桑叶的照片与树叶进行比对,边找边坚定的说:“我一定要给蚕宝宝找到食物,我是绝不会放弃的。”找到相似的树叶时孩子们还会仔细观察、发现两种树叶中细微的不同之处:“它们的锯齿不同,桑叶的锯齿有点圆,这个树叶的很尖。”……最终,在天水路小学的路边找到了桑树,孩子们非常高兴的说:“耶,找到桑树啦,蚕宝宝有食物啦!”
黑黑小小的蚕宝宝一天天的长大了,这时一个孩子提出了新的问题:这些蚕宝宝密密麻麻的住在一起太挤了,我们要给蚕宝宝造一个新家。
于是,我们在商量后决定分组养蚕宝宝,每组都为蚕宝宝准备一个新家,鞋盒、纸箱都可以当蚕宝宝的家,我们做了漂亮的装饰,还给它们起了好听的名字——“蚕小白。”
第三篇
蚕宝宝的蜕变
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们自发轮流找桑叶、带桑叶、剪碎了喂蚕小白。蚕小白在大家的照顾下,一天天地长大了。他们惊喜的发现:原来黑乎乎的蚕小白一点点变白变胖了。
在观察蚕小白的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孩子们模仿蚕小白吃桑叶的动作、昂头的动作……
一天,小朋友手里拿个黑黑的东西递给老师问到:老师,蚕小白的家里有这个黑黑的东西,这是什么呀?老师很想告诉他:这是蚕小白又长大了,蜕皮了。但是忍着了,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开展了集体活动——《蚕宝宝生长记》,让幼儿初步了解了蚕的一生经历了蚕卵、幼虫、蚕蛹、蚕蛾四个阶段。蚕卵刚孵出来时叫蚁蚕,像蚂蚁一样黑黑小小的;幼虫在变成蚕蛹之前要经历四次蜕皮,每次蜕皮后蚕宝宝就会越长越大、越长越白;四次蜕皮后蚕吐丝做茧,变成蚕蛹住在里面;蚕蛾是蚕的成虫,在交配产卵后死去,完成它奇妙的一生。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蚕小白由最初的蚕卵慢慢变成了成蚕,然后结出蚕茧,最后变成了蚕蛾,当孩子们知道蚕蛾产卵后就会死去时,难过的说:“老师,我不想让它死。”在这个过程里感受到了孩子们对蚕小白的情感,可是正因为这样孩子们才能懂得每一个生命的重要性,于是,我们通过粘土手工把蚕小白的蜕变过程留在了我们的作品里。
老师的话:
在这短短的四十多天的时间里,我们追踪了蚕小白的一生。从一颗黑黑小小的蚕卵开始,孩子们收集桑叶、每天换桑叶,为蚕小白做新家,打扫蚕小白的房子,担心周末没人照顾主动要求把蚕小白带回家,让它们能够快快长大。蚕的生长也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幼儿在照顾蚕、饲养蚕、观察蚕的过程中也感受着生命的意义,蚕小白,明年春天我们再见!
文字:周慧兰封蒋燕
图片:中四班
审核:杨婷徐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