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朝花夕拾蚕趣随笔
TUhjnbcbe - 2021/8/4 15:19:00

蚕趣随笔

综合处曹玉庭

家有两小宝,尚读幼儿园。某日,小宝她妈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二十余条蚕宝宝,说是给两小宝养着,以便观察蚕的成长、蜕皮、结茧、化蛾、产卵、孵化,提高两小宝对昆虫的认知力。其实,出生农村的我小时候也养过蚕,最多时有数百条。只可惜,因为当时桑叶供不应求,最后的结局是没有一条得到善终——吐丝结茧、羽化成蛾。

这次,小宝他妈弄的这些蚕宝宝,说是两小宝在养,不如说是我在养,还更妥帖些。这也算是童心未泯吧!呵呵。那段时间,每天早上上班之前,我都要为蚕宝宝清理一遍箱子,换上新鲜的桑叶;下班之后,亦是如此;睡觉之前,还忍不住要再看几眼蚕宝宝。

在我们小区里也有不少的桑树,只是过于矮小且跻身于灌木丛,如果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真是难以发现。蚕儿小时,小区的桑叶还能够满足,但是长大后,食量惊人。加上有时候物业搞绿化消杀,我就不敢在小区摘取桑叶了,毕竟蚕儿稚嫩,担心一命呜呼,同时也怕小宝追我的责——“爸爸把蚕养死了”。故此,偶尔我也驱车半小时,跑到昭山去摘桑叶。不摘则已,一摘几袋子。其实,在吴同志的陪同下,我还在湘府院落摘过些许桑叶,只是桑树太小,摘不了几片桑叶!

这次养蚕,也刷新了我的一个记录,第一次将蚕从蚁蚕饲养到蚕茧。其实,陪着两小宝全过程地观察着蚕的成长,某种程度上我也是观察、陪伴着两小宝的成长。养蚕不易,养娃更不易!

这次养蚕,也启迪了我对昆虫的了解。在这二十余条蚕宝宝中,其中一条因没有及时“作茧自缚”,又恰逢近日持续低温多雨,竟然活活地“枯萎”致死,空留一副皮囊。所谓,凡事还是要顺势而为、依律而行,倒行逆施、任意妄为者,终是悲催的结局!

这次养蚕,也开拓了我对蚕茧的认知。一直以为,蚕茧只有白色。这次发现蚕茧除了白色,居然还有黄色。一百度,竟然还有稻草色、橙红色、粉红色和绿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亏得我之前还有板有眼、一脸正经地告诉两小宝,蚕茧是白色的。

突然想起,王安石和苏东坡有关菊花赋诗的故事。话说有一次,王安石刚赋诗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就临时有事出差了。恰好苏东坡去拜访王老先生,瞧见了这两句诗,心想,菊花从来都是枯萎在枝头上的,怎会落得满地都是?这老同志没生活常识啊。于是,东坡先生提笔就续上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老先生办完事后回到家,看到续诗,有些生气,觉得这小家伙太狂妄了,于是乎找了个借口,把苏东坡贬去了黄州。转眼又到了九九重阳,身处黄州的苏东坡惊讶地发现,秋风乍起,菊花纷纷凋落,满地金黄,和他之前的常识完全不搭。这才意识到自己当初的续诗太武断了。这真是:学无止境处,只怕武断时。

时至今日,蚕已结茧十余日,不需多时,它将破茧化“蝶”。且看它小小虫儿,再来一个轮回!再展一番风采!再续一段前缘!

编委会主任:贺建壬

编委会成员:吴振环吴飞帅谌薇朱珊慧

本期组稿:刘翔本期责编:詹焰棋

本期统筹:吴振环图片来源:网络

年第6期(总第46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朝花夕拾蚕趣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