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县蚕桑产业发展优越
气候条件得天独厚。陆良地处地处东经°22′~°02′、北纬24°44′~25°18′,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适宜桑树生长,与国内其他省市区在夏秋季只能饲养夏秋用品种相比,具有全年均可饲养春用多丝量蚕品种的优势。
土地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的区域面积广。总面积km2,坝区面积km2,均属优质蚕茧产区,素有“养蚕天堂”之美誉。
劳动力资源丰富。陆良蚕桑产区有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劳动力成本较低。
蚕茧质量优。陆良蚕茧一直以茧层厚、上车率高、解舒好、净度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平均质量等级达到5AⅡ,80%以上可缫制5A以上高等级生丝。
陆良县蚕桑产业发展目标
到年,建成优质标准化桑园20万亩,鲜蚕茧产量达3万吨;生丝产量0.4万吨,坯绸万米,针织、印染、服装等深加工有较大发展;蚕桑农业及资源利用综合产值30亿元,茧丝绸加工产值50亿元,行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出口创汇万美元。
将陆良打造成中国西南茧丝绸产业中心、中国新丝绸之路南方战略基地、国际优质茧丝绸基地,把陆良蚕桑产业打造成云南最具地方特色、最具竞争力、联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富民强县产业。
陆良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年末,全县5个乡镇(街道)、65个村委会、5万农户、16万人从事蚕桑农业生产;桑园面积达16万亩,占全省桑园面积万亩的9.7%;年养蚕32万张,占全省养蚕量的22%;年产鲜茧1.1万吨,占全省的20%左右;陆良县以全省十分之一的桑园面积饲养全省五分之一的蚕茧。年蚕桑农业综合效益达5.32亿元,5万户16万蚕农蚕桑生产收入户均元,人均元、占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9.6%,已成为陆良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支柱产业。年5月,陆良被评为“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
龙头企业不断壮大近年来,陆良县重组引进了新千佛1万绪自动缫、东来丝绸万米绸缎、梅玲家纺18万件家纺及床上用品、布斯伦制衣万套服装等一批外向型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育苗、栽桑、制种、养蚕、缫丝、织绸、印染、服装加工和桑条造纸、蚕沙提取叶绿素为一体的产业循环链。
目前,陆良县有收烘(茧)站17个,年收烘能力0吨;丝厂3个,缫丝规模达绪,年生产生丝余吨、年织绸万米;年销售丝毯4万条、蚕丝被5万床、睡袍1万件、床上用品及家居服饰1万套,年产蚕沙提取叶绿素吨。
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全县的蚕桑科技推广体系设有县、镇两级公益性服务机构,基地村配有蚕桑辅导员,形成县、镇、村三级服务体系。现有从业人员人,县、镇(街道)两级属于财政全额拨款事业编制,有在职在编和聘用制人员人,村办技术人员名。
综合效益初步显现年,全县完成工农业总产值9.78亿元。其中,农业方面完成蚕茧社会产量1.1万吨,实现产值4.24亿元;完成桑园套种、桑条、蚕沙产值万元,蚕种产值万元,完成蚕桑农业综合产值5.32亿元。工业方面除桑条造纸企业正在推进体制改革外,完成工业总产值4.46亿元,其中云南新千佛茧丝绸有限公司生产生丝.6吨,实现产值2.4亿元,云南东来丝绸有限公司生产胚绸万米,实现产值万元,生产丝制品10万余件(套),实现产值1亿元,陆良广通叶绿素有限公司生产糊状叶绿素吨,实现产值万元。
您现在使用的是曲靖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