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起,中原华夏之国就不断地向西北各地输出丝织品。西域人一开始跟远在地中海的罗马人一样,对丝线的来源不知其然,有各种各样的误解。
当西域人得知,要收获贵如黄金的丝绸,只需栽桑、养蚕即可时,便千方百计地想把桑籽、蚕种和养蚕、缫丝的技术搞到手。
中原的皇家有个规定,那就是严保有关丝绸的机密。当然,桑籽和蚕种更属于机密中的机密。谁将桑籽、蚕种和养蚕、缫丝技术传出中土,是要被判处极刑的。
在中国的版图上,南方大地,长江在山间奔腾,出山后蜿蜒东去。
中国的中部,流淌着黄河——炎黄子民的祖河。黄河之南,上溯至陕西南部山区,诞生于斯的,是一条并不太大的河流——洛河。洛河曲折,隐现,几乎与黄河平行地蜿蜒东下,在洛阳东边百里处扎进黄河的怀抱。
黄河和洛河,构成了中国的两河。黄河与洛河并行的地段,可以称作两河流域,在遥远的古代,这里生发了华夏大地上最重要的文明——炎黄文明。黄河与洛河千年流万年淌,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成长。而洛阳,是黄河之南、洛河之上的一颗历史明珠。
今天的洛阳市区,宽阔平展,楼厦栉比。
由于气候和人为的缘故,今天的洛河比古时候纤细,也没有古时候透亮,但今天的洛阳人有今天的办法,修了不少橡胶坝,一节一节地蓄积洛河水,终于也将洛河做成了一条玉带,飘逸于市区之中。
洛河流出洛阳东区,接纳南来东去的伊河之后,继续向东北行进,汇入黄河。
在遥远的古代,洛阳中通洛河,北有黄河,南有伊河。河水滋育着大地,黎民勤劳耕作,五谷丰稔,桑麻满园。在许多宁静的年头,翠绿而联袂的桑叶,在春风中婆娑起舞。一片一片桑园,掩映不住妇女们的笑语与歌声。
让将视线扩大到黄河两岸更加广袤的原野吧。山峦,平川,到处都有桑田,更多的桑田,林势茂盛,蔚成大观。
在百姓家中,大量的蚕箩,层层叠架,铺满桑叶,连房间都变得翠绿晃眼了,无数的蚕儿在享用阳春的盛宴。蚕儿大军沙沙沙的咏唱,像连绵动听的雨声。桑蚕结茧时,漫屋漫箩,长满了雪白的丝球,蚕农舞之蹈之,庆祝桑蚕带来的丰年。不久,缫丝季节来临,无数蚕茧在热水中滚动,银丝闪闪,抽出来,并起来,绕上框架,盘成丝团。然后是经丝,纺织,染色,最后,一匹匹艳丽的丝绸装上吱吱呀呀的木轮车,络绎在小路上,大道上,从各个方向进入洛阳。
古代中国的都城洛阳,是最有吸引力的地方。洛阳的里坊、市井,熙熙攘攘。皇城,宫殿,人影绰约。
洛阳是丝绸的汇聚之地。各色丝绸不断地被从小车上卸下来,扛进豪华的宫廷库房,堆如山积。
朝廷之内,汉明帝刘庄与大将军窦固、耿秉在讨论西部边境之事。他们两个都是开国元勋的后代,窦固是窦融的侄子,耿秉是耿弇的侄子。
窦融曾经是王莽新朝的将军,奉王莽之命讨伐东汉先皇刘秀所在的汉军,大败于昆阳,逃回长安,王莽的新朝灭亡后,窦融投汉军,先当校尉,后出任巨鹿太守。
刘秀称帝后,窦融协助刘秀征伐陇西军阀隗嚣有功,得到封赏,领河西五郡,苦心经营,治下社会稳定、“仓库有蓄,民庶殷富,兵马精强,百姓蒙福”。
耿弇呢,自幼喜好兵事,非常年轻的时候就劝父亲耿况投奔刘秀,耿弇被任命为偏将军,跟随刘秀平定河北。刘秀称帝后,耿弇封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败延岑、平齐鲁、攻陇右,为东汉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
窦固和耿秉在席前坐定,明帝刘庄道:“先帝对西域无为而治,周边平静安宁,近来允许西域与我互市,商务日渐繁盛。朕前日接见的罗马商人昆塔,来自数万里之外,足见我大汉引力。东西互市,诚为美举,允许丝绸等货物西行,既宣圣德于远方,亦换取财物以为国用。商道畅达,朕所愿也。却不意财物盈路,却滋长北匈奴寇掠之性,甚至早已归服的南匈奴也渐生离异之心,不知两位爱卿有何建议?”
窦固说:“圣上所言,亦臣等所思也。西域自古百蛮之地,如北匈奴者,逐水草而居,随放牧而迁移,其性犷悍,其心叵测,危害边境,实为大患,必欲彻底制服,以收永逸之效。”
“卿言甚是。”明帝说,“西域商路,艰难险阻,尚可克服,惟北匈奴等沿途蕞尔蛮夷,寇边掠财,侵犯不休,朝廷之患,朕之忧也。”
耿秉说:“西域沙漠强梁,皆属马前悬人头,马后载妇女之野蛮游寇,我大国天朝,物阜兵强,断无畏其强悍、惧其残暴之理。”
窦固说:“先帝之时,内地初定,息兵养民,本为上策,现今我朝政权巩固,实力增强,经营西域,安定汉边,正得其时。臣早年曾随伯父用兵河西,略知西域边疆事务,此时天气渐热,塞外水草初生,出征数月后,正值丰美,可以节省战马的草料。”
明帝说:“匈奴之西的瞿萨旦那国派遣使团前来洛阳,有和亲之请,朕意尚未决断,不知与北匈奴交战及与瞿萨旦那国和亲,孰可孰不可,或者互有冲突否。”
耿秉说:“以和亲之许可,结好匈奴西部更远处之瞿萨旦那国,纵其向东进击,我朝以多路大兵西进,廓清西域,安稳疆土,畅通商道,正合远交近攻之计。”
明帝道:“远交近攻,自是兵家上选,和亲大事,却是知易行难,送一小公主远去番邦,从此不能相见,朕也是深怜不忍啊。”
窦固说:“自古邦国之间远途交好,莫若和亲最为有效。陛下选一小公主赐予西夷之邦,骨肉血亲,传延不息,万里之外,向心朝廷,长远看来,实为上策。”
明帝微微颔首,又沉默有顷,道:“如此则朕拟答应瞿萨旦那国和亲之请了。未河王之幼女小丝,由朕接入洛阳宫中抚养之后,与其姐姐们续排为十三,十三小公主恰已成人,性格甚为活泼,堪可当此外交大任。”
明帝继续道:“不过现今西域不靖,必先有大军前行,和亲随后,方可确保无虞。两位爱卿于此有何妙计,请讲来听听。”
窦固、耿秉建议,和亲西域,关涉外交大事,鉴于西域目前之军事形势,不可公开,宜在大军开路之后秘密行之,或可与护送兵马一起佯装为商队,以策安全。“至于征西军务,请皇上召集太仆祭肜、虎贲中郎将马廖、下博侯刘张、好畤侯耿忠等共同商议。”
于是,明帝宣祭肜、马廖、刘张、耿忠上殿,与窦固、耿秉共议征西军事。
本书简介这是任见先生的长篇欧亚历史纪实著作。
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平原的考古发现:来自东土的两枚纺轮和一枚织梭,悬疑难解。
公元年,匈牙利裔英国探险家奥莱尔·斯坦因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丹丹乌里克发掘出古老的木板画《蚕种西传》,画面上的公主栩栩如生。
公元年,唐僧玄奘和辩机合著之《大唐西域记》卷十二载:汉家公主和亲西域瞿萨旦那国,私携桑籽与蚕种,谓西域桑、丝之始。
公元72年,西罗马和希腊的远程商队到达洛阳,汉明帝接见并题字:使通万里。公元73年,汉明帝派窦固、班超镇抚西域,并答应瞿萨旦那国和亲之请,遣郑众护送十三公主秘密前往西域和亲。
跌宕雄迈的历史场景,奇美壮烈的跨洲爱情,万里长途的风物传奇,契合无缝的考古支撑。
越陷越深的情感漩涡,七彩梦幻般的命运期盼,秘而不宣的宏大谋略,铤而走险的连环冲动……
十三小公主和西罗马男爵的情爱震烁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