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小得盈满话小满
TUhjnbcbe - 2021/7/19 14:20:00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出现在5月20至22日之间。这时太阳已经到达黄经六十度。今年既辛丑牛年的小满是在5月21日,农历的四月初十。

小满的丰富内涵

什么是小满?它内涵极为丰富。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指雨水的盈缺状况。民谚有“小满不满”,“小满大满江河满”。意思是到小满这个节气虽然降雨量明显增多,但还达不到江河盈满的程度,只是小满。(二)表示农作物,北方主要指冬小麦快要成熟了,但籽粒还未到饱满的程度,只是小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三)指岁月静好少盈满的人生哲理。既花未全开月未满,人生将满而未满,还有向上空间,也不至于盈满而亏,是岁月静好的最佳状态,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哲学,是所谓“岁月静好少盈满。”

我们的古人实在聪明,起的这个“小满”名字就特别有韵味,有内涵。不知各位注意了没有?二十四节气中,有小暑和大暑,有小雪,大雪,有小寒和大寒,偏偏有小满而无大滿。这是为什么呢,按照“物极必反”的哲理,人们还是要个小滿,过个安居乐业,不愁吃喝的小满,既现在倡导的小康生活。而当下不少人的追求是当富豪住豪宅,当大官掌大权,当明星大腕,与这种小满既岁月静好的人生理念大相径庭。不知各位看客持何观点?欢迎写在篇后留言中。

小满的气象特点和三侯

小满时节突出的气象特征主要有三点:第一是随着气温的持续升高,大幅降水的雨季已到来。这对小麦灌浆和春季作物的生长大有好处。它将预示一个丰收年的到来。二是日照时间最长,有利农作物生长,也利人们的身心健康,是一年中一段美好的岁月。第三,天气未稳,极端天气仍会光临。诸如“五月寒”天气,还可能随着雷雨天的到来,有高強度的大风,乃至沙尘暴不期而至,局部地区也可能下起冰雹。这都需要防范。

至于小满的三候,均很常见:一候苦菜秀。每到小满节气你最易看到的是顶着小黄花而又肥美的苦菜了,一个“秀”字极真切地表明了苦菜的美好形象,并且苦菜不仅村头,地边,田间,山野,到处都有它的身影。第二候叫糜草死。糜草,是早春时节出现的多种喜阴类野草的通称,北方最有代表性的是大家熟知的荠菜,葶苈之类。这时,这些野草已开花结籽,已完成它们的生命周期,自然枯萎而死。这也是大自然中出现的一种奇特而又普遍的现象。第三侯更是人们熟知的现象既麦收至。到小满,冬小麦已基本生长成熟,籽粒饱满,一场麦收大战很快就要到了。人们要忙活的首先就是为麦收做各种准备了。

小满时节的民间习俗

小满时节有多种习俗在民间流传。在我国北方主要有:

(一)宗亲相聚。在民间多利用小滿时节的大好时光来一个宗亲相聚,祭祀祖先。修家谱也往往选在这个时节进行。

(二)祭车神。相传车神是一条小白龙,它会在小满时节为人间降下喜雨。人们为感谢并祈盼小白龙再降雨于人间,便设祭坛祭祀车神。祭祀时在祭品中一定要放一碗白水,然后将这碗白水泼撒到田间,以表人们对降雨的渴望。

(三)祈蚕节。小满时节春蚕已长大结茧,相传小满也是蚕神的诞辰日,所以小满又叫祈蚕节。这天要祭祀蚕神,以求蚕丝丰收。《清嘉录》亦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蚕,治车缫丝,昼夜操作。”反映了人们繁忙的景象。我们家乡虽不以养蚕缫丝为主业,但每家或多或少养几菠萝蚕是很常见的。我家每年也要养上三四箩筐蚕。一开始的小蚕养在一个小簸箩里就可以了。随着蚕的长大,就需把它放在两个,三个,乃至更多簸箩里。到小满前后,蚕宝宝吃得非常多,采一筐桑叶撒到簸箩里,很快就吃光了。蚕宝宝的个头也明显变大,变得透明。说明蚕儿要变茧吐絲了。于是我们就赶快用玉米秸之类为其搭建变茧吐絲的巢。不几天,蚕宝宝不见了,一个个白色的茧儿却挂满了整个玉米秸,全家人均喜笑颜开。最后大家还能享用一次美餐——吃蚕蛹。

(四)吃苦菜。小满时节遍地是苦菜,且长得又嫩又肥,有的绽放出小黄花。正如民谚所说:“暖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我国先民吃苦菜的历史很悠久。早在《周书》中就有:“小满之日苦菜秀”的记载。《诗经》中也言:“釆苦,采苦,首阳之下”的记载。我自幼也有在小满前后釆苦菜的经历。我们的红軍也有歌谣曰:“苦苦菜,花儿黄,又当野菜又当粮,红军吃了上战场,英勇杀敌打胜仗。”我国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称苦菜为“天香草”。它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清鲜爽口,清凉嫩香。它营养丰富,据现代医药学测知,苦菜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糖类,核黄素,甘露醇等,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等多种功效。《本草纲目》言:“久服(苦菜),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它又药食兼用,可做汤,可做馅,可凉拌等。因此,人们在小满前后到山野间釆苦菜吃便成了一个传之久远的习俗。

(五)女看娘。农谚曰:“麦稍黄,女看娘。”是说冬小麦见黄将要成熟收割前,女儿和女婿要备上一份礼品去娘家看母亲。我们家乡最典型的礼品是麦黄杏这时鲜食品,再加上猪肉,点心之类和家乡特制的油旋糕,绿豆糕,撒子等,最好凑够四样,名曰“四色礼”。到了娘家要询问今年的麦子长势如何?预计何时收割?还需置办什么物品等。因麦收是件大事,女儿预先了解一下娘家的情况也是很必要的。要不要来帮工收割也要确定下来。而麦收后,母亲则应看女儿。也有农谚云:“卸了扛枷,娘看冤家。”意思是待女儿一家忙完一个麦收,卸下重体力活之后,娘要来看看女儿,看看女儿家的收成和受累的情况,以示关心,自然也要带些礼品。这样麦收前女看娘,麦收后娘看女,母女心心相连,母女情长,是个很好的习俗。甚至笔者建议将小满定为中国的“母亲节”更好,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形成良好的风俗,何乐而不为呢?难道非要过那种洋节气吗?

(六)夏忙会。我们家乡在小滿一期间,一般要举办一次夏忙会。这个夏忙会如同赶庙会,四面八方的客商和周围的人们大都要来参会。赶什么呢?除了举办方要搞个迎夏收,祭麦神外,老百姓主要是借此置办些麦收的农俱,既杈把,扫帚,扬场锨之类。同时,也举办牲口市,需要的农家也可借此买头牛驴之类。当然,在农忙会上买些生活补品也是必需的。所以这种ll面向麦收而举办的农忙会往往很火爆,人山人海,家家都会买些麦收期间的必需品带回家。我小时候要跑五六里路去赶农忙会,甚是高兴,还能吃点口福——买些黄杏,桑椹之类,如能大人高兴,吃顿烧加香油果子那就更髙兴了。赶完会,帮大人扛着新木杈,扬场锨之类高兴而归。总之,赶夏忙会是儿时的一个有趣记忆。

小满农事:里外忙乎迎麦秋

小满时节的农事活动主要是为一年一度的麦收做准备:田间主要是浇最后一次灌浆水,还要到麦田时时观察病虫害的发展,及时防治,再就是防小麦倒伏,造成减产,同时加强秋季作物,蔬菜的管理,因一旦忙起麦收来,就无暇顾及它们了。

再一个麦收前的重活,大活是轧场,我们家乡叫杠场。因经一冬一春的冷冻风化,用来晾晒和碾轧小麦的场院已经风化变软,乃至长满了野草,必须重新加以整理。在我小时候,这是一桩农村的大活,多数是几家共用这场地的人家共同来做:先把场地耙开,清楚杂物,然后泼上水,搂平,放上些麦桔等细软草类,最后用石滚轧平,打扫干净就可以了,就单等新麦上场了。

民谚曰:“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小满不满,芒种开镰”,一场麦收大忙季节很快就要开始了,让我们期盼今年这个牛年来个大丰收吧!

最后,唐代诗人有首《小满》诗送给大家品味,欣赏。诗曰:

昨夜玉盘沉大江,夜来怱梦荠麦香。时人但知餐中饱,莫忘旧时苦菜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得盈满话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