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个人介绍
化蚕成蝶,悦享绽放丰盈的生命状态
01
我与教练的渊源最早接触教练是在10多年前,内心隐隐约约地觉得这是个好东西,但那时通过一些平台的了解,让我感觉很不接地气,不喜欢没有烟火气的东西,哪怕是新事物;当我从甲方(企业HR负责人)转为乙方(独立讲师,咨询顾问)时,觉得传统的培训服务难以达到客户真正想要的效果,自己想要做一些创新突破及自身成长时,机缘巧合遇到了拓思,在试听了一个模块后,果断报了二个阶段的全模块课程,于是有了今天的成长故事。
02
觉醒——接纳自己,放下期待审视自己的过往,是从无知无觉到有知有觉的惯性行进中的一种本能的发展模式,想要的亦或不想要的,喜欢的亦或不喜欢的。凭借着无知中的无畏,勇往直前,效率至上,要求完美,倒是也算有了一番开天辟地般的作为,勇气还真是可嘉;当活的年头稍多起来后,意识到在自认为重要的领域或事情上有着超高的要求,挑剔自己的同时也挑剔他人,不断地鞭策驱使自己,将那段时光活成了“严于律己,严格待人”的冷清惊悚画面,也没了真实的自我。关于“我是谁”,“我终将成为谁”变成了萦绕在脑海中的迷雾,渐渐演变成了灵*的纠结与撕扯:一个想要快乐自由的我与一个遵循标准的机器人般的我。
PCP(ProfessionalCoachProgram)的学习让我很快探索出了灵*纠结与撕扯的原因:自我接纳不足。记得第一次一对一教练对话时,我说:我能接受父母的平凡,孩子的平凡,却不能接受自己的平凡。那平凡于我意味着什么?我又是如何界定了平凡和优秀,这与自我的接纳有什么关系?终会给我带来些什么?…
持续的学习与探索中,脑海中的迷雾不断退缩,加上更多的反省与觉察,与同行学习伙伴的实践与练习,慢慢地找到了自己,找到并看到了那个好胜的、不甘于人后的、对人生有着诸多期待和要求的自己,顿时有了豁然开朗之感。当然这个过程也是跌宕起伏的,有过“为什么我的成长变化却让我有受伤感的困惑”;也有过内疚,内疚于对于家庭的忽视;有过羞愧,羞愧于自己对于“爱”的理所当然;有过伤心,那种求而未得的伤感;有过欣喜,努力后的丰硕收获……更有了宛如重生的洞察和力量,这都是结识拓思,学习教练所带来的。
03
成长——自我、本我与超我学习教练Sara分享给我一个感悟:西游记其实是在讲一个人身心灵合一修炼的故事:唐僧,代表着愿景和使命;孙悟空,代表着知识和技能;猪八戒,代表着七情六欲;沙僧,代表着本性;白龙马,代表着意志力。
细细思索下来,很以为然。以前的我,过着“唐僧不停碎碎念,孙悟空四处征战而精疲力竭,猪八戒每每想回温柔乡却总不能得逞,沙僧像个苦哈哈干活的隐形人,白龙马空有仙气却不堪重负“的日子,身心灵严重分裂,每每靠着意志力,压抑着本性和七情六欲,活在可能只有一个人懂的愿景和使命中,操纵着对知识和技能的无穷欲望,没了自我,压抑着本我,只准超我露面。
通过教练技术的学习与实践,在导师/学习伙伴/同学及学习教练的帮助下,发现了自己的诸多模式,比如完美要求,各种挑剔,有那么多的应该与不应该,那么多的对与错,还有那么多的标准和框架。发现即是觉察,于是在修炼中去尝试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从而不那么挑剔自己与他人,将对与错换成本该有的形式,弄清楚所谓标准的责任人和使用领域…
没多久就发现世界好像变了个样,看到了花开花落的美好,看到了草长莺飞的生机,看到了春去秋来的轮回,以往忽略或不曾注意到的事情或细微变化,有一种被真空封闭了许久,突然间涌现的感觉,甚至连空气都有些不同。
在学习了半年左右后,女儿有一次跟我说:妈妈你怎么可以变得这么好了呢?听后瞬息间红了双目;身边朋友则反馈:原有的那种距离感少了许多,做到了由内而外的亲和,散发着迷人的自信。
当有了自由自在展现自我的勇气,超我不再总是冲在前面,允许自己示弱,允许自己在某些时候做不到,允许自己的某些需求得到适当满足,真正得到了一些以心所欲的恣意和洒脱,忍不住爱上这样的自己。
04
成长进阶:你好,我好,大家好。
这是真的吗?
从小到大,经常听到一句话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其实不尽然。
根据PCP学习到的SOS模型,真正的顺序是:我好,你好,大家好。只有真正把自己照顾好,才能做到对“你“好,才有可能实现”大家好“。所以在PCP学习的第一阶段,首先解决的是我与我的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延伸至我与他人,我与环境的关系改变。
当初步完成了“我与我“的关系重构后,我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练对话练习和业务中,随着与客户的熟悉和信任加强,探讨的话题越来越深入,不知是从何时起,教练对话却总像是在游花园,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或泥牛入海的感觉。有点像是乒乓球对打,进入了僵持胶着的状态,全身十八般武艺全用出来,就是无法突破。
突然有一天在与先生的乒乓球对打的僵持中,有了一些感悟:这种僵持与胶着中,我坚持的是什么?想要的又是什么?什么出现后可以打破呢?
若是坚持着不失球,想要的则是赢或不输,当我的能力有提升后就可以打破,而这种能力体现在控球能力、提前对球的方向与位置的感知能力、反应速度、击球的角度与手法多样性等。
若是坚持着一种愉悦地互动,想要的就是双方你来我往的共创体验,若要突破,是舒适圈的突破,除了技术能力层面,还要有双方的信任、理解、步调与目标的一致,最终达到的是双方关系更加亲密和升华,以及共同的精进和进步。
再回看到教练对话的胶着状态上时,一方面是能力的提升,比如聆听,是否真正听到了客户的内心语言;比如提问,是否做到了真正的强有力;比如直接沟通,是否做到了勇敢且不带评判….而这诸多的能力又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另一方面是教练状态与位置,教练状态是否够稳,位置是否在教练应有的位置,还是同流合污了…
个人的体验:大概率是自己的教练位置和状态出现了偏差,而这两项恰恰是很关键的教练能力。
教练之路,漫漫而修远,且永无止境,总有精益求精地余地和空间,还好拓思PCP大家庭中有许许多多的同行者,不会寂寞。
05
持之以恒:继续做攀登者
在最近一次被教练过程中,我的学习教练Sara给了我一个反馈,将我的模式用一个词来诠释:攀登者。瞬息间,我有种被深深地看到、理解并击中内心深处的感觉,眼睛也因此而湿润。对于登山,我有着初登时的激情和踌躇满志,有着即将登顶成功时的喜悦和自豪,更有着登顶后的风清云淡,以及对于下一峰的期盼和渴望。
回顾过往,我与周围的人都看到了我的变化,看到了我的绽放和丰盈,对我来说是莫大的收益和鼓励。而当我看到客户在我的帮助下,从卡顿中豁然开朗,从沉重纠结到轻松前行,心里会有由衷的喜悦和满足,用自己去帮助和影响到他人,这不正是我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吗?
现在已经进入PCP的第二阶段,教练学习也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这是我期盼的下一峰,当然还有新的下一峰…。
教练修行之路,于我,做一个持续的攀登者,不停止,这才是我悦享的生命状态。
期望在自己不断进步成长前行的路上,可以遇上、陪伴、影响到更多的有缘人。会是你吗?欢迎同行。
我是教练:董铭霞
(扫码预约教练)
二
企业经验
董铭霞女士现从事管理咨询、培训讲师和企业教练工作,是美国任仕达集团下的RiseSmart中国区签约企业教练,也是几家创业机构和孵化器公司的战略合作顾问。曾任外企世界强中国区总部的HR负责人,拥有20年以上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的实践经验。历任世界强中国区总部、制药、快速消费品、大制造业的人力资源经理、总监、副总经理,以及咨询业的咨询总监、首席咨询师及COO等职位。
巧缘机遇领略到了教练技术在管理咨询及培训应用中的突出效果,从此开始了教练技术的学习和实践探讨,除了日常学习及应用,积极参加教练行业各平台的活动,努力为教练技术的发展及推广贡献力量。
三
个人风格
亲和信赖觉察敏锐
倾听细致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