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春季蚕种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TUhjnbcbe - 2021/5/13 12:53:00
春季蚕种生产技术指导意见苏蚕[]10号各蚕种生产单位:春蚕生产备养工作已经开始,春季蚕种生产占全年的七成左右,任务重压力大。为夺取春蚕丰收,提高蚕种产质量,保障用种安全,现对春季蚕种生产提出技术指导意见如下:一、桑园管理(一)桑园施肥。施好春肥,每亩施专用复合肥50公斤、尿素20公斤。2龄进行叶面施肥,喷施浓度0.3%左右磷酸二氢钾2次,间隔时间一星期,宜在上午露水初干或傍晚进行。(二)桑园培护1、除草。随着气温回升,杂草旺盛生长,与桑树争夺水分与养分,应除尽桑园内杂草。尽量不用除草剂,避免土质下降。2、摘芯。及时进行摘芯,一般在壮蚕用桑前10~15天摘去一芯一叶,以促进桑叶成熟一致,提高叶质。3、应协调好桑田周边种植结构,尽量不要种植开花植物,以防止菜粉蝶交叉感染而导致蚕微粒子病的发生。(三)病虫防治1、病虫测报。加强对桑树病虫害调查,摸清病虫害发生规律,做到精准防治。今年早春气温偏高,虫情已有发生,应及时做好防控。2、病虫防治。桑虱发生的田块,发生量小的,桑树发芽前可采用人工抹杀。对桑尺蠖、桑毛虫等幼虫进行捕捉。发现桑天牛蛀孔、野蚕等虫卵块进行毒杀和刮除。发生桑白蚧、膏药病的桑树先人工刮除其保护层再用20%石灰浆涂抹,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发现田间萎缩病株应及时挖除。药剂防治病虫害,应选用桑园专用药,根据主要防治对象、药剂残效期和用叶先后进行划片治虫,确保蚕作安全。二、原蚕饲育(一)收蚁时间。以当季桑芽发育情况为主,结合本地历年情况、当季气象预报等综合因素来确定,力求在原蚕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充足的适龄适熟叶。(二)饲育环境。蚕的生长发育,茧丝质量好坏和产卵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应保证合理温、湿、气、光。稚蚕期温度以26~30℃为宜,定期换气;壮蚕期温度以22~28℃为宜,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三)良桑饱食。使用优质适熟叶。适当提前使用三眼叶(二龄饷食后使用)对充实卵质、增加卵量有一定的作用。做好桑叶“采、运、贮、消”工作,尽可能做到随采、随消、随吃。湿叶应晾干后给桑。做好叶蚕平衡工作。(四)稀放畅养。量化各龄蚕饲育密度,五龄期定匾(定面积)、定头数饲养,做到稀放饱食。(五)严格“选蚕”。要根据饲养蚁量,定量淘汰各龄迟眠蚕、弱小蚕,提高整批蚕匀整度。在大蚕期体色转青后和上簇前,集中安排人员进行逐匾普查,淘汰不符合品种性状的个体。一般原原种、原种、一代杂交种全龄淘汰不低于8%、6%、3%。三、防病消毒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病消毒方针,预防和控制蚕病的发生。(一)环境消毒。蚕期前对蚕室、蚕具、贮桑室、簇室、晒场、下水道及公共场所等养蚕内外环境进行全面清洗消毒。蚕期中生产区、用具、蚕室周边环境消毒制度化,做到定人、定时、定量,防止蚕病的发生和蔓延。蚕期后做好回山消毒,杜绝交叉感染。(二)蚕座消毒。蚕座消毒要标准化、常态化。经常观察蚕座,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蚕期坚持用新鲜石灰粉、漂白粉防僵粉对蚕座消毒,保持蚕座干燥。(三)桑叶消毒。在做好桑田治虫及保持大环境清洁卫生的前提下,把桑叶消毒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雨后桑叶消毒应正常进行,不能松懈。1、浸渍消毒。将采下的桑叶浸渍在浓度0.2~0.3%的漂白粉液里,时间8~10分钟,然后用清水漂洗,晾干后使用。2、树上喷消。用配制好的浓度为0.2%左右的漂白粉液,直接喷洒在田间桑叶上。该方法适宜在大蚕期用叶量大时使用。喷药液量要大,一般每亩药量不少于公斤,确保桑叶正反面喷到、喷透。3、密切
1
查看完整版本: 春季蚕种生产技术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