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黔江区林业局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围绕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战略定位,坚持发展经济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原则,按照“大招商、大发展、大保护”思路,创新举措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引进一批有特色、有实力的涉林企业,林业经济规模效益初步显现,有力地促进了全区林业产业由“生态林”向“经济林”转变。
培育营商“沃土”
推动林业招商“筑巢引凤”
积极发展林业产业,培育林业产业发展“沃土”,夯实林业招商“压舱之石”。近年来,区林业局坚持一盘棋思想,依托现有蚕桑基地资源、森林公园、湿地景区以及退耕还林政策,结合黔江实际,策划一批有发展前途的重点项目。重点发展蚕桑产业和森林康养产业,利用好桑叶、桑枝、蚕沙、蚕茧,以及黔江优质的森林资源,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发展,成功创建“黔江全国蚕桑生物产业基地”“黔江桑蚕茧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黔江桑蚕茧国家地理标志”“中国蚕桑之乡”“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区”等一批国家级品牌,为林业招商打造了“金字招牌”。
选好“种子”选手
促进林业招商“精准对接”
找准有利于发挥林业资源优势且投资意愿强烈的企业作为“种子”选手。一方面,围绕林业产业发展,多渠道、广范围收集蚕桑、丝绸、储备林、森林康养等龙头林业企业信息。另一方面,加强招商引资企业对接,在摸清企业家底基础上,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实地对接投资意愿强烈的企业,不断提高企业招商落地转化率。近两年,先后引进山东海通茧丝绸集团、广西南宁邕州蚕种场、重庆市蛮寨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4家,合约投资额9.5亿元。
育好“苗”
确保林业招商“惠企利企”
让引进的林业企业“留得住、长得大”,促进招商之“苗”长成“参天大树”。一是建立跟踪服务机制,组建5个专班全程跟踪服务招商引资企业,主动帮助解决企业落地及发展中基地建设等各类问题。二是强化政策宣传和技术指导,先后邀请国家蚕桑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中国蚕学会会长廖森泰研究员,强桑1号发明专家吕志强等专家教授70余人次到黔江传经送宝,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解读蚕桑产业、国家储备林项目、中央贴息林业贷款等有关扶持政策。三是积极向上争资加大企业扶持,近两年来,争取资金万元,用于支持“成长型”企业海通公司雄蚕试养、金石片区小蚕共育室设备升级改造,以及重庆双河丝绸有限公司、重庆花神丝绸有限公司技术改造。
造好“林”
发挥林业招商“规模效益”
积极围绕完善蚕桑全产业链,造好蚕桑产业“经济林”,激发产业规模效益。加快推进蚕桑丝绸产业三产融合、三生同步(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产业、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基本形成集蚕种、栽桑养蚕、蚕茧烘烤、缫丝、织绸、地毯、丝绸博物馆、桑蚕生物资源循环利用及丝绸外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截至目前,全区共有蚕桑基地龙头企业2家,9家蚕桑生物企业投产,“武陵山桑蚕茧”丝绸商标获重庆市著名商标,黔江蚕丝获全球有机纺织品认证,“黔江蚕业”正在成为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
作者:任慧
来源:武陵都市报
总编:汪彬
主编:龚节佑
编辑:李万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