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夏县西阴村的考古资料和有关嫘祖养蚕的传说证明,考古学家得出的结论与数千年来的传说,像两条轨迹一样,无论以前怎样曲曲折折,最后竟然完美地重合在一起,共同证明了一个史实——中国蚕桑业起源于晋南。
嫘祖与西阴蚕话韩振远夏县白沙河公园嫘祖铜像,高7米,由著名雕塑家何鄂雕塑创作,青铜铸造神话传说中的嫘祖
嫘祖,又名西陵氏,约生于年前,黄帝元妃。
《绛史》卷五引《黄帝内传》说:“黄帝斩蚩尤,蚕神献丝,乃称织维之功。”又说:“(黄帝)元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
《史记?五帝纪》中说:“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
《隋书?礼仪志》记载:“北周尊嫘祖‘先蚕’(即始蚕之神)。”
《通鉴外纪》记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之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
《路史》则称:“伏羲化蚕,西陵氏之女嫘祖帝为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
《淮南蚕经》云:“西陵氏劝蚕稼,亲蚕始此。”
各地流传着许多有关嫘祖养蚕的故事,比较而言,山西省夏县西阴村一带流传的故事更加完整。
中条山北面流淌着几条河流,其中一条为涑水。年前,这里气候炎热多雨,长着茂密的桑林。林边坐落着一个氏族部落,人们凿穴而居,还不会织布缝衣,夏天披戴着树叶,冬天裹着兽皮,活动在树林间。每天太阳出来时,高大的桑林阴影总能遮住他们居住的洞穴。他们把这地方叫西陵,又叫西阴。西陵有位叫嫘祖的女子,年轻貌美,聪明伶俐,好动脑筋,部落里人人喜欢她。看到人们整天披着树叶兽皮,嫘祖想,能不能找到一种办法,让人们有衣穿,再不受冻?后来,她看到桑树上的野蚕,这种美丽的小动物吐出细细的丝线,一点点把自己包裹起来,那么结实,那么柔软,躲在里面一定很温暖。但怎样才能让人也像蚕一样,有个温暖的外套呢?嫘祖苦思冥想,一时找不到办法。一天,嫘祖在一株桑树下,搭灶烧水。一边向灶下添火,一边观望着桑树上白色的蚕茧,越看越出神。忽然,一阵大风吹过,一只蚕茧从桑树上掉了下来,跌进烧沸的水锅里。嫘祖怕弄脏了开水,用了一根树枝去打捞蚕茧,谁知一捞两捞,蚕茧没有捞起来,却捞起一根洁白透明的长长丝线,而且越拉越长,拉个没完。嫘祖又用一根短树枝将丝线绕起来,绕成很大一团。
由此,嫘祖受到了启发,又把野蚕抓回家里试着养起来。她把蚕放在柞树上,结果发现蚕吐出的丝粗,又放在桑树上,吐出的丝细。从此留下了蚕种。有了那天的启发,她又把蚕茧煮熟,套在棍子上,用手一点点撕开,以后,人们就把这细细的白线叫丝了。有了一团团洁白的丝线,怎么才能把它变成人身上的衣服呢?螺祖想到了蜘蛛织网的情景,灵机一动,心中产生了用这种丝线纺织的念头。动手一试,果然织成了一块白白的丝绸,往身上一披,雪白柔软,美丽漂亮,部落里的姑娘看了都感到十分惊喜。从此嫘祖开始教她们采集树上蚕茧,抽丝线织绸。
不久,打败了蚩尤九黎部落的有熊部落占据了河东盐池一带,与西陵部落结盟。聪明的嫘祖把丝绸献给了有熊部落首领轩辕氏。轩辕十分赏识这位聪明美丽的姑娘,决定娶她为妻,封她为正妃。成亲时,嫘祖用自己织的丝绸做了一身漂亮的衣衫,还用凤仙花瓣染成红色,看上去光艳照人更加美丽;婚后,她又给轩辕做了一身宽大的衣裳,用黄栀栀的果实染成黄色,金光闪闪,十分威武。以后,部落先民都称轩辕为“黄帝”。
当了黄帝正妃的嫘祖,很快把养蚕织绸的方法,教给了天下人,人们开始用绸、帛代替了树叶兽皮,过上了有衣穿的生活。为了感激嫘祖,人们又尊称她为“先蚕娘娘”。
这就是流传在西阴一带的传说,细节可能不尽相同,但故事脉络大体没错。
另一种版本则见于神怪小说《搜神记》:相传嫘祖是西阴村一位美丽的姑娘,其父是黄帝手下的一员大将,常年出征在外,家里只剩下她和一匹心爱的小白马。嫘祖常常思念父亲。一个中秋的晚上,她想父亲想得泪流满面,而站在身边的小白马便用舌头轻舔着她的泪水。嫘祖心里一热,便戏言说:“马儿啊马儿,你要是真懂人情,就快到*中接我的爹爹回家团聚,那时我就和你成亲。”她的话音刚落,小白马便一声嘶叫,冲出家门。
小白马来到*中,站在嫘祖父亲面前不停嘶叫,嫘祖的父亲觉得奇怪,担心家里有事,急忙骑着小白马连夜赶回家中。父女相见,分外高兴,把小白马忘在一边,岂料小白马不停地冲着嫘祖嘶鸣,用嘴去吻嫘祖。父亲觉得蹊跷,追问是怎么回事,嫘祖只得说出当初的戏言。父亲听后十分生气,当即拉弓射箭,杀死了小白马,并剥下马皮扔到了屋前。
父亲走后,嫘祖又羞又愧,跪在马皮前,伤心地说:“马儿啊马儿,都是我做错了事,害得你丢了一条命,今番不能与你成亲,来世一定报答你的恩情。”恰在这时,邻家的雪花姑娘来找嫘祖,听到此言,便用脚踏着马皮说:“好你个小白马,真不知羞耻,本来就是个任人骑的畜生,怎么能和嫘祖姐姐成亲——”话音未落,只见平地突然刮起一股狂风,马皮腾空而起,紧紧地裹着邻家姑娘翻转飘摇而去。嫘祖看见,赶忙追赶。追呀追呀,终于追到了桑树林里,只见马皮正好夹在两根树枝的中间。她正要上树去扯,忽听马皮里传出“嘻嘻”的笑声。嫘祖赶忙大声呼喊,谁知随着她的喊声,马皮很快缩成大拇指般的一个小白球,随后又从小白球里钻出一个美丽的小白蛾,眉眼很像邻家姑娘。
又过了几天,小白蛾产下了许多黑色的卵后便死在地下。嫘祖非常伤心,每天到桑林中观看,只见这些卵又变成了许多小黑虫,一条条蠕动着爬上桑树,吃桑叶慢慢长大。不久,小黑虫蜕了层皮又变成了小白虫,十分好看,长相与姿态都和小白马一模一样。嫘祖终于明白,这就是小白马与邻家姑娘的化身。一阵心酸过后,嫘祖觉得小白马和雪花姑娘都是为了她,才死得这么惨,于是给这些小白虫起名叫“蚕”,吐出的丝叫蚕丝。为了报答小白马与邻家姑娘的情义,嫘祖把“蚕”收回家中,每天到树林里采摘桑叶喂养。蚕渐渐长大,又蜕了几层皮,最后吐出了丝,结成蚕茧。嫘祖小心地把这些蚕茧都积攒起来,抽出丝,织成丝绸。
第二年,黄帝战胜蚩尤,在帐前设宴犒劳将士,各地百姓闻讯纷纷前来祝贺,在各种贺礼中,嫘祖敬献的丝绸一下子吸引了黄帝。黄帝觉得嫘祖聪明美丽,便娶她为妻,并下令在全国植桑养蚕。从此以后,夏县西阴就成了植桑养蚕的发源地,嫘祖也被称为“先蚕娘娘”和“蚕圣”。
两则故事都讲得有头有尾,美丽动人,读过后,让人首先想到的是河东这片灵动的土地和悠久的历史。有黄帝、蚩尤等多位历史人物在河东留下的大量传说,更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但客观地说,只凭两则故事,很难证明嫘祖养蚕的故事就一定发生在河东。
翻阅大量有关嫘祖的资料,惊讶地发现,中华大地上竟有许多地方自称是嫘祖的故乡,包括浙江杭州、湖北宜昌、四川盐亭县、陕西大荔县等等。各地有关嫘祖的故事大同小异,一样的优美,一样的朦胧,一样的充满了神话色彩,不同的只有故事的发生地。各地的故事中,都极尽所能地把嫘祖描述为当地人。
在众多的嫘祖故事发生地中,西阴村无疑是最独特的。且不必去说村中那年代久远的“先蚕娘娘庙”,不必去说村民们对先蚕娘娘那份特殊的感情,不必再说村中养蚕缫丝的古老传统,更不必说周围众多的文化遗存。要说嫘祖为什么会在这里出现,西阴村能说出比任何地方都多一百倍的理由。
李济
李济与半个蚕茧西阴,山西省夏县县城西北6公里处的一个普通村庄。就是这个地方,这个不起眼的村落,曾经轰动过中国,引起过全世界史学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