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中固镇妇联常务副妇联主席。从事妇联工作以来,李玲同志在开原市妇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党政所需,妇女所急,妇联所能”的总要求,紧贴全镇妇女工作的实际,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的工作宗旨,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工作措施,推动全镇妇女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实现了新发展。扶贫济困,助力脱贫攻坚,大力推动妇女就业,充分发挥妇女在手工编织、家政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深入组织开展“领头雁培训计划”,同时加大贫困单亲母亲、困难学童的帮扶救助力度。多措并举,树新风保权益,深入开展“孝敬长辈、创建和谐家庭”系列活动和“最美家庭”评比活动,进一步弘扬了好家风、好家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镇广大妇女和家庭中落地生根。关心关爱妇女儿童,宣传推进全镇适龄妇女的两癌筛查活动。主动作为,打赢新冠战役,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组织村干部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疫情巡查小队,扎实做好外来人员信息登记核查工作和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曾先后获得开原市人大两先两优先进工作者、开原市三八红旗手、开原市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一片丹心献妇孺张莹张莹,八棵树镇妇联常务副主席。几年来,她紧紧围绕“党政所需、妇女所急、妇联所能”下功夫,充分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组织妇女、宣传妇女、团结妇女、密切联系妇女群众,切实维护妇女合法权益,赢得了妇女群众广泛赞许。做“服务型”妇女干部,张莹牢固树立为广大妇女群众服务的思想,哪个妇女儿童有困难,她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春节前夕,一名妇女突患重大疾病,没有家人,没有住所,她知道这种情况后,积极热心的协调村里帮她解决住处和取暖问题,并向主管领导汇报这一情况,帮助该患病妇女向相关部门申请临时救助;春节将至,她带上米面油前去慰问。每逢传统节日她都会组织镇村妇女干部和志愿者慰问困难妇女儿童、孤儿和特困老人,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妇女儿童的心坎上。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将一如既往的抓好妇联的各项工作,为八棵树镇妇女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维护家庭稳定的“知心姐姐”李雪莲李雪莲,新城街道光明社区书记、妇联主席。多年来,她始终重视妇联工作,带领社区妇女,紧密结合实际,切实解决居民问题,取得多项优异成果。“居民事,社区谈,书记来当话务员”,李雪莲书记亲力亲为妇女工作,年11月夫妻因孩子教育问题产生矛盾,书记充当“话务员”进行开导、劝解,并寻求共驻共建单位红旗小学帮助,对孩子教育问题展开方法普及,夫妻二人和解,并对孩子教育问题达成共同意见。解决了家庭矛盾纠纷。类似事件年内解决20余起,每一次书记都扮演话务员的角色,亲自疏导谈心,做维护家庭稳定的“知心姐姐”。文明社区“急先锋”,巾帼精神“助幸福”李雪莲书记带领妇女创建文明社区,招募广大妇女作为志愿者,发扬巾帼英雄精神,切实为居民服务,多次完成清理弃管楼垃圾、疏通下水、整理街政、宣传政府政策等工作,“巾帼大队”做先锋,助力社区添幸福。类似事迹还有很多,李雪莲书记将继续发扬巾帼精神,带领社区妇女,共筑新时代优秀社区。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好张光娜张光娜,黄旗寨镇龙砬村书记、妇联主席。又是一年春三月,大地一片繁忙的景色,在龙砬沟村这样一个偏僻的山村里,人们正在忙着备耕,村书记的张光娜同志带领着新任“两委”班子成员来到田间地头宣讲春季防火知识,同时也向大家推广新的烟叶种植品种。大棚里,新品种的烟苗长势良好,郁郁葱葱。假植好的烟苗好像一个个卫士,昂首挺胸。她团结带领该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克服一切困难,自力更生,去年全村种植烟草面积达到百亩,仅烟草收入就达万元以上。山坡上的柞树马上就要长出新叶了,蚕种一袋一袋的挂在消过毒的暖房里,养殖户韩大叔正在用温水洗蚕种,他脸上洋溢着幸福,期盼着一年的好收成。年柞蚕养殖作为本村经济的又一主要来源,收入也相当可观。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当干部要把自己的位置放正,为村民服务,我们当干部就是为老百姓服务来的。我们就是服务员。”这是张光娜接任村支部书记后常说的话。在与群众交谈了解中,不难发现,她的脸上时刻保持微笑,没有一丝一毫的不耐烦。她说“群众选我当书记是对我的信任,我感到自己责任重大,我对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有着强烈的热爱,未来我将倾尽全力建设我的村,只有将龙砬沟村建设的更加美好才能不辜负父老乡亲的期望。”这片土地养育我长大,我愿陪着它慢慢变好。
守护妇女“幸福梦”王敏王敏,林丰乡新边村妇联主席。自年走上村妇联岗位以来,一直心怀大局,扎实肯干,全心全意为妇女群众做好服务,尽职尽责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林丰乡处于贫困地区,村里有很多孤寡、因残、因病致贫的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在她的努力下,新边村先后有26户贫困妇女纳入农村低保;为因重大疾病(乳腺癌)而造成家庭困难的妇女申请大病救助2户,救助金计元;每年春节走访贫困妇女,通过各种办法,切实解决贫困妇女的燃眉之急。同时,她不忘提高女性自身修养,完善文化阵地建设.在每年的三八“妇女节”,组织妇女同志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利用“人口学校”,对全村妇女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再次提升妇女姐妹的劳动技能,全方面提升妇女群众的整体素质。
消息来源:市妇联
审核:徐飞
责任编辑:王志博
图像编辑:刘大鹏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