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优化学习方式,让党建引领学校教育发展
TUhjnbcbe - 2021/4/25 17:44:00

天一实小党员冬训活动

★前言★

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提升党员队伍能力素质,天一实小认真开展了-年度党员干部冬训工作。本次冬训活动年1月启动,3月底结束。在冬训过程中,紧密结合党员思想工作实际,突出培训针对性和吸引力,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灵活组织形式,确保党员冬训取得实效。

周密部署,明确要求

1月24日下午,支部召开党员大会,支部宣传委员方秀峰同志对冬训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她传达了上级党委关于冬训工作的通知精神,部署了本次冬训重点进行5个专题的学习,做好“十个一”规定动作。随后,支部宣讲员华柏春同志进行“冬训第一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拉开此次冬训的序幕。王学来校长也对党员教师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上好党课,牢记使命

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

(试行)

除了邀请宣讲员进行理论宣讲外,支部书记季玲同志给全体党员上了一堂题为《学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全面提高新时代党支部建设质量》的党课。各党小组也利用党小组会议等时间,分组进行5个专题的学习、交流,每个党小组都完成了一篇高质量的冬训征文。

自学充电,蔚然成风

除了组织党员自学,支部全体党员都注册了“学习强国”APP,党员每天的学习积分均保持30分以上,大家利用APP随时充电,学习热情高涨。

创新形式,扎实有效

在学习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后,支部委员经过研讨,充分利用了西漳公园内的资源,确立了支部党建品牌“春蚕精神赋党建,志愿服务促提高”,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

开展“党队结对、精准帮扶”系列活动。天一实小学生众多,特殊学生的群体也相对比较庞大,党员教师都主动结对帮扶一位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帮扶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2

开展“爱生三走进——悦公益·悦美丽”家访活动。全体党员都参与到“三月春风进我家”家访活动中去;家访活动有利于学校和家庭联系制度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有利于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位一体的学生教育体系。增强了广大教师“了解学生、教育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赢得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创造科学和谐的育人环境。

3

开展“亮身份、树形象”党员行政献课活动。立足课堂,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活动期间,多名党员教师参与授课,开课内容涵盖语数英、音体美等多种学科,党员教师中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资深教师;有专业过硬、不断进取的骨干教师;也有初出牛犊、勇往直前的青年教师。他们都精心准备,课堂上独到的教学构思,新颖的教学设计,精美的教学课件,多样的教学手段,不仅给学生们带来了知识,也给听课的教师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

本次党员公开课活动不仅是一个锻炼成长的平台,也为全体教师创造了互观互学、交流研讨的机会,更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优秀的教学范例,引领全体教师认真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水平。相信在党的引领及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天一实小定能在教学育人的道路上迈上更高的台阶。

4

开展学习家乡“改革开放先驱者”活动。组织党员赴“一包三改”纪念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党支部委员、党小组长、青年骨干党员一行人先来到位于堰桥街道上的“一包三改”纪念馆,跟随馆内志愿讲解员进行参观学习。

在讲解中,党员同志们了解到,“一包三改”是原无锡县堰桥乡人民政府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启发,把这一改革经验“嫁接”到乡镇企业的改革上来的举措,今年已经是这一举措实施的第35个年头了。

“一包三改”中的“一包”是指厂长、经理经济承包责任制,“三改”是指改企业干部委任制为选聘制,改工人固定录用制为合同制,改固定工资制为浮动工资制。这一政策的实施和推行,较好地解决了乡镇企业普遍存在的“大锅饭”、“铁饭碗”、“终身制”等弊端,对推动乡镇企业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这一成功经验,引得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人民日报》更是多次刊登评论员文章,高度评价了这一举措的先进性和实效性。

在季玲书记的带领下,党员同志们认真学习了“一包三改”的具体内容,感受到了家乡人民“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精神和气质,临走前青年党员代表还结合自身教育工作写下了学习体会。大家纷纷表示,在当今的教育改革大潮中,作为党员更要学习这种精神,为天一实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5

开展《学“春蚕”精神,做“四有”教师》主题活动。组织党员前往西漳公园内的蚕桑博物馆参观学习。

这里是西漳蚕种场的旧址所在地,原名“三五馆”,年由陆子容先生创建。“中春农在野,蚕事亦随作。”中国人养蚕缫丝的历史可谓悠久,作为江苏省内历史最悠久的蚕种场之一,西漳蚕种场见证了江浙一带蚕桑业从传统家庭养蚕、作坊养蚕走上工业化的历程,如今的蚕桑博物馆,就是在蚕种场的旧址上修建的,它以详实的史料和实物,向人们展示了蚕桑发展的兴盛与没落,“为后人提供一份研究蚕种培育技术和蚕桑业发展史的依据。”

在蚕桑馆中,党员们跟随着讲解员,了解养蚕、缫丝的相关知识,感受以陆子容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实业救国的宏图大愿,而后,大家各自分组,研读馆里所珍藏的资料,学习吴地悠久的蚕桑文化,感悟一代养蚕人无私、无悔、无我的奉献精神。

中国历来有将“教师”比喻成“春蚕”的传统和佳话,学校党支部抓住这一契机和元素,在全校提出学“春蚕”精神,做“四有”教师的倡议。今年正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党支部领导下,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思想的影响下,决定在六一前夕,开展“党队结对,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活动,届时将利用西漳公园这一平台,全面展示学校党建和德育成果。

参观学习结束后,季玲书记做了总结性讲话:“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开拓者,需要脚踏实地、甘于奉献的领路人,教育更是如此,我们党员教师要学会自省、自立、创新、创造,时时鞭策自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教育园地树起党员这面鲜亮的旗帜。”

★总结★

的确,作为党员,要不断提高认识,不断加强学习,必须时刻提高觉悟,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才能永葆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同时更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工作中要学习春蚕精神,也要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传承与发展,“小我”融入祖国建设的“大我”,带动影响身边更多的人,在基层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为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End——

图丨堵瑞雯

文丨黄玮炜胡佳丽

排版丨毛丽芳

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

为学生生命美奠基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优化学习方式,让党建引领学校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