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07:39
点击收看?
文博综艺《国家宝藏》第三季,国宝守护人郭麒麟、杨紫、仁青顿珠将带领大家走进布达拉宫,探寻《法王洞?文成公主像》、《四部医典?布达拉宫版》以及《清代?布达拉宫红宫修砌图》的前世今生。
文成公主像丨四部医典丨红宫修砌图当年,跟随文成公主一起入藏的不仅有大量金银珠宝、绫罗绸帛、五谷种籽、各类农具和数百名能工巧匠,还带来了汉族的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制陶、冶金、农业制造等生产技术陆续传入了藏区。除此之外一尊被世界各地佛教徒顶礼瞻仰的(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也在随行的队伍中。《文成公主入藏图》?尼玛泽仁丨绘
相传文成公主进藏后用汉地的《八十种五行算观察法》,卜算出拉萨城的地形犹如罗刹魔女仰卧之像,需要在其四肢及心窍脉络处建一宫十三寺镇压,拉萨卧塘湖为魔女心血,红山、铁山、磨盘山是魔女心窍上的脉络。
填平了卧塘湖后,才有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大昭寺,释迦摩尼佛十二岁等身像就作为大昭寺的主尊供奉在殿内,用于镇压。
用于镇压罗刹魔女一宫十三寺安放在大昭寺的这尊12岁等身像,是公元4世纪古印度王达摩波罗敬献给中国秦王,唐太宗又将这尊佛像作为文臣公主的嫁妆从长安城运到拉萨,从此这尊佛像便与藏传佛教结下了甚深的因缘。
拉萨城原先叫“吉雪卧塘”意为卧塘河下游的牛奶坝子,“拉”意为佛,“萨”意为土地。取山羊负土填湖修建大昭寺的典故,这尊佛像的入住后,正式更名为拉萨,意为神佛住圣地的意思。
狼毒草制成的藏纸结束一宫十三寺的建设后,文成公主还在藏族药师的帮助下,把吐蕃的原料与大唐的工艺相结合,以狼毒草、沉香、山茱萸科的灯台树、杜鹃科的野茶花树等作为主要原料,制作出藏纸。造纸术还没有传入吐蕃前,曾使用过树皮、石片、羊胛骨头、木板、竹片、羊皮等作为书写载体。据《旧唐书》记载:吐番“因请蚕种及造酒、碾、磑、纸、墨之匠,并许焉。”这是目前能看到的造纸术传入西藏的最早记录。早期的藏纸不仅被普遍用于制作经书卷册、文札卷宗、官方文献和经典古籍,印制纸币,还有用于制作经幡,甚至充作布料的工艺。那些历经岁月洗礼的藏纸经文、卷宗质地持久,即便存放千年依然得以完整保存,藏纸的发明对藏族文化的延续功不可没。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去世,次年,35岁的松赞干布相继逝去。时年文成公主仅26岁,坚韧的她并没有选择回到家乡,而是继续留在吐蕃生活了近四十年,直到永隆元年(56岁)病逝。那段岁月里,唐高宗李治也曾派尚凯出使吐蕃,以迎公主至大唐颐养天年,而文成公主知道来意后断然拒绝尚凯,这个来自汉族的公主早已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为了继续对藏族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她让随从匠人向当地百姓传授耕种方法,还亲自指导青稞等谷物的试种。从唐朝选派优秀工匠入藏,帮助吐蕃人民建设。而且当时来往印度留学的唐朝僧人大多取道吐蕃,有些高僧还受到文成公主高规格的接待。步辇图丨阎立本?唐
这位唐朝的公主在藏族百姓心中的地位极高,被亲切地称为“甲木萨”,意为绿度母的化身。她与松赞干布的故事,以及推进藏族生产技术文化的功绩被创作成戏剧、绘画、民歌、传说等诸多形式代代流传。至今布达拉宫仍保存着为纪念她而造的塑像,已有多年历史。有关于更多布达拉宫宝藏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家宝藏》探寻吧。更多文章:
先行预告
更盼自制纪录片《藏药世界》
YouTube27万点击,这首藏医音乐治愈了无数网友
藏医学告诉你磕大头是一门高级的养生
如果你也喜欢这篇文章请点下方“分享”、“赞”、“在看”三连让我们知道吧,这会对我们有很大帮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