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加上明天腊月二十四,就是民间传统的祭灶日,俗称“小年”。也有的说法是二十三是北方小年,二十四是南方小年。不论如何,小年开启了春节的序章,寄托着中国人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这天以后,传统习俗来讲大家都开始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熬一宿
二十五,磨豆腐,可大家都说得了痛风不能吃豆制品,这不是把痛风患者们拒之于小年习俗的门外了吗?
豆制品真是被误解太久了,真相并不是这样。
豆类、豆制品的嘌呤是不是很高?大豆是一种高蛋白、优质蛋白、低饱和脂肪、低血糖指数的食物,同时还含有以大豆异黄酮为代表的植物营养素。在很多人看来,高蛋白的食物嘌呤含量都很高,来看看它们具体的嘌呤含量吧。
豆类制品嘌呤含量(每克)干黄豆.5毫克毛豆56.1毫克嫩豆腐23.3毫克韧豆腐36.5毫克豆渣56.6毫克豆浆25.8毫克纳豆.8毫克豆制品可以适当吃干黄豆本身的嘌呤含量属于中高,但我们很少会直接吃干黄豆,通常是做成豆浆、豆腐或煮熟了吃。在大豆浸泡吸水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嘌呤会溶到水,在冲洗中被带走。而制作成豆浆或者豆腐,过程中会添加大量水,豆腐越嫩,含水越多,嘌呤越少。
豆浆、豆腐都属于中低嘌呤食物,痛风患者可以适量吃,是非常优质的蛋白质来源。
不过,纯豆子、炸豆子、炒豆子,嘌呤含量还是比较高,不建议痛风患者吃。
海鲜、肉类的摄入应警惕美国一项研究对12年中例新发痛风患者饮食习惯、饮食频率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海鲜和肉类摄入量高的人群痛风的发生率较高;而富含嘌呤的植物性食物,例如豆制品等摄入量高的人群未见其与痛风发作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新加坡国立大年在《关节炎和风湿病》杂志上发表学术文章,通过对6万人进行数据采样分析,统计结果显示,食用黄豆类和荚果类(包括红豆、绿豆、大豆和豌豆等豆类)食品并不会导致痛风,反而还可能降低患上痛风的风险;而多吃鸡、鱼和虾等肉类和海鲜则会提高患上痛风的风险。
用豆制品、蛋类、奶类替代肉类、海鲜、内脏等动物来源食物是低嘌呤膳食推荐的。在《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中提出的高尿酸及痛风患者应该限制和避免的食物中没有豆类。英国风湿病学会(BSR)年发表的痛风管理指南中就指出,鼓励痛风患者摄入脱脂奶或低脂奶、大豆、植物蛋白。
年节将至,痛风患者要加强自我管理一年一度吃吃喝喝懒懒睡睡的节日就快到了,痛风患者能在大吃大喝的前提下控制好尿酸吗?
节日期间,痛风患者更要加强自我生活和饮食管理,否则,痛风发作的痛恐怕会让你过不好这个节哦。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关于饮食的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健康饮食。饮食应以低嘌呤食物为主。其中,需要避免的食物包括各种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高果糖谷物糖浆饮料(如汽水、果汁)或食物、酒类饮料;需要限制摄入的食物有牛羊猪肉、富含嘌呤的海鲜,天然水果汁、糖、甜点、盐(包括酱油和调味汁);鼓励吃的食物如低脂和无脂食品、蔬菜。
二是多饮水,戒烟限酒。每日饮水量在毫升以上,最好毫升。同时,建议戒烟、禁啤酒和白酒。
三是坚持运动,控制体重。每天都要保证半个小时左右的中等强度运动。肥胖者应减体重,使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
当然,该吃的药可别忘了吃,一顿都不能少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