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农业具有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益等优势,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如何发展循环农业?以下这几种模式值得参考与借鉴。
一、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模式
沼气综合利用
01
实行“猪-沼-果(菜、粮、桑、林)”等模式,养殖与种植有效衔接,沼渣、沼液循环利用。
有机肥加工利用
02
收集畜粪加工成有机肥,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立体复合循环模式
“桑枝—木耳—水稻”模式
01
修剪下来的桑枝条磨成粉作为种植黑木耳的营养基,黑木耳生产结束后,菌渣成为有机肥还田,培肥地力。
“移动大棚养鸡”模式
02
在菜地里搭建简易大棚养鸡,实行“鸡—菜—稻”轮作,节省土地资源,降低运行成本,增加土地肥力,减少环境污染。
“鱼—桑—鸡”模式
03
池塘养鱼,池塘四周种桑树,桑园内养鸡。鱼池淤泥及鸡粪作桑树肥料,蚕蛹及桑叶喂鸡,蚕粪喂鱼,桑、鱼、鸡形成良好生态循环。
三、种养共生循环模式
“鱼藕共生”模式
01
在莲藕田养鱼,形成莲藕和鱼类良性循环发展模式,提高低洼农田利用率。
“稻鸭共育”模式
02
水稻秧苗生根后,在稻田里放养一定数量的鸭苗,减少虫害和农药施用,减轻稻田肥料施用量,起到绿色环保、降本增效作用。
“稻鱼共育”模式
03
在稻田里放养一定数量鱼类,稻田里的害虫、杂草可作为鱼的饵料,鱼的排泄物直接还田,增加肥力,增加效益。
四、“秸秆经济”循环模式
围绕秸秆饲料、燃料、基料综合利用特点,构建以下产业链:
“秸秆—基料—食用菌”产业链
“秸秆—成型燃料—燃料—农户”产业链
“秸秆—青贮饲料—养殖业”产业链
五、创意农业循环模式
拓展农业功能,融合一二三产业,将传统农业转化为兼具生产、生活和文化功能的综合性产业,建设农业博物馆、农事体验区、农业特色小镇等,发展文旅产业。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