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城市土地改造的文化创意园随时面临城市发展规划被拆的风险;一方面是乡村后工业时代的荒废待兴;文创与乡村碰撞未尝不是一件两全其美的方法。然而乡村文创到底怎么玩?莫干山庾村告诉你!
莫干山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曾是中国前外交部长黄郛隐居并尝试乡村改造的故地。市集中的十一座建筑,大多是当年黄郛在此兴办蚕种场的遗留下的废旧厂房。这座年建造的蚕种场园区可以说是乡村文化事业的一个缩影,单凭这点就足够吸引这班创意人在这里发挥热情。在设计师和工人们的手上,昔日的蚕种场一步步蜕变成今日的文化型集镇。他们在这里用方正的石材砌起围墙,用山间的绿竹扎起凉棚,用河滩的石子铺设路面。旧的建筑和格局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加以修补和美化。于是,一座以乡村再造为梦想的文化市集就这样诞生了。
园区内有精致优雅的咖啡厅,有工业复古的自行车主题餐厅,后山有充满艺术气息和设计感的青年旅舍,还有造型独特的窑烤面包……整个文创园区总共包含了艺文展览中心、特色农贸市场、主题餐饮酒店等多种业态,而这样的创意市集将逐渐成为推进城乡互动发展的乡村枢纽,让来自城乡的不同人群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需要的情感、物产和交流方式。
01莫干山庾村文化市集蚕种场
通过对废弃的场地的再利用,活化空间,建造的“竹棚”,将零散的室外空间提升融合,采用了当地盛产的竹子,民间简单实效的建造方式。
02SHARE·飨餐厅
台湾本土设计师王胜弘操刀,民国建筑+工业气息+乡村元素,原生态材料+超前设计手法,用自行车各部件作为装饰元素,独树一帜,别无二家。
03古井花园桑茧花园
当地材料+乡土植物,利用原有地形打造的生态自然景观。
04萱草书屋
书籍全部来自热心人士捐助,这间乡村书屋,有爱与热情。人们在这里分享知识与收获,分享城市与乡村的一切。
05茧咖啡
在醇正的咖啡里品尝时间的流浪,这里有我们不曾遇见的生活。
06茧舍
八位设计师共同设计的青年旅舍,十三间房间风格各异。从民国时期的蚕种场,到文艺波普风格的设计师客栈。
07窑烧面包坊
面包小屋,户外柴窑,本地新鲜作物搭配天然酵母,面包焦香微脆,木头清香。随季节变化创新精品,纯正乡村美味。
08蚕宝宝乐园
莫干山首个自然生态全手作乐园,选用老旧工厂的材料,由当地木匠纯手工打造而成。孩子们在这里亲身体验奇幻之旅。
09自行車出租
10
发芽的茶屋
两个来自上海的城市姑娘,把乡愁放进了这座大山。希望用自己的力量,讲述黄茶的故事。
11求田问莳创意邮局
植物整体打包邮寄,这里的创意,是售卖植物背后的故事。
12亦素
这里出售的原创设计服装,不仅是单纯的衣服,而是一种享受生活、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这是一条前人未曾走过的道路,用一种新的视角和方向,为乡村寻找适于当代发展的出路。给乡村的人们一个留下的理由,为城市的人们提供新的去处。在青山脚下乡野之间,恢复记忆中的日月交更、秋收春种,农居四时的纯粹、平静与满足。莫干庾村是理想的未来之乡,也是对千千万万个乡村未来的实验和向导。那是个朴素的梦想,很远却很清晰。
文章素材整理于网络,仅供大家交流学习!如图文侵犯您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及时调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