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云表镇桑蚕织就多元产业网拓宽农民致富路
TUhjnbcbe - 2021/3/26 23:57:00
白癜风治疗与护理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602624.html

云表镇桑蚕织就多元产业网拓宽农民致富路

人民网广西横县种桑养蚕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广西桑蚕生产基地县之一,获“广西十佳桑蚕生产基地县”荣誉称号。

近年来,横县深化农村改革,以“特色,绿色,品牌”为抓手,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桑蚕是横县现代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在横县云表镇,农民春夏秋季种桑养蚕,采摘茉莉花,冬种蘑菇,实现月月有活干,季季有收入,形成“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全年有收”的良性发展格局。

政府引导龙头企业为引领

横县云表镇是全国桑蚕第一大镇,桑园面积达4.92万亩,产鲜茧1.37万吨,产值3.26亿元,桑园面积、养蚕量、鲜茧产量均居全国乡镇首位。云表镇全镇人口近十万,从事种桑养蚕或在丝绸产业链上的从业人员超过半数。云表镇居民生产生活和丝绸产业息息相关,却面临小规模家庭生产的问题。

为保持产业健康发展,云表镇引领农户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生产,通过政府支持,龙头企业引领,让农户在合作社或基地进行集约化、专业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解决劳动力紧缺等问题,实现创收。为实现种桑养蚕科学化,横县蚕桑生产坚持推广良种,不断优化提升横县蚕茧生产品种、品质和品牌。引导农户选用“两广二号”“壮蚕一号”等蚕桑高产优质品种,实现蚕桑品种全年布局合理化。

走进云表镇会龙村,大片的桑叶映入眼帘。为充分利用和发挥横县蚕桑原料优势,年初,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广西桂华丝绸有限公司,在会龙村开启现代化工厂化桑蚕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农户从家庭分散种桑养蚕,向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家庭农场的模式转变。流转土地亩进行桑蚕生产,建设平方米养蚕大棚。同时,配套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配套机械化病虫害防治与采伐。基地全面实施小蚕共育,引导农户对大蚕采用条桑育喂养方式,营茧使用升降式方格簇。为调动农户养蚕的积极性,公司与6万多名农民签订了订单保价合同,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鼓励农户扩大桑园种植面积。

创新整合织就多元产业网

桑蚕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蚕种、蚕药、蚕具销售以及蚕丝行业的发展。桂华丝绸有限公司启动绸缎生产加工建设项目,向精深加工迈进,实现产业后续延伸。通过技术改造与创新,引进行业高素质技术人才,主动寻找丝绸厂、真丝服装加工企业合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承接,促进桑蚕业的结构整合和提质增效。目前,桂华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形成基地示范、生丝加工、蚕丝被加工、高档绸缎生产四大业务板块,具有年产白厂丝吨,蚕丝绵(蚕丝被)吨及丝绸家纺服饰15万套的生产能力。

横县还开辟新的桑蚕产业链,发展蚕蛹虫草,引进利用活蚕、活蚕蛹人工培育蚕蛹虫草的新项目。通过广西南宁旺龙桑蚕技术有限公司的蚕蛹虫草培育技术,开发生产蚕蛹虫草、虫草茶、虫草酒、桑葚果酒、桑叶茶、桑寄生茶等产品。横县的桑蚕蘑菇行业协会,促进了桑蚕和蘑菇产业化的发展。通过推广生态循环农业,孵化清洁的新农村。同时,以“品蘑菇、采果桑、乡村行”为主题的农家乐也逐步兴起,吸引了不少周边和外地的游客,拉动当地旅游、服务业的发展。

建设品牌助力产业稳发展

横县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引导涉农企业强化质量管理和品牌创建,努力打造“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一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广西桂华丝绸有限公司的“金花茶”牌生丝、“桂华”牌蚕丝被,被评为“广西名牌产品”;“桂华”牌生丝、丝绵、丝带和“桂华”牌被子、床单和枕套获得了“广西著名商标”。桂华丝绸有限责任公司是广西率先开发生产高品位“5A”级生丝、双宫丝和彩色丝的企业,其中双宫丝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十分之一,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双宫丝生产企业之一。助力丝绸产业向社会提供高品位生丝、生态蚕丝被、高档绸缎、真丝饰品等系列产品。产品国内市场销往江苏、浙江等地,国外市场出口意大利、印度、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横县打造桑蚕产业示范基地,除了给当地农民带来可观的农业收入,还为农民提供了就地就业的便利,加快了农民致富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下一步,横县将深化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机械化种桑养蚕,让桑蚕产业致富一方农民,助力乡村“产业富民”事业稳步发展。(吴婉诗)

光明网

手机扫一扫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表镇桑蚕织就多元产业网拓宽农民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