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秀洲区中秋蚕8月21日发种,8月23日收蚁饲养,发种日期比去年提早1天。目前全区已订好中秋蚕种张,同比减少张,减少36.1%。另据了解,嘉兴的桐乡市、海宁市、海盐县与南湖区中秋蚕发种日期均为8月21日,发种量除桐乡市减少幅度相对较小外,其余市、县、区均大幅度减少。
中秋蚕饲养的迟早,关系到中秋茧的优质高产与晚秋蚕的饲养日期,中秋蚕发种日期的确定,要与夏秋期的桑树生产发育情况、中晚秋蚕的订种数量与比例以及天气情况结合起来,还要与近期晚稻喷药治虫日期、桑园害虫(桑螟)防治适期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最后决定发种日期。
今年秀洲区中秋蚕种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劳力因素。蚕桑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传统的蚕桑生产“苦、脏、累”,农村中多数年轻人不愿从事蚕桑工作,不愿意学种桑养蚕技术,从事蚕桑生产的蚕农逐渐呈现老龄化,随着年龄的增加,部份老年人已不能从事繁重的培桑养蚕工作。因此,劳动力问题也成了制约蚕桑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蚕桑生产后继乏人。
二是面积因素。桑园面积明显减少,据初步调查,秀洲区近来因城市建设、道路建设、土地整理及蚕农挖掉桑园改种水果、水稻等因素,减少每年减少桑园面积多亩。
三是茧价因素。虽然去年秋茧开始,茧价有所上升,但不少蚕农认为养蚕不如出去打工合算,目前一名男劳力打工一天90~元左右,女劳力打工一天80~元左右,因此,现在不少蚕农宁可外出打工,也不愿在家搞种桑养蚕这个产业了。
四是环境因素。蚕儿非常敏感,对环境要求高,由于晚稻及其它作物治虫使用农药较多,再加上桑园本身秋期也要多次治虫,因此,秋蚕很容易引起微量农药中毒。与此同时,中秋蚕期不但气温较高,而且前期桑园干旱严重,桑叶较差,容易引发蚕病,这也是秋蚕订购量减少的主要因素之一。
五是外来蚕种因素。由于今年蚕种供大于求,导致蚕种贩子增加,不少蚕种贩子置《浙江省蚕种管理条例》于不顾,千方百计将外地蚕种通过不正当途径贩卖到秀洲区,影响了秀洲区蚕种的正常供应。
六是桑树老龄化因素。近十年来,大面积的种桑改桑在嘉兴一带已经没有了,桑树已经呈现老龄化了,而当地政府对种桑养蚕没有政策支持,所以蚕农对蚕桑产业越来越不生重视了。
七是蚕室问题。由于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新造的农房集聚在一起,十分漂亮,像小洋楼,但其养蚕的蚕室没有,部分想养蚕的老农,由于没有蚕室而没法养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