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有需求——找广西大宗茧丝交易市场
中农茧丝您的茧丝业务好帮手
当前正值我省春蚕即将生产之季,也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为做好疫病防控和蚕造生产两不误,利用当前疫情限制劳动力外出就业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桑园管理和养蚕生产,确保我省春蚕的安全生产和市场稳定运行,推动我省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全省当前蚕桑生产管理技术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供各单位和养蚕户参考。
一、坚持疫情防控与恢复生产两手抓
疫情当前,蚕造也不能耽误。全省蚕业战线人员要坚持疫情防控与恢复生产两手抓,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多措并举恢复蚕桑生产各项工作。
1、各蚕桑生产单位必须排查每名职工假期期间流动信息情况;坚持每日全体人员体温检测进厂;坚持每日上班前、下班后消杀防疫(人员集中的重点区域应多次消杀);坚持每日进出车辆、人员登记,消杀防疫;坚持每日报备。
2、各生产单位、合作社、小蚕共育场(室)和养蚕大户若需请工,要摸清当地疫情发生情况,请示当地政府批准后,以当地用工为主,在确保防护措施到位后才可以开展此项工作,并坚持每天报备。
3、全省蚕业战线人员要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自觉做好个人防护,不聚堆、不聚会、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要做好居家防疫消毒和养蚕环境的清洁消毒,勤通风、勤换气;在桑园管理、蚕室消毒过程中人员间保持2米以上距离、杜绝因蚕桑生产传播疫情,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要主动配合各级政府做好各项防控措施,如遇发热、干咳等症状,要主动及时联系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就医。
二、做好蚕种催青与运输
1、催青室和用具消毒。催青室和用具消毒工作一般在催青前10~20天内进行,先用次氯酸钠或者漂白粉水溶液消毒环境,用蚕消安消毒催青室、保温保湿等设备和用具。温湿度计等用具连续使用的要定期消毒,每月至少清洗消毒一次。
2、蚕种催青。蚕种催青前5~10天要进行蚕种试孵,调查蚕种胚胎发育情况,为蚕种催青做准备。为提高蚕种催青质量,确保蚕种孵化齐一、蚁蚕健康、蚕儿好养,必须按照一定的催青标准进行催青。生产上,广东省春期蚕种催青一般采用简易催青法(详见表1)。
表1广东省春期蚕种简易法催青标准
3、蚕种运输。由于疫情持续,各地都严防输入,控制流动,交通运输受阻,省内多地汽车班车停运。因此各生产企业要提前了解运输情况,及时调整运输方式,灵活运用汽车、快递等多种方式,确保蚕种安全运输。
三、加强桑园管理
每年春季易出现寒潮、低温阴雨及强对流等异常天气,部分蚕区的桑树会发生霜冻害,各地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措施促进桑树健康生长。
1、预防倒春寒灾害。全省桑树大多已发芽长梢,幼叶和嫩芽易受冻害,当桑树遭受到霜冻害后应及时剪去霜冻部分(若遇到冰雹亦如此处理),待天气回暖后桑树的副芽可自然萌发生长,要抓住土壤尚湿润时机,及时松土、追施催芽肥,促进桑树恢复旺盛生机。特别是粤北山区,有可能出现霜冻时应采取以下措施:①熏烟防霜。在霜冻来临前,在桑田上风处,点燃柴草熏烟,笼罩整个桑园,可避免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霜冻对桑园的危害;②喷灌防霜。在桑枝上喷水,或者在桑园内灌水可增加土壤热容量和导热率,同时增加空气湿度,减少辐射冷却。
2、清理水系,防涝害。春季雨水较多,积水影响根部生长,严重时会造成桑叶*、小、薄,甚至根枯死亡,因此,注意开通排水沟,达到雨后桑园内不积水。桑树隔行开浅沟,桑园四周开深沟,做到纵横相连,力求做到“雨止田干”。特别是容易积水地区及低洼地更应做好此项工作。
3、及时除草清园。在没下雨的天气喷除草剂,用法用量遵照说明书。及时清除侧枝及细弱枝、卧伏下垂枝、过密枝、病枝枯桩等,有利于树体集中养分,强化树势,以增加新梢芽、提高发芽率,增加桑叶产量。
4、及时追施春芽肥。春季桑树萌芽,生长枝叶,要及时追施催芽肥(如亩施10公斤以上尿素),以促进新梢旺盛生长,增加头造产量。追肥要氮磷钾配合施用,用量为每亩复合肥20~25公斤(最好加尿素7~10公斤),桑树长出3~5片新叶时,进行沟施,做到造桑造肥,促进桑叶生长和优质,满足生产需要。
5、病虫害防治。广东春季常见的桑树病虫害有桑象虫、桑尺蠖、桑毛虫、桑粉虱、桑赤锈病、花叶病、桑枝枯菌核病、桑瘿蚊等。每造在用桑前15天,可选用有机磷类农药全面喷施一次,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6、合理安排养蚕计划。若桑树受冻害和低温天气影响,致使桑树生长缓慢,应做好蚕种出库计划的调整,因地制宜合理安排蚕种出库时间,避免浪费蚕种和用不成熟桑叶养蚕。
四、重点做好蚕病防治和饲养管理
1、消毒防病。①造前消毒。先对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打扫和清洗,再进行药剂消毒。可用0.4%有效氯次氯酸钠液、1%有效氯漂白粉、石灰浆或新鲜石灰粉进行消毒,保温保湿等设备可用蚕消安进行消毒,避免腐蚀损坏。②批间消毒。广东省多批次养蚕型式易于病原传播,因此要十分重视批与批之间的消毒,严防病原批间传播。批间消毒以蚕室、蚕具为主,禁止前后批大小蚕混室饲养,未经消毒的蚕室、蚕具亦不能使用。③结束消毒。蚕批结束后,必须立即按照养蚕前消毒的标准和方法对养蚕环境和用具进行全面清洗和消毒,防止病原扩散。④落实防病措施。养蚕期间严格落实防病卫生制度,给桑前、除沙后用消毒水彻底冼手,蚕座上勤撒石灰粉、焦糠等保持清洁干燥;勤除沙,严格淘汰迟眠蚕和弱小病蚕,病死蚕不可乱丢,要集中用石灰粉处理;做好蚕体蚕座消毒工作,常用的蚕体蚕座消毒剂有新鲜石灰粉、蚕座净等。
2、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的体质。①坚持小蚕共育。“养好小蚕一半收”,小蚕共育便于贯彻科学养蚕技术,按蚕品种要求精选小蚕用桑和调温调湿,严格分批处理,精心养好小蚕,增强小蚕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为养好大蚕打下基础。②做好大蚕期的管理。大蚕期要注意通风排湿,良桑饱食。③加强簇中管理,提高茧质。适时上簇,防止强光照射,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湿度大时要加强排湿,提高茧质和经济效益。
扫一扫安装“丝路通”APP
业务办理快人一步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