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被誉为ldquo世界缫丝业大厂之最
TUhjnbcbe - 2021/1/12 19:11:00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源远流长嘉陵江,千年绸都南充城。
  


  南充,又称“丝绸之都”。据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记载,早在多年前的西周初年,南充的丝绸品就已成为王室贡品。如今,南充丝绸生产仍然历久不衰,尤其以百年企业“丝二厂”为代表,通过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南充丝绸业形成一条集缫丝、织绸、炼染、服装、家纺制品、旅游产品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续写着千年的辉煌与荣光。

丝二厂六合园原貌

百年历史

丝二厂被誉为“世界缫丝业大厂之最”


  说起老南充人的丝绸情结,就不得不提位于高坪区都京街道的百年企业———四川南充六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六合集团),她见证着南充丝绸的辉煌。

●年,西充县占山场富商傅骏三在南充县都京坝创办兴隆丝厂,首开南充采用机器进行缫丝织绸生产的先河。

●年,张澜先生在今天顺庆区南门坝创办果山蚕业社,传授孵蚕种、栽桑养蚕、改良蚕种的新技术,并购置60部脚踏缫丝车缫制扬返丝,首创南充缫制匀度扬返丝之例。

●年,张澜先生和盛克勤等人集资白银5万两,在今天顺庆区学院街创办六合丝厂,并于年迁至南充县都京坝。

●年,由南充县商人常俊民创办的合记丝厂收购兴隆丝厂后更名为同德丝厂。

●年,丝厂购置蒸汽锅炉和发电机,首次用蒸汽煮茧缫丝和点灯照明。


  “年,受世界经济危机等多种因素影响,上海丝价猛跌,南充境内各丝厂歇业,为了共渡难关,六合丝厂和同德丝厂合并更名为同六丝厂,成为当时全省第一大缫丝厂。”六合集团办公室主任任光明介绍说,年,由于上海丝价仍然猛跌,同六丝厂不得以加入四川大华生丝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由于经营不得法,年5月,大华公司停业。年5月,四川省政府将四川大华生丝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改组成四川丝业股份有限公司,实行官商合办,同六丝厂更名为四川丝业公司第二制丝厂,简称“南充丝二厂”。


  “年,南充缫制的蚕丝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头等奖;年,丝厂缫制的‘金鹿牌’生丝获得国际博览会金质奖……”任光明介绍,到年,四川蚕桑业出现转机,南充丝二厂抓住机遇,招收工人、蚕丝绸技术人员、留学海外精通蚕桑业的人才,并添置设备,扩大生产,创造品牌,此后,年蚕丝产量占四川丝业公司年丝产量的50%以上,年工业产值占四川丝业公司年工业产值的30%以上,缫制的蚕丝大都出口,被缫丝界同仁誉为“世界缫丝业大厂之最”。


  “这就是南充丝二厂的由来。”任光明一边说着,一边翻开《六合集团志》,向记者展示了一张标注为“20世纪30年代六合丝厂选茧”的老照片,黑白颜色中,二十余名工人在堆积如山的白色蚕茧前选捡着蚕茧,一筐筐装满蚕茧的竹编箩筐仿佛在述说那个时代南充缫丝的荣光。


  “纵观历史,张澜先生为南充丝绸的发展与改良立下了卓著的功劳,可以说,张澜先生是南充丝二厂‘世界缫丝业大厂之最’的奠基人。”任光明说。

丝二厂六合园原貌

一家两代丝绸工

见证丝二厂兴荣


  家住顺庆区西河南路的祝后光老人,今年98岁高龄,身体却依旧硬朗。祝后光老人时常念叨南充丝二厂,因为那是他工作生活了41年的地方。


  祝后光是南充丝二厂的历史见证者。年,时年20岁的祝后光进入丝二厂工作,并先后在质检、管库等多个岗位上工作过,直到年退休,这一干就是41年。


  “我记忆中的南充丝二厂,还是那片被嘉陵江和农田环绕的老模样。”祝后光回忆,当时交通以水路为主,近江而建的厂房占据了交通优势,建在厂房南面的厂门上雕刻着“四川丝业公司第二制丝厂”11个大字,每天见证着成百上千袋丝制品从嘉陵江码头运往上海、运向全国。


  “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上世纪60年代的丝二厂,它有当时全国最大规模的缫丝车间,建筑面积达到平方米,安装了21组立缫机,余绪丝线,每天有余名女工上班,到了七八十年代,南充数百万农民收入的一半都来自栽桑养蚕。”祝后光老人还唱起他年轻时爱唱的歌谣:“田中清水盈盈,陌上新桑扶疏。农夫挥鞭叱牛,村姑攀枝采桑。”


  “我们3个兄弟姐妹和父亲一样,都是丝二厂的老职工,我在丝二厂工作了20多年。”11月14日上午,祝后光的大儿子祝平难、大儿媳妇陈新红来到六合集团。厂房里银杏叶子*了,铺了一地,70岁的祝平难和67岁的陈新红在新建的厂门前拍了一张合影。


  “父亲一直惦记着厂门,厂门最早建于年,年被拆除,直到年才按照原貌重建。”走进六合集团的正大门,陈新红指着“四川丝业公司第二制丝厂”厂门告诉记者。


  经过厂门,记者便看见一座高耸的鹿鹤碑矗立。“这个碑建于年,为了纪念企业‘金鹿牌’生丝获得国际博览会金奖,也为了激励员工勤奋进取。”陈新红走过煮茧车间、立缫车间、复摇车间、自动缫车间,又走过茧库、职工食堂、宿舍,每到一处,都驻足观看,抚摸墙体。


  “年至年,罗瑞卿大将的长子罗箭曾经在丝二厂的煮茧部当送茧工,年,罗箭还曾回来为我们缫丝工人送了一次茧。”陈新红介绍说,自动缫车间拥有自动缫丝机11组,缫丝能力绪,年产白厂丝可以达到吨。8年,连续生产15批6A级白厂丝,创下中国西部制丝奇迹。


  “退休后,一直怀念的是食堂里的‘碗碗饭’,今天中午,我们要在这里再吃上一碗。”故地重游,陈新红十分激动。

抓机遇转型发展

丝二厂再现辉煌


  11月15日上午,记者在六合集团自动化缫丝车间看到,11组自动缫丝机不停运转,机器前几名工人来回走动,时不时将线穿过瓷眼。


  “年初,传统缫丝工艺退出历史舞台,当年4月25日,11组自动缫丝生产设备正式运行,标志着南充丝绸业全面转化为自动化缫丝生产。”任光明说,全面启用自动化缫丝机后,每组缫丝机配置人员从原来的26人减少到如今的8至10人,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年生产能力达到吨,丝绸产品出口美国、法国、意大利、韩国、印度等10多个国家。缫丝机旁的“丝绸人”已经换了六代,这六代人传承百年丝绸工艺,见证南充丝绸业的变迁。


  数据显示,年,六合集团全年完成销售收入2.47亿元,入库税金万元,出口创汇万美元。


  15日上午,六合集团又迎来了两辆来自重庆的旅游大巴,70余名游客在丝二厂坐上小火车观光游览,吃着“碗碗饭”,买了丝绸制品和蚕蛹带回家去。


  “周末去哪耍?”“我们去丝二厂耍嘛,可以坐小火车,看银杏叶,还有各种丝绸制品可以买哦。”如今,南充人依旧把六合集团叫做“丝二厂”,这是南充人心中独有的“丝绸记忆”。(记者杜杰)

图文编辑:董自梅

责任编辑:唐 龙

内容来自南充日报

--精彩推荐--

南充加快实施20余个重大项目,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打造游艇码头、亲水广场…南充嘉陵江缤纷水岸项目正式开工,春节前亮相

不止0亿美元大单!“习特会”还谈成了这些大事

南充市组织收听收看学习贯彻*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

亿元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牵手”阆中,宋朝华出席签约仪式

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王东明发表讲话

宋朝华在仪陇县宣传宣讲*的十九大精神

吉利南充:平均4分钟下线一台新能源商用车

宋朝华: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持续抓作风树新风扬清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1/12 19:15:00
节段性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52094.html
宜宾新闻网10月3日讯(记者杨万洪)近日,全省蚕桑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在宜宾召开,珙县、高县先后获得中国蚕学会“中国蚕桑之乡”授牌。蚕桑产业现代科技产业园。宜宾新闻网杨万洪摄近年来,宜宾高度重视蚕桑产业发展,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聚焦“良种、良法、良机、良田、良制”有机融合,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年,高县和珙县被授予“中国蚕桑之乡”称号,“宜宾桑蚕茧”被认定为四川省第二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目前,蚕桑产业现已成为珙县、高县等地种养殖业中覆盖面最广、从业人口最多、脱贫增收见效最快、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色支柱产业。01一蚕一叶情系民生在高县来复镇滚沱村养蚕大户胡永强的桑园里,50多亩桑树随着秋风翻起阵阵绿浪,胡永强和家人正趁着国庆节前的晴好天气,抓紧采摘桑叶。“这是今年最后一季蚕了,我喂了16张,长势还可以,希望有个好收成。”胡永强一边采桑叶一边憧憬着最后一季蚕茧的丰收。蚕桑基地。宜宾新闻网杨万洪摄上世纪末期,高县蚕桑产业发展达到鼎盛时期,但随着蚕茧销售市场波动,蚕桑产业发展一度低迷。同一时期“打工潮”兴起,很多人放弃栽桑养蚕,走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为了再一次发展壮大蚕桑产业,近年来,该县紧扣农业产业基础与特色,把蚕桑列入扶贫产业的核心,通过对拥有蚕桑基础的地区进行整村推进发展,帮助蚕桑产业实现复苏。该县先后在滚沱村等14个贫困村和联合村等33个非贫困村整村推进桑树种植,6年时间蚕桑面积净增5万亩,密植桑园增量42.3%,实现了%的贫困村、82%以上的贫困人口栽桑养蚕。现在滚沱村全村发展桑园亩,搭建彩钢蚕棚93间,建设村集体公司小蚕共育工厂1个,年均实现蚕桑收入余万元。据介绍,高县是全国闻名的蚕茧之乡,也是四川省重点培育的5个“20万亩蚕桑强县”之一。近年来,该县立足丘陵山区的实际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目前全县拥有桑园面积22.7万亩,覆盖全县13个镇、个村、近3万户蚕农。年高县春夏两季共发种11.6万张,同比增发张。产茧.4万公斤,同比增长16.2万公斤。蚕农茧款收入1.76亿元。02“五良”有机融合助推蚕桑产业振兴在蚕桑产业发展壮大过程中,宜宾市采取“五良”工作措施,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为农民增收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宜宾推广“川桑98-1”“育-”等优良桑品种,建成以高县良种场为代表的桑苗良繁示范基地,全市优良桑品种率达96%以上。积极引进优良蚕种,目前缫制5A级以上生丝的优质精品茧比例达90%,较5年前提升30个百分点。率先开展小蚕人工饲料育试验,有力地擦亮了“宜宾桑蚕茧”区域品牌。工人精挑细选蚕茧。宜宾新闻网杨万洪摄宜宾近年蚕桑科技成果不断展现,获国家专利3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科技成果10余项。大胆开展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新业态。全市新建和改造共育室约1万㎡,配套共育室智能温控系统余套。配套生产设备,大力推广电动修剪机、桑园旋耕机、电动喷粉机和小蚕饲育机、方格蔟自动旋转架等新型生产设备,持续提升蚕桑产业机械化水平。强化智能管理。主产基地全面实行“智慧蚕业”信息管理,配套智能物联仪评售茧系统72套,蚕农售茧款30秒到账,迈出传统产业融入信息时代第一步,为蚕桑产业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今年,全市新增基地面积3万亩,全市桑园面积达58万亩,标准化高效基地比例大幅提升,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推进低效桑园改造,按等高线调整梯台,对低产老桑园进行改造,丘陵台地建园主要按等高线栽植,优化蓄留雨水保水措施,并将低效桑园基地改建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三年来,宜宾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共育户+蚕农”产业化经营模式,完善“返租倒包”利益机制,按每交售鲜茧公斤专合社给予蚕农元的二次返利;对共育户进行星级测评,按标准给予0-元奖励;对蚕农实行积分制管理,积分可兑换桑种蚕种、蚕药蚕具等物资,充分调动蚕农养蚕积极性。建立“最后一公里”服务机制,创新养蚕风险防控机制。工人正在车间劳动。宜宾新闻网杨万洪摄03培育现代产业园推动蚕桑产业发展据悉,宜宾年被授予“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称号;目前,全市桑园面积达58万亩,全年发种56万张、预计产茧2.43万吨、综合产值70亿元、蚕农户均售茧收入0余元。下一步,宜宾市将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重点抓好珙县底洞省级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和高县嘉乐、珙县上罗、兴文周家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工作,推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到年,力争建成省级蚕桑现代农业园区2个,市级3个以上,全市蚕桑基地面积达60万亩,综合产值达75亿元。主编:罗世俊副主编:苏 雄、*旭强责编:唐春海、杨子华、曾迪编辑:赵兴乾、李晓丽来源:宜宾新闻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被誉为ldquo世界缫丝业大厂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