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通常发生在化疗后一到三周,骨髓被“抑制”后,人体只能靠原本已经成熟的细胞来支撑,但随着那些成熟细胞的死亡,骨髓抑制的副作用也就表现出来了。因粒细胞平均生存时间最短,约为6-8小时,因此骨髓抑制最先表现为白细胞下降。其次是血小板下降,血小板的生存时间约为5-7天,因此血小板一般在化疗后3-4天开始下降。而红细胞的平均生存时间为天,但骨髓抑制一般在2-4周逐渐恢复,因此受影响较小,下降通常不明显。当出现骨髓抑制需要用药升白的时候,往往会用到升白制剂。升白制剂
升白制剂分为口服和注射剂两种。口服西药升白制剂有利血生、维生素B4、鲨肝醇、肌苷和碳酸锂等;中药口服制剂有地榆升白片、复发皂矾丸、生血宝合剂、生白合剂、益血生胶囊等。西药注射剂主要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也就是升白针),中药注射剂有升白注射液、生脉注射液、*芪注射液等。一般来说,口服制剂比注射剂起效慢,因此在骨髓抑制Ⅱ度之前,常通过口服升白药物和饮食来改善。口服制剂中的利血生是口服西药中有效率较高的一个,有效率达到60%-70%,但可能会导致过敏性皮炎;鲨肝醇与肌苷有效率相似,前者有报道称服用后会引起咽炎,后者可偶尔导致胃部不适合过敏反应。维生素B4与碳酸锂可与其他升白药物同时服用,维生素B4单独使用时无明显不良反应,碳酸锂由于会造成血锂浓度变化,而目前缺乏锂浓度检测措施,临床上的使用因此受到限制。口服中药制剂大部分作用机制和有效部位不明确,起效缓慢,但不良反应与西药制剂相比较少,价格也较为便宜。在骨髓抑制Ⅱ度及以下后,患者感染风险增大,为安全起见,应选择使用起效快的升白针。“升白针”分为两种:长效升白针和短效升白针。长效和短效的区别用一句话来说,就是长效多花钱省事,短效少花钱麻烦。短效升白针
短效升白针也可以称为“解救升白针”,因为效果维持时间短,所以需要每2-3天抽血复查白细胞,如果还低就继续打升白针,直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所以它的缺点很明显,麻烦,需要密切监测血常规,而且若是白细胞低了又不能及时打针,就容易感染。短效升白针较长效升白针便宜许多,一针大约80元,且使用历史也比长效升白针长,因此一般情况下医生都会建议使用短效升白针。长效升白针
长效升白针是预防性的,可以在化疗的第二天或第三天使用,维持效力长达两周,仅需注射一次,化疗期间就不需要再复查白细胞,只要在下次化疗前查一次就可以了。但是长效升白针属于医保乙类药物,报销条件是“限前次化疗发生过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发热的患者”(不同省份情况不同),若不符合条件则需要自费,一支元左右。什么时候用长效升白针呢?
一是观察患者前一个化疗疗程情况,假如前一个疗程患者白细胞水平下降的很厉害,那么第二个疗程为了预防患者白细胞再次严重下降,就可以使用长效升白针。二是体质差或者年龄大的患者,为了避免白细胞降低后出现感染或其他状况,也可建议使用长效升白针。三是近期有手术或者开放性伤口的患者。四是化疗方案强度很高的患者,化疗方案强度高,那么白细胞降低的可能以及白细胞降低的程度大小都可能增高,因此建议使用长效升白针。与“升白针”相比,中药注射剂由于中药成分复杂、有效成分不明、杂质较多、运输储存不当、使用不当等原因,频频爆发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不建议患者使用。另外,在化疗过程中还可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如蚕蛹、泥鳅、甲鱼等,将饮食与药物相辅相成,一同升白。(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来源:乳腺癌互助圈
参考资料:
[1]促白细胞及血小板增生药
[2]中药注射剂
如果您最近没看到好医友的更新,请将好医友“设为星标”,就能及时看到啦~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