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0科技*教育频道《血中送铁》
蚕砂、叶绿素、血红素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东西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发挥出奇妙的作用,为缺铁性贫血患者血中送铁。
蚕砂,即蚕的粪便,米粒大小的墨绿色颗粒,为中医经典名著《*帝内经》、《本草纲目》及《本草拾遗》中都有蚕砂治疗血瘀、血少、血虚即为我们今天所说的贫血,贫血,指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值,其中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1/3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缺铁性贫血,婴幼儿缺铁会直接影响身体和智力的发育。缺铁性贫血与人体内铁元素的缺乏有直接关系,正常的人体中应有4-5克的铁,如果人体铁缺乏,会导致血红素的合成障碍,进而引起血红蛋白的合成障碍,会造成缺铁性贫血。
用补铁的方法治疗缺铁性贫血是人们一直以来的基本思路。17世纪,法国人尝试用硫酸亚铁治疗缺铁性贫血,这种方法沿用至今。现在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西药补铁剂就有多种,但因为补铁剂是一种无机铁,进入胃后呈游离状态,与胃酸发生反应,刺激肠胃,人易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
蚕砂能补血早已被我们的祖先所认识并加以利用,能否运用现在科学技术使蚕砂补血取得更确切的疗效,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的魏克民研究员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
蚕砂为何能补血?现代医学理论破译了古代医学奥秘。
蚕砂里面究竟有哪些成分?又有什么成分对治疗贫血起作用?魏克民急切地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经过分解,魏克民发现蚕砂里除了含有大量的粗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外,还含有大量的浓度高、品质纯的叶绿素。原来蚕吃的桑叶中含有很多叶绿素,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叶绿素被高度浓缩,因此蚕砂中叶绿素的含量远高于其他绿色植物,难道是叶绿素在对治疗贫血起作用吗?
经过翻阅国内外文献,魏克民发现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的两位科学家在这方面已经得到了非常重要的结论,并分别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威尔施泰特发现叶绿素的结构是4个环中间接一个镁离子;费舍尔发现人体血红蛋白当中的血红素的结构是4个环中间接1个铁离子,与叶绿素的结构非常相似。这些给了魏克民很大的启示。叶绿素是绿色植物的一种色素,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植物体新陈代谢。血红素存在于高等动物的血液中,它结合蛋白质形成血红蛋白,维持生命系统的新陈代谢;这一红一绿两种生命的色素都具有维持生命新陈代谢的功能,同时他们的结构也相似,魏克民由此推断叶绿素进入人体就有可能代替部分血红素的功能,这样,现代化学理论揭开了古代医书中记载的蚕砂治疗贫血的奥秘。
能否血中送铁?改造叶绿素的设想取得成功。
传统中医学只是把蚕砂作为一味中药和其他中药混合用来治疗贫血,疗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蚕砂中的叶绿素与血红素虽然结构相似,但毕竟还有差别,治疗效果势必大打折扣。补铁最终是为了合成血红素,而直接把铁和叶绿素相结合进入体内,代替血红素的作用,就可以一步到位地治疗缺铁性贫血。于是魏克民有了一个新的设想:改造叶绿素。用铁元素置换叶绿素中的镁元素,研制含有铁的叶绿素,治疗缺铁性贫血。
叶绿素产品并不是稀罕物,如叶绿素铜钠盐,就是用铜置换掉叶绿素的中的镁,其主要用途是色素添加剂,比如牙膏、糖果里的绿颜色。叶绿素铜钠盐的制造工艺已经比较成熟,科研人员按照叶绿素与铜结合的程序和方法开始操作将铁与叶绿素结合。经过提纯的脱掉镁离子的叶绿素和亚铁离子一起放入反应设备,如果一切顺利,反应前呈咖啡色的溶液将慢慢变成墨绿色。实验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顺利,看来用叶绿素接铜的办法接铁不可行。
为什么对十分友善的叶绿素对铁就没有反应呢?
研究人员认为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化学结构上。叶绿素的环是4个配位键,铜离子也是4个配位键,情况相对就比较复杂。在费尽了心思也没有取得进展时,他们另辟蹊径,找到新的突破点:铜离子跟叶绿素环的络合半径刚好比较接近,所以铜离子就比较容易结合到叶绿素环内去,而亚铁离子的半径比较大,不容易进去,就像一个大胖子钻一个很小的洞,成功率可想而知。
如何能使叶绿素环的络合半径增大呢?科研人员用加温的办法改变反应条件,加温以后能量升高,叶绿素环在不断的振动中,可能半径忽然间增大,这时候铁离子如果结合进去,就不容易跑出去。工作重心从配位键数量转移到络合半径的匹配上,实验终于取得了成功。
我国采桑养蚕的历史已经有了年,蚕砂资源非常丰富,每年产量达40万吨。在桑蚕地区,蚕砂主要用作饲料和肥料。因为蚕宝宝非常娇嫩,它只吃桑叶,所以蚕砂是非常纯净的,蚕砂作为药用原料其安全性很高,无任何毒副反应。
叶绿素铁钠盐被制成中药,成为国家中药二类新药,用于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为贫血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治疗药物——瑞克生血宁片。(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
蚕砂提取物
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灰绿色或灰黑色;味酸、甜。
益气补血。用于缺铁性贫血属气血两虚证者,证见:面部、肌肤萎*或苍白,神疲乏力,眩晕耳鸣,心悸气短,舌淡或胖,脉弱等。
每片重0.25克
口服。轻度缺铁性贫血患者,一次2片,一日2次;中、重度患者,一次2片,一日3次;儿童患者,一次1片,一日3次。30天为一疗程。
服药期间注意复查血常规,血清铁等相关生化指标,以指导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