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是我一个非常特殊的“爱好”,这个爱好贯穿了我整个小学时代。每到春末初夏的养蚕时节,我的零花钱都无一例外的贡献给了学校门口外拿着纸盒子卖蚕的老大爷(老大妈),桑叶5角钱一包,小蚕一元钱5条,我最少要买20条,反正每年这个时候,我妈都是崩溃的。
可以说,我对蚕的了解和喜爱,不亚于任何一个猫狗爱好人士。
这篇文章来自于我的朋友Sarah,我们都生活在加州,都爱好手工,重要的是,我们都是养蚕爱好者,但她的段位要比我高出太多。看完她的分享,我实在是忍不住感叹,有才,太有才了!一条条小蚕短暂的一生,却在她的眼中手中被延续到淋漓尽致。养蚕届教科书般的分享,应该就是这一篇了。
(拍摄于年6月,麦麦于家中观察小蚕)
(正在结茧的小蚕)
(制作成的标本)
文/图:Sarah
去年,朋友约我写养蚕的文章,我整理了这两年的照片,却不知道怎么下手。大家先看看张盈盈在《张纯如:无法遗忘历史的女子》书中关于女儿养蚕的记忆吧。“(绍进)从台湾带回一张纸,上面有几百个芝麻大小的蚕卵。在我们小时候,养蚕宝宝几乎是所有中国孩子的娱乐活动,绍进尤其珍惜这个传统,因为养蚕给他留下许多美好的童年回忆。年的春天终于到了。绍进看到物理系旁,波恩园小溪边的桑树长满了嫩叶。他小心翼翼地从冰箱取出休眠中的蚕卵,放在厨房温暖的室温下。几个星期内,小小的蚕卵孵化了,黑黑的幼虫破壳而出,从此我们全家总动员,绍进每天傍晚下班都会带一把桑叶,喂给蚕宝宝吃。纯如和纯恺则围在盒子旁,看蚕宝宝大嚼桑叶。它们日夜不停进食,每天晚上,我们会换上新鲜的桑叶,另外还得清理盒内的小块黑色排泄物。蚕宝宝长得非常快,逐渐长成白色的幼虫,身体每一节上端都长出尖角。每天放学后,纯如和纯恺总是兴奋地来看蚕宝宝。他们也与朋友分享经验,邀他们到家里来看蚕宝宝。蚕宝宝脱皮四次,最后终于长到五六公分长,吃的桑叶也愈来愈多。最后一次脱皮后一周,它们全身变得半透明,体内充满蚕丝纤维,开始寻找结茧的地方。蚕儿结茧让纯如纯恺都看得入迷。蚕宝宝从嘴里吐出细细的蚕丝,头部不断上下左右摆动。它们日夜不停地吐丝结茧,直到全身都被包在茧里隐没不见。据养蚕专家所述,蚕茧是由一根绵延不断的蚕丝结成,长度只是有三百多公尺。我们第一年育成了将近五十个茧,大部分都是白色,但也有些呈*色、金色、甚至是粉红色。后来养蚕宝宝成了我们家持续好几年的传统。有一天晚上,绍进兴奋地把我们叫出起居室,要我们快来看一样东西。我和纯如、纯恺连忙过去,原来是几只蛾正从茧上的小破洞奋力钻出,还有几只公蛾正在和母蛾交配。母蛾交配后便产下新的卵。纯如和纯恺目睹一切,学到了蚕儿的完整生命周期。因为这些经验,纯如几年后曾在诗作中提到蚕。”我小时候也养过蚕,养蚕确实是中国南方孩子的娱乐活动,至于北方,我先生就不曾养过,所以不好断论。养蚕是小学五年级搬家至城里后才知道的活动,可惜桑叶不好找,我只养过一次,那些蚕卵,我也不记得怎么处理的。后来看见大桑树树底下长出一棵桑树苗,我小心挖出种在家里楼房顶上的花园里,期盼以后摘桑叶方便养蚕,可惜第二年春天就被父亲发现并连根拔起扔到楼下。现在有了自己的孩子,我格外珍惜这个养蚕的亲子活动。年,我带着孩子们第二次养蚕。只是这一次,一不小心,养太多,有余,于是酿成了很多个小故事、一场展览、几次专题手工活动,以及现在正在敲打的文字。
只蚕的故事1.父辈年朋友Maggie从她的朋友处端回一大盒子肥白的蚕宝宝,热心赠与邻里,我带着ET领回12只。那时候ET未满4岁,我们都不懂怎么照顾(虽然我小学时也偷偷养过),只是摘桑叶喂饱它们。ET好奇心特别重,在我不留意时,他偷偷捏揉幼蚕致死3-4只,我伤心又难过,跟他好说歹说,他却不懂,带着他拿着蚕尸去院子里挖洞埋下。除了分享给朋友几只,我们最终剩4只,我曾想要是运气好,4只可以2配2,可是后来发现是1配3。它们在盒子上产下大约个蚕卵,包括了这只。(12只里存活下来的四只)
2.年的散养夏令营蛾子产下的卵用保鲜袋装好放在冰箱冷藏,蛾子的尸体、蚕的粪便(蚕沙)、蚕茧都放在瓶子里做标本。年8月,我和朋友们组织了散养夏令营,动物主题周的一天,我们学习蚕,小朋友看YouTube上蚕吃桑叶沙沙作响的视频,观察它们的牙齿,细看从冰箱里拿出来的蚕卵、摆在桌上我6月收集的标本。做手工,芝麻做蚕卵,白毛线做蚕幼虫,开心果壳做蚕茧,再折纸剪蚕蛾,贴出蚕的一生来。画画,一张彩纸对折,使用tempera可洗颜料,在折好的一半涂好颜料,将另一半盖下来,打开之后是蛾子的对称画。自制标本(在Daiso买的调味瓶)
(手工:蚕的一生)(对称画:蚕蛾)
3.年养蚕过程1)孵化4-5月,确切地来说,应该是桑叶长得开始茂盛时,将蚕卵从冰箱取出,放在纸盒子上,盖上几片嫩桑叶,也可以将桑叶撕小片铺在蚕卵上,盖上盒子盖。每天早晚查看蚁蚕是否破壳而出,桑叶干时换上新的嫩桑叶,耐心等待,大约需1-2周孵出。盒子应避免太阳照射,避免蚂蚁可以爬到的地方。张纯如的父亲是将蚕子放在厨房孵化,我是放在东北朝向的客厅里,供大家参考。(蚁蚕钻出来了)
(长大了一点点)
(蚁蚕吃剩的桑叶,现在已经放在相框里作很好的装饰品了)
2)换桑叶换桑叶,主要是放进干净的桑叶,同时清理蚕沙和吃剩的干桑叶。从冰箱里取出的桑叶要注意晾干一会儿,叶片上有水珠的记得擦干后再喂蚕。蚕养得多的,可以直接把新桑叶盖在蚕身上,过几分钟待蚕都爬到新鲜叶子上,再清理下面的垃圾。夏天,加州湾区比较热,叶子干得快,可以给养蚕盒找个盖,稍微遮盖住,可以减缓桑叶水分流失的速度。蚁蚕吃得比较少,肉眼见桑叶不新鲜时,即可换桑叶,一般一天换一次,要特别小心,用毛笔轻轻刷,每片叶子里外都要检查几次,以免把蚁蚕当垃圾扔掉。脱三次皮前的蚕,基本上每天早晚各喂一次,各清理一次。脱了三次皮之后,真可谓是蚕食鲸吞,一片完整的桑叶放进去1分钟不到,它们吃到只剩一丁点叶柄,这时候需要一天喂3-6次。有时候早上起晚了,只见它们一个个仰着脑袋,小幅度摇摆,“嗷嗷待哺”的样子既可怕又可笑。蚕在其短暂的一生里就是不停吃,如果喂养不足,后期结茧蚕会无力,茧既小又薄,有的甚至无法变态成蛾。有个朋友担心蚕吃太多,变成蛾子时无法从茧中钻出,所以即使蚕们一个个晃着脑袋讨吃的,她也不添桑叶。后来我请求她把蚕茧送给我做蚕茧花,我能明显感觉她的茧薄又小。喂养充足,指得是换桑叶时,至少放2-4层桑叶覆盖在蚕身上,四龄五龄蚕则需要投放3-6次,6指早中晚三餐?上午下午晚上三次snack。蚕食看蚕吃桑叶,沙沙响,感觉很治愈。想要喂养充足,自然要有很好的桑叶来源。这段时间幸亏我先生失业在家,他每天都去图书馆,还特意跑去伊利莎白湖摘了两次桑叶,很大袋,够吃一个星期。后来我去一位墨西哥人家门口摘,还送了一些蚕虫给他们,他们看见却不知所措,今年他们已经将树整个拔掉。好可惜!(视频:蚕吃桑叶)
3)搭建蚕茧房子蚕脱皮3次左右变得白胖许多,这时候需要换大盒子,或者分开放在不同的盒子里。一是减少拥挤,提高它们的蚕权;二是方便搭建蚕茧房子。蚕不再进食桑叶,身体也变得半透明,在盒子四周爬来爬去,它在寻找有利位置,伺机吐丝结茧。这时,养蚕人需要搭建蚕茧房子。蚕茧房子可以直接使用装鸡蛋的盒子,也可以用卷纸筒,厕纸的卷纸筒需要对半剪开,厨房纸的纸筒需要剪成四份。鸡蛋盒子可以倒扣在蚕盒子的一边,纸筒可以竖着或平放在盒子的一边或四周。纸筒和鸡蛋盒子都没有的情况下,可以用废旧报纸卷成卷纸筒大小的卷筒,也十分好用。4)铺纸做产卵房待第一只蚕结茧10-15天后,在第一只蚕蛾钻出时,需用使用新的纸盒子/塑料盒,铺纸做产卵房。选一个稍微有深度的盒子,最好有盖,用厨房纸粘在盒子的底部和四周,蛾子钻出来的时候,把它捉住放进这个产卵房里。我尝试用纸的购物袋做它们的交配和产卵房,但是太深了,并不是十分理想,我建议用网购时收到的纸盒子。把蚕蛾一一捉出蚕茧房子,放进产卵房,一是方便蛾子们交配,二是方便它们在厨房纸上产卵,这样不会弄脏蚕茧,也方便我们收集新的蚕卵。(ET在清点蛾子)
4.蚕分享这次孵太多,所以每次去图书馆的时候都带上一盒以期分享一些出去。在图书馆参加活动时也带着,在playground玩也摆在地上供大家观看,可是大部分人只是觉得有趣好奇,并没有真的领回家。年5-6月,ET跟着妈妈参加了FremontAdultSchool的mommyandme暑期课程,MissSharon看见我们带去的蚁蚕,十分高兴,她提议我们每次课堂都带去分享。每次故事时间,MissSharon都带着ET在同学们前面走一圈,让大小朋友看个究竟。小朋友看见蚕宝宝从瘦黑“小蚂蚁”长到白胖“毛毛虫”,也都惊奇喜悦。最后一次课上,我带去百余条分给大家,教室后面就有一棵大桑树,大家摘了许多桑叶,真是方便。(MissSharon带着ET与同学们分享蚕)
6月30日,我在家里举行了《蚕的展》,邀请好朋友们来家中参观。包括蚕孵化后空空的卵壳、16年的蚕蛾标本、蚕吃桑叶、新鲜织结的蚕茧、不同阶段蚕吃剩的桑叶模样、蚕沙、蚕的脱皮等等。我还设计了有趣的问题,对折后扣在桌上,小朋友随意拿一个并回答上面的问题。展后,赠与几位感兴趣的朋友,百余粒蚕茧。(蚕宝宝钻出后的卵壳)
(第一、二、三、四、五周蚕吃剩的桑叶模样)
(不同阶段的蚕沙及蚕的四次脱皮)
(蚕茧房和第一只蚕茧)
5.蚕茧花手工活动养这么多蚕,最大的收获是有这么多蚕茧和蚕沙!我问朋友们它们能干些什么呢?朋友们都很热心,给了我很多建议,有说蚕沙煮茶的,做蚕沙枕头,有说把蚕蛹炒了吃的,还有说抽丝做被子或围巾的。最后我在Pinterest上看见有人用来做花,颇为漂亮。我决定试一下蚕茧花。趁Michaels打折的时候,买了钳子、夹子等工具、铁丝、做花用的胶带和一些珠子,于是蚕茧花的手工活动就这样开展起来了。说来也奇怪,剩下的只蚕茧大部分都是*色,白色的很少。先给大家看看Sarah本人手作:(蚕茧花手链)
(蚕茧花-绣球)
(蚕茧花笔挂-笑脸)
现在给大家看看朋友们的作品:
(美妈Emily作品)
(Nina妈妈作品)
(Handuo和妈妈彩的作品)
(Whitney作品)
(美妈kenji作品)
(Olivia和妈妈Maggie的作品)
(半暖时光为女儿灵儿做的蚕茧花发箍)
(Marcella和妈妈Selina的作品)
(Yehong为女儿Alyssa做的蚕茧花戒指)
(美妈meng的作品)
(美妈WenHe作品)
我为朋友们组织了6场蚕茧花手工活动,大家的作品都深深地启发了我。后来我还拓展开来组织了几期捕光挂件的手工活动。朋友Miranda看见我利用蚕茧做蚕茧花特意把姥姥养蚕剩的蚕茧全都赠予我。这些蚕茧粒粒厚实大个,可以想象姥姥喂养多用心。(感谢Miranda相赠蚕茧)
ET和妹妹也很喜欢蚕,5月22日直到8月回国前,我们每天都在喂养蚕,观察它们吃桑叶、它们眠、脱皮、吐丝结茧、变成蛾子钻出来、交配并产卵。期间,他俩好奇撕扯过蚕宝宝,我顺势引导他们观察蚕宝宝有没有骨头,肚子里的东西都是什么颜色,为什么是绿色?并且进一步规范了蚕的观察规则:一是摸蚕宝宝之前要洗手,二是摸完之后也要洗手,三是不能大力压挤、撕扯蚕宝宝,四是可以拿到脸上或手上让它们爬,但是爬完要记得放回它们自己的家。后来还分开两个盒子给他们俩一人一个,各自负责喂养,两人都很开心。蚕宝宝、蛾子还成了我家的起床利器,清晨我早早爬起来,只是轻唤一声“有人要帮我捉蛾子吗”,他们俩就都利索地从床上爬起来跑来帮忙。待我们从中国探亲回美时,已是ET上TK开学在即了,蛾子都产完卵已经仙逝了。我找来铲子在前院里挖好洞,让它们入土为安。处理完蛾子后,就是收集厨房纸上的蚕卵了,直接把产满蚕卵的厨房纸揭下来,装进保鲜袋,放在冰箱里冷藏,待到明年或几年后,按需取出孵化。(放在冰箱里的蚕卵)
养蚕的盒子也都处理了,家里已经见不到蚕宝宝的影子,ET追问我“妈妈,我想蚕宝宝,我想要蚕宝宝,我们明年再养蚕宝宝好吗?”前天,ET又在问“妈妈,我们养蚕吧”张盈盈在回忆女儿张纯如时提到“有件事想到耐人寻味,也许不全然是巧合,那就是多年后,纯如的第一本书就叫做《蚕丝——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传》。这里的蚕指的是中国火箭学家钱学森研发的蚕式飞弹,钱博士是中国飞弹计划之父,那本书正是以他为题。”MissSharon看到ET如此爱蚕宝宝,她说“仿佛看见了未来的生物学家或昆虫学家”。ET确实很爱看《法布尔昆虫记》,不管将来他是否成为昆虫学家,我们当真享受现在,这个理由足以。我也希望有小朋友的家庭每年花两个月时间,和孩子一起养蚕,并且可以保持这个传统。(全文完)
麦妈说:图中是去年六月份我和麦麦一起养蚕存下的蚕卵,一直冻在冰箱里,等着今年春末初夏时一起拿出来孵化。最近加州的天气渐暖,枝头的桑叶也都慢慢开始长大,但Sarah建议我不要孵化太早,以防找不到足够的桑叶,如果枝头新的桑叶一出就摘掉,这样其实是种伤害桑树的做法。虽然是养蚕老户了,但自己孵化蚕卵将会是第一次,对麦麦来说,她将和我一起经历一次完整的生命周期,而对我来说,则是帮我重温最难忘的童年。猜你喜欢:
心得分享
送娃去幼儿园以后,我想和你分享的6件事
13款快手宝宝食谱,健康美味与快捷,一个都不能少!
心得分享│一岁辅食这样吃
妈妈们的神奇配方│自制婴儿湿纸巾,天然又放心
婴儿手语-用一种新的方式,走进宝宝内心,听懂Ta们说话
亲子实验
亲子实验小课堂
爆发的小苏打
亲子实验小课堂
保证让所有宝宝都目瞪口呆的“圣诞熔岩灯”
亲子实验小课堂
一颗小泡腾片带来的大乐趣
游戏合集
一月游戏合集
31天我们一起做的31个早教游戏
让这6款节日卡片,带去冬日最暖的问候
给爱车宝宝一个四合一专属停车场
原来你是这样的鸡蛋壳鸡蛋盒
爸爸,让我送你一个“有声有色”的父亲节礼物吧!
14个精细类益智游戏,让宝宝更聪明,手指更灵活(1岁+)
14个专注力小游戏,开心的玩,专注的玩!
7个清凉益智小游戏,为你带来炎炎夏日好心情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