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三年级综合性学习蚕宝宝成长记
TUhjnbcbe - 2020/11/12 0:01:00

一个姑娘真可爱,

专把树叶当饭菜。

辛勤吐丝献终身,

织成丝绸做穿戴。

三年级组本学期综合性学习主题是:蚕宝宝成长记。根据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学科兴趣、知识运用能力等因素,让我们的活动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爱好。

一只蚕宝宝可以吐丝多少米?吐的丝又有什么作用?又是如何从蚕茧里出来的?一只蚕蛾可以产卵多少粒?为了弄清这些问题,很多孩子把蚕茧带回家,不断的观察、记录,发现不能理解的现象,就去查资料、问家长,来学校问老师,和同学交流,最后终于有了明确的答案。

通过项目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宝宝、蛾等蚕一生形态变化的观察和描述过程、用蚕的一生的发展变化,发现蚕的生命周期的过程。引导学生坚持不懈地做好观察、描述和记录。

带领学生参观宝桑园的蚕桑科普馆、网络学习、亲自养蚕,探究蚕以及丝绸文化知识等,了解中国多年的蚕桑文化历史,领略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光辉成就,了解现代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及加工最新成果。学生经历养蚕、观察、信息整理、写观察报告、研究成果汇报等环节,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更多的了解自然,爱护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综合性学习跨界整体建构,注重知识的的完整性,以下是各学科学习内容。

1、语文:观察蚕的成长过程,了解蚕的一生。把观察到的现象用具体语言表述清楚,表述生动。能把自己的探究成果用多种形式表现,如:作文、解说、表演等。

2、数学:每周测量蚕的身长、体重变化情况。记录采摘桑叶大小、质量、数量。观察记录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数据:如入眠的时间、次数、产卵数量、估算蚕宝宝吐丝长度等。根据观察记录的数据,填写观察记录表。

3、英语:能认读有关蚕的单词。口语简单描述蚕的生长过程,并写出来;认读丝绸之路上的相关主要国家名称,认识相关国家的国旗并涂色,能说出这些国家的一、两种特点。

3、美术:观察蚕不同生长时期的不同形态。结合语文日记的形式,以绘画的形式表现蚕的变化。

4、音乐:音乐欣赏、丝绸文化历史探究。根据丝绸服饰、生活用品等,配上优美的音乐,进行服装展示、欣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年级综合性学习蚕宝宝成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