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蚕丝知识汇总
TUhjnbcbe - 2020/11/8 0:44:00
复方卡力孜然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55075.html

据考古发现,约在年前中国已利用蚕丝制做丝线、编织丝蚕茧蚕丝带和简单的丝织品。商周时期用蚕丝织制罗、绫、纨、纱、绉、绮、锦、绣等丝织品。

蚕丝的品种视蚕或茧的品种而异,蚕分为家蚕与野蚕两类。

家蚕以桑叶为饲料,也称桑蚕。桑蚕茧制成的丝称桑蚕丝,因为是在室内饲养的,所以也叫家蚕丝,桑蚕丝质量最好,是天然丝的主要来源,俗称真丝、厂丝。

野蚕有柞蚕、蓖麻蚕、天蚕、樟蚕和柳蚕等数种,有的可在室外放养,所食饲料亦各不相同,其中以在柞树上放养的柞蚕为主,柞蚕茧可制成柞蚕丝,是天然丝的第二来源。

其次还有天蚕茧可以缫制成天蚕丝,天蚕丝较为昂贵,可作为高档的绣花线。其他野蚕结的茧不易缫丝,一般切成段纤维用作绢纺原料或拉制丝绵。

由于野蚕丝中可以用长丝形式作为丝织原料的只有柞蚕丝,因此一般把桑蚕丝和柞蚕丝成为天然丝的两大部分,而其中又以桑蚕丝为主。

蚕丝的结构和组成

1形态结构

横截面:近似三角形

纵向:表面光滑,粗细均匀,少数地方有粗细变化,光泽强而不刺眼。

茧丝(茧层之丝):纵向有许多异状的颣结,造成外观毛糙。

生丝(缫丝之丝):比茧丝要光滑、均匀

熟丝(全脱胶之丝):表面光滑,粗细均匀,少数地方有慈溪变化,光泽强而柔和。

2蚕丝的物质组成

每一根茧丝都是由两种主要物质——丝素与丝胶组成,丝素是纤维的主体,丝胶包覆在丝素外面起保护作用。其次还有少量的蜡质和脂肪,可以保护茧丝免受大气的侵蚀,此外还包含少量的色素和灰分等。

△一般桑蚕丝和柞蚕丝的物质组成情况

3蚕丝的化学组成

蚕丝是蛋白质纤维,是一种天然含氮的高分子化合物。蚕丝中含有97%以上动物蛋白以及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

桑蚕丝和柞蚕丝的区分

?桑蚕丝

桑蚕产自南方,是人工家养的。养殖及处理技术成熟,桑蚕所吐之丝全长可达米以上。丝质光滑,手感细腻,柔软贴身,色泽典雅,是高档服装面料的首选。由于从栽桑养蚕至缫丝织绸的生产过程中未受到污染,又因其为蛋白质纤维,含有对人体极具营养价值的18种氨基酸,对皮肤有保养滋润作用,且属多孔性物质,透气性好,吸湿性极佳——蚕丝的吸湿性是纯棉的1.5倍,从而被世人誉为“纤维皇后”。

?柞蚕丝

以柞蚕所吐之丝为原料缫制的长丝,也被称作野蚕丝,柞蚕丝是我国特有的天然纺织原料之一。柞蚕主要在北方柞树林中野生,以柞叶为食。柞蚕丝具有天然淡*色和珠宝光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要用白碱等进行褪色处理。与桑蚕丝相比,柞蚕丝刚性较强,用它制成的丝织品平滑挺爽、坚牢耐用、粗犷豪迈。柞蚕丝可按煮、漂茧的方法及使用化学药剂的不同分为药水丝和灰丝。

桑蚕与柞蚕丝的鉴别方法纤维结构不同

尽管柞蚕丝和桑蚕丝同属于蛋白质纤维,但各自的物理、化学性能又有差异。柞蚕丝与桑蚕丝的氨基酸组成不同,桑蚕丝的横截面为近似的正三角形,柞蚕丝的截面为扁平三角形。

△桑蚕丝截面

纤维颜色的区别

桑蚕丝洁白如玉,略带淡米*,肉眼不容发现;而柞蚕丝呈*褐色,漂白处理的柞蚕丝会成苍白色,而且丝的纹理紊乱。

纤维粗细的区别

桑蚕丝比柞蚕丝要细,所以同重的桑蚕丝拉制好后要蓬松,桑蚕丝的粗细一般只有头发丝的1/10粗,而柞蚕丝的粗细是和头发丝相当的,所以当你不知道时可以和自己的头发比较一下。

纤维长度的区别

桑蚕丝的纤维长度明显比柞蚕丝长,因为柞蚕丝粗,所以一般人工很难将其利用,一般通过机械将其拉开的,纤维在拉开过程中长度一般不超过80厘米。而桑蚕丝的长度可达米以上。

纤维手感的区别

桑蚕丝要细,所以手感细腻柔滑,而柞蚕丝手感粗滑。

纤维的蓬松度

因为桑蚕丝纤细,同样重量的柞蚕丝体积要比桑蚕丝小好多。

蚕丝的主要性能

Silk

1形态尺寸

桑蚕和柞蚕的茧丝长度和直径的变化范围(内含两个丝素纤维)见下表:

由表可见,虽然柞蚕茧的茧层量和茧型均大于桑蚕,但因茧丝直径比桑蚕大,所以茧丝长度还是比桑蚕短。茧丝直径的大小主要和蚕吐丝口的大小,以及吐丝时的牵伸倍数有关,一般速度越快茧丝越细。

2密度

生丝的密度为1.30~1.37g/cm3,熟丝为1.25~1.30g/cm3,生丝的密度大于熟丝的原因是丝胶的密度大于丝素。丝胶的密度大与其吸湿能力强有密切关系。

在天然纤维中,桑蚕丝的密度与羊毛接近,比棉、麻纤维小;与化学纤维比,其密度比涤纶、粘胶小,但比锦纶、腈纶、丙纶纤维大。

3吸湿性

蚕丝具有很好的吸湿性,柞蚕丝因本身内部结构较输送,故其吸湿性高于桑蚕丝。在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65%的标准条件下,桑蚕丝的回潮率为11%左右,柞蚕丝达12%左右,其吸湿性在天然纤维中的比羊毛低,比棉纤维高。

蚕丝吸湿性好的原因是因为蛋白质分子链中海油大量的极性基因,如—HN2、—COOH、—OH等,这是蚕丝类产品穿着舒适的重要原因。丝胶中由于极性基因和非洁净区的比例高于丝素,故吸湿性高于丝素。

柞蚕丝的时强度虽高于干强10%,但是伸长要高于干伸长72%左右(桑蚕丝的是伸长高于干伸长45%),特别是它的吸湿本领又高于桑蚕丝,因此柞水缫丝在湿态下极易变形。这是丝织生产中,梅雨季节易出现“明丝紧纬”等疵点的原因,因而必须注意控制车间湿度。

4强伸度

生丝的强伸度较好,相对强度为2.6~3.5cN/dtex,在纺织纤维中属于上乘,断裂伸长率在20%左右。生丝的强伸度除与其内部结构有关外,还与加工条件有关,如煮茧工艺、缫丝张力、缫丝速度、丝鞘长度等都会影响生丝强伸力。熟丝因脱去丝胶使单丝之间的粘着能力降低,相对强度及断裂伸长率都有所下降。

柞水缫丝的相对强度略低于生丝,二断裂伸长率(25%)则略高于生丝。吸湿后,桑蚕丝强度下降而柞蚕丝强度上升,这些差别因柞蚕丝所含氨基酸的化学组成及聚集态结构与桑蚕丝不同所致。

5色泽

生丝的色泽是指生丝的颜色与光泽。丝的颜色随原料茧的不同而有差异,其中最常见的是白色和淡*色。生丝的色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它本身的内在质量,如一般春茧丝丝身洁白则表明丝身柔软、表面清洁、含胶量少、强力和耐磨性较差;而秋茧丝丝身略*、光泽柔和,表明胶量多、强力和耐磨性较好。生丝经精炼后具有其他纤维所不能比拟的柔和与优雅的独特光泽。

6抱合性

生丝是由几粒茧子的茧丝缫制并合而成,由于丝胶的胶着作用,虽经摩擦茧丝也不易分散开来,此为生丝的抱合力。若生丝抱合力不良,则丝条黏不牢、裂丝多、强力差、不耐磨,在准备与制造过程中,易发生切断、飘丝、钩挂缠结,因此抱合力是生丝重要品质之一。生丝的抱合性是指这种丝条抵抗摩擦而不产生披裂的性能。丝胶的存在是生丝具有抱合力的主要原因。

7酸碱的作用

蚕丝对酸的抵抗能力不如纤维素纤维强,对碱的抵抗能力也比纤维素纤维弱。但不论是酸还是碱都会促使丝素纤维膨润溶解,从而被破坏。蚕丝对碱的抵抗力很弱,较稀的碱液也能侵蚀丝素,并且浓度越大,水解越烈。强酸溶液会损伤丝胶和丝素,但弱碱溶液特别是当PH=4.0时候,从而使它们较耐酸而不耐碱。柞蚕丝也是耐酸大于耐碱,且柞蚕丝对酸碱的抵抗能力均比桑蚕丝强,特别是在有机酸中很稳定。

8柞绸水迹

柞绸存在滴水干燥后残留水迹的现象。据分析,这主要是因为柞蚕丝有一定的卷曲性(约4%),同时柞蚕丝又极易吸湿,且吸湿后产生很大的变形量所致。当柞绸沾上水滴,沾水部分的丝素纤维便会很快吸湿而膨胀,并发生由卷曲至伸直的蠕动,从而表现出较大的局部变形。干燥以后,因收缩力不足以使它回到原来的排列状态,结果就使织物表面造成了光线反射特征的改变、再加上柞蚕丝本身有较强闪光效应,于是便形成了水迹印。

目前克服水迹印的有效方法是采用热固性树脂处理,通过降低柞丝的变形能力来减少光线反射的差异,这样就可以消除或减少水迹印。

9其他性能

蚕丝的耐光性差,在光的长时间作用下,不仅丝纤维中的氢键会发生断裂,引起机械性能的恶化。而且白光中的紫外线部分会在氧和水存在的条件下,通过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而使丝泛*,如再强烈地加热或加入中性盐等参与作用,泛*变色就会加剧,如人体发汗引起的泛*。实验表明,生丝在日光曝晒20天,强力降低45%,段磊伸张率减少50%。

生丝的耐热性能较好,好于合成纤维,但比棉、麻差。在80~℃的温度作用下,生丝的强力不受损伤,伸长无明显变化,但生丝硬度增加、色泽泛*。如加热到~℃以上,生丝中的氨基酸开始分解,不仅颜色变化,强伸度亦显著下降。

疵点的分类及批注

SuccessIsMostlyFailure

1绞装丝的疵点2简装丝的疵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蚕丝知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