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子在桑叶上行走,小编在地球上旅游,嗨,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自驾车行驶在提档升级后的道路上,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普及催生了私家车辆的快速发展,也为人们提供了快捷、安全的道路通行条件,自驾游成为新宠。
同事告诉我,普通车辆都可以去西藏转转了;
朋友告诉我,越野车可以在雪山之巅自由驰骋;
家人告诉我,房车也能在高原上行驶了。
于是,我也开上我的爱车——奥迪Q3上路了。
这是新年后的第一次自驾游,从西昌返回成都,没走京昆高速,走了一条“彝藏秘境”景观大道:西昌-冕宁-九龙-新都桥-康定-丹巴-小金-四姑娘山-成都。
自驾后的第二天计划从康定到塔公、丹巴、小金回成都,没承想我的奥迪Q3两驱车在翻越“红海子”雪山时掉链子了,车轮打滑,过不去,为了安全起见,只好掉头往回走。
当天的情景至今还清晰在目。
在酒店打探得知,去塔公草原的路有两条,一是我们昨天来时的路,这样就得原路回到新都桥再到塔公,全程公里左右;另一条是经康定北门体育场-雅拉乡-木格措景区入口-中谷村-红海子-康定机场-斯丁措-雅拉雪山观景台-江巴草原-江巴村-青绕神山观景台-木雅金塔-塔公草原,全程公里左右。
想到奥迪Q3的通过能力强,我们决定走新路!
住在康定城南,新路从城北出城。
沿着狭长的街道向北而行,过了北门体育场房舍就慢慢少了起来,也清静了不少。至木格措景区入口道路显得十分宽阔,还建有彩色的人行道,路面平整,如新修一般。
山村还在寂静中,阳光照耀下的村落安详而恬静。星星点点的落雪还留存在房顶上、村道旁、田野里、树杈上,告诉我们这里的冬天还没走完。
过了木格措景区入口,车辆开始在大山中盘旋。
虽然气温很低,但天气很好,蓝天白云,远处是高耸的雪山,景色宜人。
道路是新建的,标线标志十分清晰,防护栏是绿色的,醒目,点缀在盘山公路上爽心悦目。
车辆很少,没有跟车也没有来车,有时很长的路段上就我的一辆车在行驶,孤独伴随着美景,仿佛行走在大西北的青藏线上。
行驶30公里后我们来到“中谷村”,这里可以泡温泉,是一个网红打卡地。
没有一丝犹豫就将车开了进去,不是去泡温泉,而是去打探温泉的情况。这是一个村办企业,规模较大,设施齐全,有住有吃。有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住在这里元一人,包早餐、晚餐两顿和泡温泉的费用;不住宿只泡温泉20元一人;泡脚10元一人。
试了试,温泉水温不高,因此冬天来泡温泉的游人很少,生意火爆在夏、秋两季。
越往山上行驶积雪更厚,气温也越来越低。
路况出乎我们想象的好,但有明显的感觉是道路没有养护,路上飞石严重,没有人清扫,有两处路段还得择路而行,让人不理解。
更让人想不明白的是,这条路线那么好为啥就少有车辆行驶呢(与繁忙的不能相比)?真的是没有多少游人知道?
还在疑惑中,来到了山顶。
此时“红海子”完全被大雪覆盖着,结了冰凌,没有了光彩。
车子已经不能正常行驶,起动挂档就打滑,然后强行停止没有动力。
怕滑翻,我不敢再发动汽车。
车被困在路中央,有藏族同胞在此兜售链条,元一副,我断然拒绝。
一辆丰田车从我车旁碾压着积雪侧身而过,驾驶员还丢下一句:咋滴,两驱车,上不去了?
郁闷,太郁闷了,白了他一眼,没搭理他。
到山顶还有一段距离,不知上面的情况会不会更糟,山那边是不是这样的情况也不知晓,不敢继续前行了。
猛然醒悟过来,知道了为什么这条线少有车辆跑的道理,也领会到了四驱车辆和两驱车辆的最大区别是走冰凌路段一个能顺利前行、一个只能原地掉头的尴尬。
来回我们多跑了公里的路程。
不知道大家遇到过和我一样的情况不。当时购车时加1万多块钱就能提一辆四驱车,也就没有今天的难堪和尴尬。
想想真的是让人好生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