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汉的秀才燕道诚和他儿子燕青保,正在疏通自己家田地附近的一条小溪。他们掏挖淤泥时,突然挖到一块坚硬的石环,再往下发现一个土坑,里面装满了年代久远的玉器。
燕家人自知挖到了宝,不敢声张,等到夜深人静时才将宝物偷偷运回家中。不久后,父子俩生了一场大病,迷信鬼神的他们以为是自己触怒了神明,只好“破钱消灾”,将玉器送给他人,从此不敢继续进行挖掘,但发现遗址的消息已经不胫而走。
那是年春,沉睡年的三星堆遗址睁开了迷蒙的双眼,四川广汉的丰厚底蕴也将展露人前。
00:52点击播放视频:三星堆,制作:锦公子
1.三星堆从何而来?
三星堆,一说得名于遗址所在地附近的三个黄土堆,与其隔河相望的月亮湾有一个月牙状台地,两处恰好形成“三星伴月”,为古汉州八景之一。
广汉市及三星堆卫星照
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地图
当地农民偶然发现三星堆不久后,消息传到了在华的美籍教授葛维汉耳中。年,这个美国人在当地县长罗雨苍的协助下,对三星堆进行了第一次挖掘工作,但由于时局动荡,这次考察进行了10天就匆匆结束,仅仅发现一些陶器、玉器与石器,三星堆下的古蜀宝藏依旧蒙着神秘的面纱。
事后,葛维汉在考古发掘简报中提到,广汉文化下限系周代初期。许多中国考古学家由此预感到,这里一定隐藏着更深的秘密。
三星堆文物。图源:图虫创意
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中有如下句子:“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意思是自蚕丛起,蜀地有过一段独立建国的时期,
但因年代极其久远,且未有证据表明其与中原地区存在通商往来,导致这些信息都只停留在传说阶段。
三星堆博物馆,蜀身毒道。图源:图虫创意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考古工作的推进,考古专家在广汉鸭子河畔的三星堆1、2号坑中出土了数千件珍贵精美的文物,还发现了具有浓厚蜀地特色的房屋(“木骨泥墙”),在遗址东、西、南三面发现人工叠筑的城墙遗迹。这些都为古蜀历史提供了实据。
至此,考古学界将这一文明遗迹代表的文化命名为“三星堆文化”,三星堆遗址分布面积约12平方公里,核心区域的三星堆古城,面积约3.6平方公里。
中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对此评价道:“蜀文化的生长点,就在这里。”
三星堆出土文物。图源:图虫创意
当时,三星堆发掘的1号、2号祭祀坑引发了不少争论,比如1、2号坑出土文物存在明显区别,1号坑出土的青铜人头像、龙柱形器与金杖等,可能是王权的象征,2号坑出入的青铜太阳形器、神树、神鸟等,
更像是一种对太阳的宗教崇拜,似乎表明了三星堆文化王权与神权并存。
其中,2号坑的一棵青铜神树修复完整后高达3.95米,是全世界已发现最大的单件青铜文物,彰显古蜀先民的高超技艺。
广汉三星堆青铜神树。图源:图虫创意
铜大立人像领衔三星堆青铜雕像群,高2.6米,头戴高冠,身上纹饰繁复精丽。有人认为,这是一代蜀王的形象,也有人说,他是群巫之长。
1号坑的金杖是中国同时期金器中体量最大的一件,上有耳戴三角形耳坠的人头像、两背相对的鸟与鱼等图案。学术界有观点认为,金杖表现的内容是古蜀国以鱼和鸟为标志的两个部族联盟而形成了鱼凫王朝。
四川三星堆博物馆金杖特写。图源:图虫创意
上世纪90年代,1、2号祭祀坑被回填后,建成三星堆博物馆,成了旅游景点。直到年,专家偶然发现,这么多年来游客踩过的土地下还有宝贝,经过勘测后,在周围新发现了6个祭祀坑。
经过两年的考古发掘,当闪闪发光的金面具残片重见天日,三星堆时隔35年,再次惊艳世界。
挖掘现场直播画面截图
近日,三星堆重大考古发现持续“上新”,新出土余件重要文物,强霸热搜C位多日,更有脑洞大开的网友开玩笑说,三星堆是外星人遗留下的文明。
针对网络上种种猜疑,参与此次发掘工作的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表示,绝无此种可能!
挖掘现场直播画面截图
三星堆目前发现的文物不乏纵目凸眼、表现夸张的青铜人面像,但这可能是因为古人把它作为一个“神”,比如古籍中就有古蜀王“蚕丛纵目”、“杜宇化鹃”的传说。面具中典型的方脸元素,又是四川人的传统长相。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青铜纵目面具。图源:图虫创意专家对三星堆新发现6个坑中的73份炭屑样品使用碳14年代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此批文物皆来自距今年前的商代晚期。三星堆进一步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文化,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文物龙虎尊。图源:图虫创意
在三星堆源源不断出土的文物中,黄金、青铜、象牙、丝绸的残片,无不在诉说着数千年前古蜀国辉煌灿烂的过去。而其所在地广汉,也是一座了不起的城市。
2.承载古蜀文明的小城
今天的广汉,为四川省管县级市,由四川省德阳市代管,位于四川盆地的腹心,南距省会成都市区约25公里,北离四川省德阳市区约19公里,人口、面积都不算大。
(数据来源广汉市人民政府市情简介:全市总面积.69平方公里,人口60.37万)。
在古代,“广汉”二字代指的区域远大于如今。最初的广汉,因地域广至汉水而得名。《汉州志》中也曾这样解释道:“广,大也。言能大汉业也,郡故名广汉。”
空中鸟瞰广汉市。图源:图虫创意
汉高祖刘邦设置广汉郡,所管辖区域大致包括今天甘肃及陕西的一小部分以及过去的四川温江地区等,是古四川地区最早设立的三郡之一(其他两个分别为巴郡和蜀郡)。
西汉地图局部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广汉郡长期由今天广汉市北部的雒[luò]县所担当。相传,古蜀国望帝杜宇在此教民务农,灌溉稻田,使绵雒之地历来被视为蜀地千里沃野的代表。
雒城土地的肥沃与毗邻成都的地理条件,让其一度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建立者刘备就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赤壁之战后,刘备借益州牧刘璋邀请其入蜀的机会,率兵推进蜀地。尔后,刘备与刘璋在蜀地展开交锋。刘备大军在雒城遭遇刘璋部将张任顽强抵抗,死伤惨重,并痛失与诸葛亮齐名的谋士“凤雏”庞统。
广汉市地标雒城门。图源:图虫创意
公元年,刘备终于擒获了张任,见张任为人忠诚、善于用兵,刘备决定对其招降。然而,张任不事二主,严词拒绝了刘备的招降。无奈之下,刘备只得将其斩首示众。
攻下雒城后,刘备大军势如破竹,很快进抵成都城下,逼得刘璋开城投降。自此,奠定了刘备占据巴蜀以抗曹操之势。雒城,也因迟滞刘备进军蜀地的步伐而名扬天下。
雒城恢弘亭,现代诗人流沙河曾在此处作《恢弘亭序》。图源:图虫创意
尔后,广汉郡地名建制几经沿革,至唐代,女皇武则天将这里改称汉州,辖雒、什邡、绵竹、德阳、金堂五县。从此,直到清代康熙的一千多年时间里,雒县始终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故从盛唐开始,雒县一直是历代文人骚客热捧的天府宝地。当年,唐代名相房琯因征讨安史之乱兵败被贬汉州。房琯上任后,革除弊政,废除酷刑,兴修水利,发展农工,使唐代汉州成为川蜀地区经济发达的州郡。
房湖公园。图源:图虫创意
闲暇之余,房琯便在汉州雒县开凿湖泊,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房丞相的好朋友——杜甫当然要到汉州走一遭了。作为“鹅痴”,一代大诗人在房公湖边写下了名篇《得房公池鹅》。杜甫还不忘在诗中借“为报笼随王右军”这样的诗句,将自己比作大书法家王羲之。
房湖公园。图源:图虫创意
一座文化气息浓厚的古城,其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自然不能仅凭一两句文人墨客留下的名言。
在古代,祭祀儒家圣人孔子的文庙是大城市的标配。广汉文庙始建于宋仁宗时期,原址虽曾毁于战火。但在清代康熙年间得以重建,并于嘉庆年间再次增修。如今的广汉文庙,布局规范、结构谨严、巍峨秀丽、工艺精湛。
广汉文庙棂星门。广汉文庙棂星门高8.8米,面阔14.6米,由六根大石方柱构成,柱脚内外抱石雕刻着形态各异的蹲狮,门额上有棂星门三个烫金大字。图源:图虫创意
自广汉文庙落成之后,浓厚的向学气息便吸引了当时名扬天下的文豪驻足。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同为四川老乡的大文豪苏轼。在送当时人称“邓孝子”的邓宗古回家时,苏轼特地执笔留下“广汉有姜子,孝弟行里闾”的名言。可见当时,在广汉地区儒家文化的孝悌熏陶早已深入人心。
随着古代广汉的文教盛行,越来越多的巴蜀人踏上了前往中原寻梦的旅途。而巴蜀的肥沃膏腴也吸引了众多的中原居民躲避战乱,前往定居。
广汉字库塔。图源:图虫创意
在这期间,特别是明末清初的几十年,“湖广填四川”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浪潮。在这场持续多年的移民热潮中,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如潮水般涌入广汉。广汉从康熙初年仅有户的小城,一下子激增至雍正初年的万户。短短一个甲子,广汉愣是成了清代人口“一线城市”。
航拍广汉市。图源:图虫创意
初来乍到的移民,联络同姓、重修族谱,在此建立新宗族。于是,一座座来自不同姓氏的宗祠被建立了起来,作为宗族间亲朋链接的纽带,宗祠的兴盛伴随着广汉城市的扩张,不断延续下去。
广汉不仅能在精神上给予人探索历史文化的无限动力。其丰富的饮食文化,更是让身处广汉的人们大快朵颐。毗邻成都的广汉也是极具盛名的美食之城。
广汉高铁桥。图源:图虫创意
干锅、缠丝兔、汉州板鸭、广汉金丝面、鳝鱼鸡蛋卷…总有一款能满足你挑剔的味蕾。如果这还不够,三星堆一绝——五香豆腐干也可一试。
正所谓“有川菜的地方就有回锅肉”,在广汉,连山回锅肉远近驰名。与四川其他地方不同,广汉的连山回锅肉以大块著称。将煮好的整块猪肉改刀,一切到底,肉片成品堪比成人手掌。其肥而不腻、瘦而不绵、略带辣味、咸中有甜的滋味,令各路吃货纷纷叫好。
连山回锅肉。图源:图虫创意
经过文化融合的广汉,也并非只凭借这几道美食,来证明时间曾在她身边流过。广汉人在精彩纷呈的美食文化之外,
还有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每年的正月十六,元宵节刚过,在广汉的两大公园——房湖公园和金雁湖公园中,游百病、拉保保的传统节日“保保节”如期举行。
正所谓“正月十六游毛病,游了毛病不生病”。人们祈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孩子百病不生,健康成长。
3.天上飞机飞,地下三星堆
天上飞机飞,地下三星堆。这句略带诙谐的谚语,来自于广汉人的日常调侃。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坐落于此。面对蓝天,蜀地人民富有探索精神。前有古蜀先民望天兴叹,依靠青铜神树遥想天空。今有被誉为中国民航事业摇篮的广汉,培育出千千万万个飞行学子,带着他们的梦想,翱翔在天边,俯瞰广汉市的前世今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铜神树枝头立鸟。图源:图虫创意
尽管今天的广汉,已经不如当初那样有着赫赫声名。就连古代汉州所辖的德阳县,如今也升格成德阳市,成为代管广汉的上一级领导部门。但与其他同水平的县级市相比,
凭借通用航空的尖端以及三星堆文旅带动的优势,广汉也曾跻身于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今年,三星堆再度上新之际,广汉市更是明确地将冲刺“全国百强县”作为城市建设的总目标。
鸟瞰德阳市。图源:图虫创意
在很多网友看来,广汉自古以来便与成都有着难分难舍的缘分。从三国时期开始,广汉郡便隶属益州(益州州治成都),一直到年,四川温江地区被撤销之后,广汉才脱离成都管辖,由德阳市代管。
成都城西苏坡乡的金沙村,较早前发掘出金沙遗址,经考古专家研究确定,金沙遗址为商代晚期古蜀国的王都所在,与三星堆有着众多相似之处。如广汉再度回归成都,则有利于凭借成都文创的实力,联动金沙及三星堆遗址,打造独一无二的四川古蜀国文化品牌。
四川成都金沙博物馆藏古蜀国金面具。图源:图虫创意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随着三星堆发掘工作的顺利进展,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三星堆代表的古蜀文明。
据悉,由三星堆博物馆与四川省考古院联合建立的三星堆文物保护修复馆,将于今年5月建成开放,届时游客可以在此直观感受文物的修复过程,与三星堆文明更进一步对话。
三星堆凭借神秘的古蜀国文明强势出圈。作为古蜀国文明的载体,四川广汉,也将让世界惊叹。
挖掘现场直播画面截图参考资料
四川省广汉市编纂委员会:《广汉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
萧易、梁思成、刘致平:《影子之城——梁思成与-的广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广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