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子在桑叶上行走,小编在地球上旅游,嗨,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
今天继续我们的青白江城厢古镇一日游。
太阳明晃晃得有些刺眼,把整个古镇照得暖和如春。
从城厢中学大门进入后一排新修的休息亭出现在眼前。有老人同行,我们只能走走停停,累了,就让她们去休息亭歇歇脚。
休息亭的前方有一排新建房屋,两个石狮分立左右,门前的坝子宽敞、整洁,看着十分舒服。
应该是一个景点!
果不其然,这里就是古镇很有名气的景点之一“武庙”。
武庙又称武成庙,祭祀姜太公以及历代良将。唐高宗上元初,封为姜太公为武成王。开元间比照文庙祭祀体系,始置亚圣十哲配祀,至宋代逐渐形成的奉祀姜太公的庙。明朝洪武年间,废武庙,以姜太公从祀帝王庙。至满清时称供奉关羽的关公庙为武庙。民国时合祀关羽,岳飞的关岳庙也叫"武庙"。同"文庙"相对。
据《金堂县志记载》,城厢武庙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六年(年)重修,清嘉庆九年(年)金堂县令谢惟杰将其从文昌宫迁建于城厢镇东街。
城厢古镇里建有武庙,供奉的又是谁呢?走,进去看看。
武庙大门右侧有一石台,上首注有“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落款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中间有隶书体“城厢武庙”四个大字。
仪门外镇守神兽一对(狻猊),外貌特征与石狮相差无几,立于左右凛凛生威。仪门廊内两侧有钟、鼓各一,似旧时衙门布局。
大门处“武庙”两个烫金的大字高悬于门楣上,熠熠生辉。
武庙建筑分为三进院落,一进是前院,有辕门、仪门;二进院落由仪门到正殿;三进院落由正殿和倒座房构成,后院则为月台东西厢房和正殿构成。
穿过仪门进入武庙就来到二进院落,院子很大,摆有香台。
院子建有东、西庑连廊,并以“关圣帝君圣迹图志全集”、“武庙历史沿革组画”为故事蓝本绘制两侧壁画。东庑壁画通过对古籍中版画复刻再创作,以淡彩绘壁画展现大众耳熟能详的关羽生平故事,包括了桃源义聚、涿州全胜、大破张角、迅斩华雄、救释张辽、三约明志、秉烛达旦、五关斩将、华容释曹等。西庑壁画主要是对武庙历史沿革进行讲述,时间跨度自唐开始至当今的演变历程。
每幅壁画栩栩如生,独成故事,让人想起了孩提时代的“连环画”。
从壁画中得知,唐肃宗上元初,封姜太公为武成王,至宋代逐渐形成祀奉姜太公的庙,与“文庙”相对;满清时称供奉关羽的关公庙为“武庙”,民国时合祀关羽岳飞的关岳庙也叫“武庙”,但不同“文庙”相对;现代武庙以供奉关羽为主。
城厢古镇的武庙是供奉关羽。
两侧连廊尽头各立有一块残碑,其中一块残碑为“蜀中关帝碑”在年武庙修缮时所得。
庙内正殿中央是铸铜彩绘塑武圣关公造像,面对左立周仓,右立关平,雕像气势威严;塑像前供奉祭祀物按沿革恢复,大殿内两侧墙悬从祀水墨画像12幅,地面立18般兵器及回避肃禁牌。
武庙每年农历5月13日为祭祀武财神关圣人的日子,届时热闹非凡。
整个武庙不大,30分钟的游览时间足够。院内游人极少,显得十分清静。
据景区介绍,城厢古镇武庙高度为12米,超过高度为11.1米的文庙,虽然相差不到1米,但这种武庙超过文庙的现象全国罕见,这是为什么呢?
友友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欢迎在评论区释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