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获得“年度中国好书”的《面包男孩》即将搬上荧幕,“正在筹备拍摄舞台剧,目前剧本已经出来了。”4月26日晚上,《面包男孩》作者李姗姗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这两天身在香港,“跟香港著名导演梁国成先生一直在讨论。”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由中央电视台与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联合推出“年度中国好书”,有30种好书榜上有名,包括李姗姗的童话《面包男孩》。
△《面包男孩》海报
荣誉的背后,不为人所知的是,李姗姗生在广元市旺苍县五权镇,六岁时母亲去世,因家贫交不上学费,她的成长充满苦难的磨砺,但她的作品却充满阳光,传递“善与美”。她说,这是因为,她从小就生活在充满爱的环境中,爱是这个世界最温暖的底色。
启蒙,从帮村里老人写信开始
△李姗姗图/杨柳摄
“在农村长大,会发现很多大自然的奇妙。”李姗姗说,那时候她很喜欢观察周围的一切,喜欢听爷爷奶奶讲故事,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和那些淳朴的民间故事,就是她的童话。
爷爷是村里有文化的人,当过“大队长”,并且乐观幽默,比如说,他给在外打工的儿子写信,写到家里“娃娃们很好”时,会紧跟着写一句“小猪仔们肥溜溜的”。
李姗姗说,爷爷眼睛老花后,就把家里写信的任务交给了她,那时候她并不会写很多字,遇到不会写的字时,她就用拼音代替。那时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于是很多老人都来找她帮忙写信,她便搭两个板凳坐在院子里,一开篇就是“儿子”、“幺女”……“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你会听到很多别人的故事,并转换角色去感受。”
小时候,老师布置作业,模仿课文《高大的皂角树》写一篇作文,她相中了屋后一棵高大的树,但爸爸跟她说,为什么人家写高大,你也写高大呢?你还可以写写这棵树长得好看、花儿漂亮……她按照爸爸的要求去写了。第二天,她的作文果然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因为只有她没有写《高大的……》。
童年,经历贫苦和被爱包围
“母亲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笑起来像一朵花儿。”李姗姗对母亲的记忆停留在6岁以前,那时候她常常坐在母亲的怀里,母亲给她讲话,没有对小孩子的那种“说教”,更多的是对着她聊天。
母亲生病多年,医院住了整整一年。也因此,本来富裕的家庭背上了巨额债务,“那时候家里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父亲身体又不好。”但即便这样,在李姗姗的记忆中,更多的依然是“充满温暖”,“父母两边的亲戚都给了我很多照顾”。
小学时,她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爷爷外向、乐观、幽默,培养了她积极向上的性格。读初中后,她去了外公外婆家住,外公是一个沉默少语的人,但外公会做很多篾活,用竹条给她编一只鸟、一只乌龟……外公又给了她一种宁静的性格。
年,李姗姗初中毕业,成绩不错的她选择报考了中专院校,她只想到早点出来工作。后来,她收到了重庆幼儿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但心里一点都高兴不起来,这通知书太沉重了。”
父亲在家里唉声叹气,找谁借钱呢?李姗姗又一次想到了写信,她先写了一封信寄给远在浙江打工的四爸和姑姑,他知道这信一去一来至少两个星期,怕赶不上开学,于是又写了一封信给重庆幼儿师范学校的校长,详细讲了家里的处境和对读书的渴望。
回信很快就收到了,四爸和姑姑回信说,“无论如何也要凑钱让他读书”。学校也回信答应缓交学费,并告诉她“学校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着”。
临行那天,四妈送来了四爸当年读书用的那口漂亮的红皮箱,和一个铁饭盒。
写作,文学一直在远方发光
到了重庆幼儿师范学校后,李姗姗竞选担任学校的文学社社长,办手抄报,有一间废弃教室做的独立办公室。
那间办公室楼下是茂密的梧桐树,风一吹哗啦哗啦地响,围墙外是一片空旷的田野,她常常坐在窗前,望着田野发呆,“我很感谢这三年发呆的时光……”李姗姗说,那是一种自由的宁静,她处于安全而又独立的岛上。
那是一个充满幻想的时光,她的儿童文学创作,正是始于这个阶段。李姗姗介绍,她的作品一直都在追求真善美,她的每部作品都很温暖,很励志,引导孩子“做一个让世界变得美丽的人,更加善良,更加有爱,更有力量。”
“我觉得,儿童文学就像孩子的另一位母亲,让孩子心灵健康的母亲,陪伴成长,塑造心灵。”李姗姗说,《面包男孩》正是这样一部作品,这部作品,从开始写作到出版她花了整整六年,这是面包发酵的过程。
李姗姗说,“写作是生活的恩赐,写作如同蚕子吐丝,要织出精品。”
△《面包男孩》封面
《面包男孩》是一部现实和幻想完美结合的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罗德叔与面包男孩之间爆笑又温暖的亲情,歌颂了人性的光辉,赞美“人之初,性本善”的儿童世界,提出“善即美”的道德观,强调以“善”引导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以童话的力量,为孩子的人生打下“善与美”的底色。
李姗姗,出生于四川省广元市旺苍五权镇,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儿童文学作家班学员,重庆市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重庆文学院签约作家,香港特区政府优才计划引进的儿童文学作家。
出版长篇童话《面包男孩》、儿童故事集《袜子上的洞》《我们吵架吧》,儿童诗集《太阳小时候是个男孩》,童话集《土豆小鸡蹦蹦跳》、《帕帕拉拉绘本》、《睡不着的卡夫卡》、《变变变》,新经典丛书《自然笔记》等,作品创作达万字。
作品获得多项大奖:中宣部“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一等奖、CCTV年度中国好书、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大众喜爱的五十本好书、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年度好书、中国出版协会年度好书、三次获冰心儿童图书奖、两次入选国际权威德国“白乌鸦书目”、重庆文学奖、巴蜀青年文学奖等。
评论家认为:李姗姗的作品清澈动人,充满想象力和哲思,具有世界性品质。
文
杨灵
除署名外图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