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是谁教会了蜀人养蚕缫丝一路领先在线课堂
TUhjnbcbe - 2025/3/25 9:17:00
白癜风怎么治好得快 https://m.39.net/pf/a_4302821.html

相传蜀人是黄帝的后代,但蜀人自身的传说,却与此不同。传说云:“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灌,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年”。亦有云“开明以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者,此说不可确信。

大约在蚕丛氏时期,蜀人最初分布在岷江上游,人们住石窟,以狩猎、捕鱼为生,其后代逐渐向成都平原发展,从事原始农业耕作。西汉扬雄《蜀王本纪》云:“蜀王之先名蚕丛。”宋代《太平寰宇记》云:“成都圣寿寺有青衣神祠,神即蚕丛氏也。”相传,蚕丛氏开始教蜀人养蚕。

▲《太平寰宇记》

古时,有一位蜀王,他善良能干,带领百姓开荒种地,种麻采葛,日子过得漫长而朴素。有一年,他从山里打猎归来,在一棵桑树下遇见一只蚕子正在吐丝做茧。望着蚕子吐着透亮、光滑、美丽的丝,他想,如果将这些丝结起来,织成衣服该有多好哇!善于思索的他,立即将一些蚕子裹起来,带回家中,经过细细观察和思考后,他和王妃选择了用竹片绾丝,可是一绾就断,有些蚕子还来不及绾丝,就长成了飞蛾,再也绾不了丝了。

后来他索性将自己改名蚕丛,将王妃改名为蚕蛾。他们收集了许多蚕子回来,可是,因为周围的桑树叶子都被蚕子吃完了,转眼就快饿死了,于是蚕丛命令手下到处找桑树,但要求他们要把绾的丝交回来。

▲蚕

蚕蛾率领人马,带着蚕子,寻找桑树,一路沿岷江而下,经过都江堰,来到了今天的川西平原。在金牛坝一带,春阳暖暖,气候湿润,大片大片的桑树林,枝叶婆娑,迎风招展。蚕蛾激动得差点晕了过去,她立即命令侍女和跟班搭了一个简单的草棚住下来。她的蚕子得救了,大量漂亮的丝被蚕子吐了出来,他们夜以继日地绾丝,以便完成蚕丛交给她的任务。

一天,一阵电闪雷鸣后,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望着被大雨淋湿的蚕茧,蚕蛾心疼得大哭起来,她想:这下蚕茧完蛋了!不料,大雨过后,蚕蛾发现蚕茧虽然又滑又柔,但十分绵韧,再结的时候,不再轻易断掉。蚕蛾顺手将蚕茧放进了身边的开水锅里,再捞起来时,那些丝光滑美丽,柔韧绵长。于是,蚕蛾下令,把所有的蚕茧放进开水里……他们捞起来的丝,像一座小山,越堆越高!过度兴奋加上日夜劳累,蚕蛾病倒了,由于找不到药医治,很快就去世了。但令蚕蛾欣慰的是,她终于完成了蚕丛交给她的任务!当她的手下托着蚕丝,打马飞奔,回到蚕丛身边时,蚕丛流下了感激而伤心的泪水。

蚕蛾死后,为了纪念她,川西平原上的老百姓开始广植桑树,学着养蚕。人们在她居住过的地方,修起了房子,在房子中间,供着蚕蛾的神像,叫做蚕丝堂;在房子旁边,人们垒起了土灶,煮茧抽丝,把抽出来的丝拿到清清的溪水洗涤,那丝又柔和又光亮,名声传开,人们奔走相告,都来买丝,渐渐形成了蚕丝市。人们为了买卖方便,蚕丝市上出现了卖吃的小店,渐渐地蚕丝市演变成了蚕丝街。

蚕丛不忘蚕蛾的深情,他来到了蚕蛾住过的草屋悼念爱妃,人们把他来过的地方,叫做回龙坡。(来源:成都方志)

1
查看完整版本: 是谁教会了蜀人养蚕缫丝一路领先在线课堂